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野性的呼唤》中巴克形象的再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作品。小说描写一只名叫巴克的狗被骗卖到北方之后逐渐由狗变成狼的过程。该文通过对巴克形象的塑造,以狗喻人,来反映作者对现实“文明社会”的看法,阐述自己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2.
杰克·伦敦“狗的小说”的创作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倾向。他在塑造狗形象 ,揭示狗之性格形成和发展方面 ,明白无误地遵从了左拉倡导的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本文以《野性的呼唤》、《白牙》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中篇为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柳如 《社区》2013,(7):55
他们同岁,55岁那年有了他们的小孙女,从此老两口就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因为她要到城里给儿子看孩子。儿子在城里上了大学,然后在那里安了家,有了孩子。儿子也想让他来,可他总有无数个理由来拒绝:家里得有人看,家里的鸡狗也要人来喂,还有地里的庄稼、山里的果园,总之离了他那是万万不行。儿子知道他的脾气,没有坚持。他送她和儿子到村头坐上客车,直到远去的车变成了一个黑点,再也看不  相似文献   

4.
人为狗受罪     
狗是人类的宠物。可是在德国,人们对狗的宠爱却到了出格的地步。德国人认为,孩子是个人的,而狗却是大众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狗比孩子更加受到宠爱和关注。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因宠狗而引发的社会灾难层出不穷。据统计,德国的街头每天都充斥着狗拉的尿屎,每年被狗咬伤的人数竟高达5万人。尽管如此,德国人仍迟迟下不了决心对家庭养狗进行严格的管理。无怪德国舆论戏称说,德国人为狗而遭罪!  相似文献   

5.
目标要趁早     
一对夫妇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一只小狗。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嘟囔着说:“一只小狗的目标?那当然就是当一只狗了。”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了摇头说:“每只小狗都得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道玩,夜里要能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财产的守护神。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迪帕。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推而广之,做一个人更要有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太多太多的人没有目标…  相似文献   

6.
不见之亲     
正当同学数张脸孔凑到一起相互打量时,我恍惚间回到高家学校那间教室。数学老师曹积良正在黑板上板书一个数学公式:(a+b)2=a2+2ab+b2。我端详着这些精灵似的字母,它们之间的变化令我惊奇。它们不容置疑地摆成那种阵容,让人遐思也让人困惑。我脑袋里想的是:如果父亲是a,母亲是b,他们会生出多少孩子?  相似文献   

7.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设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则至少存在一点ξ∈(a,b),使得f(b)-f(a)=f′(ξ)(b-a) 在证明中值定理的过程中,要用到 罗尔定理 设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且F(b)=F(a),则至少存在一点ξ∈(a,b),使得F′(ξ)=O。(每一种数学分析书都有证明)  相似文献   

8.
家喻户晓     
梁姑姊(zǐ)是汉朝时一位善良、刚烈的女子。一次,她从外面归来,发现家中不慎(shèn)失火,把她家和哥哥家的孩子都困在了屋里“,我得先救哥哥的孩子!”梁姑姊心想。她记得哥哥孩子总躺在外边,所以毫不犹豫地先救走外边的孩子。她艰难地爬出了房子,一看孩子“:哎呀!怎么抱出的竟是自己的孩子?”梁姑姊痛哭起来“:我抱出了自己的孩子,别人一定会说我自私的,这坏名声‘户告人晓’,我还有何颜面见人!”说着,她纵(zòng)身跳进了火海。含义意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喻:明白。晓:知晓。出处汉·刘向《列女传·五·梁节姑姊》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9.
弄倒梯子     
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跑进屋里对母亲说:“我闯祸了,我把梯子弄倒了。”  相似文献   

10.
误会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年轻夫妇,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了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相似文献   

11.
特征为素数p的域k的任意元a,b,恒有(a+b)~p=a~p+b~p,本文目的是探讨它的逆命题的特性。 在[1]文中已得结果:设域k的元素个数|k|≥p(素数),且k的任意元a,b,恒有(a+b)~p=a~p+b~p,则k的特征为p。本文推广其结果,即 定理1.设域k的任意元a,b,恒有(a+b)~p=a~p+b~p(p是素数),则或(1)k的特征为p;或(2)k的特征为g(g相似文献   

