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实践特征和主体精神等几个不同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作了研究。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在中国的生动体现;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特征在中国的显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鲜明地体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
陈运普  刘士成 《兰州学刊》2011,(10):199-201
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党不断的理论创新,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程度,这些共同构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条件。其中,党的理论创新是根本;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模范作用是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是主渠道;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教育程度是基础。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实践发展和时代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建党90年来,我们党进行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二是理论创新不仅要看理论自身的发展,更要看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三是理论创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要造就理论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科学机制;四是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五是开展正确思想斗争,在批判错误理论倾向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六是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理论创新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因此为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必须 :1.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2 .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3.把理论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4.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5 .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柯健 《南方论刊》2009,(10):4-8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全面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精神,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薛金慧 《南方论刊》2005,1(10):