12.
睡眠区的尽头是巨大的落地窗,窗外闪烁着夜伦敦流光溢彩的点点灯火。【7个救助中心】圣诞节的时候,我一个人在英国旅行,住在伦敦一家廉价青年旅馆的六人间里。我到达时是平安夜,屋里已经住进了两个人。一个是黑人小哥Prince,我问他来自哪里,他立刻把肯尼亚护照、意大利护照和英国政府签发的工作许可证拿出来给我看,我被这种直接掏证件的自我介绍方式震撼了。另一个是善良的威尔士小伙子Jason,他是来伦敦为Crisis这个慈善组织做义工的。  相似文献   

13.
跟着妈妈来到英国后,我就进了伦敦的霍克瑞尔中学读书,并且结交到了许多好朋友,有空的时候,我们还经常一起郊游和逛街。时间一久,我发现英国的中学生特别阔气。我所指的阔气并不是指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许多钱,而是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从来不还价,哪怕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也是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11,(5):20-20
1.2010年7月,在英国伦敦东部的伍尔维奇,一对尼日利亚黑人夫妇喜得他们的第三个孩子。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这个新生女婴居然是典型的白种人,长着漂亮的蓝眼睛和卷发。父亲本特别强调:“我和妻子很相爱,她一定会忠于我的。就算她没有忠于我,孩子也不会长成白种人。”遗传学专家表示,这个孩子很健康。这个女婴的出生真是“太不寻常”了。基因突变是一个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积分中值定理在一般的《数学分析》教材中是这样叙述的:当f(x)在[a,b]上连续时,有integral from n=a to b(f(x)dx=f(ξ)(b—a)),其中ξ∈[a,b]本文将对该结论做一点推广,即当f(x)在[a,b]上连续时,有integral from n=a to b(f(x)dx=f(ξ)(b—a),其中g∈(a,b)。  相似文献   

16.
李富金 《社区》2001,(5):59-59
前几天,我步行上班时路过一家居民的门口,突然从门里蹿出一只恶狗,对着我的腿就是一口,咬完后这只狗就跑回家里。狗的主人闻讯从屋里跑出来,看我的腿被咬伤,就叫了一辆出租车将我送到医院。可就在医生给我包扎时他却不辞而别。我打了几针破伤风和狂犬疫苗,共花去医药费五百多元。事后我找到狗的主人,要求赔偿医药费,他说他的狗平时都是拴着的,那天不知怎么绳子断了,这纯属意外,不同意赔偿。请问,他的  相似文献   

17.
1966年,在我国山西忻州定襄县农村一个张姓村民家中,一位和一般儿童没有任何两样的孩子呱呱坠地。这个孩子因为排行第三,被父母随嘴取了个小名,叫做“三狗”。谁知道,20多年后的这位“三狗”竟然长成2.37米的顶天立地的亚洲第一巨人。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作文》2008,(12):61-61
德国人养狗很理性,他们爱狗,也承担着对狗进行教育的义务。狗也不能随便养,经过考察认为合格的狗才能办理领养手续。尔后主人就要和宠物狗共同进行三个月的培训。除了培养人狗情外,还得专门教狗认红绿灯,认各种标志,在街上不但有专门让狗大小便的绿地,上面还有可以排泄的标志,还有禁止狗喧哗的标志等。德国人的理念是:既然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是家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9.
陈雪娟 《社区》2011,(27):58-58
跟着妈妈来到英国后,我就进了伦敦的霍克瑞尔中学读书,并且结交到了许多好朋友,有空的时候,我们还经常一起郊游和逛街。时间一久,我发现英国的中学生特别“阔气”。我所指的“阔气”并不是指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许多钱,而是他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从来不还价,哪怕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也是这样,就像我的同桌丹尼斯!  相似文献   

20.
狗年说狗     
脚下撤梅花, 天天守着家, 见熟人摇尾, 遇生人酸牙。 这是狗。 小动物,我最喜欢狗。(学狗 叫)“汪汪汪!”(学狗摆屁股 摇尾巴)真可爱! 我最不喜欢狗。(学狗故牙, 瞪眼,狂叫)“汪I汪犷汪!” 咬人!一 咬谁了? 有一天,我看见一条狗,逗 它玩,它咬我! 你怎么逗狗玩儿? (学)臭!臭!臭!我拿小棍, 捅它屁股! (学)汪!汪!汪!招猫惹狗, 不咬你那是呆狗! 上来就一口,你瞧礁,屁股 给咬两瓣了! 不分瓣那是馒头! 他们都说我不爱护小动物! 要有爱心!狗最忠诚,是人 乙甲 甲乙 甲乙甲乙 甲乙甲 妈我怕!”(学婴儿)“啊,啊, 啊!” 要吃顺儿呀!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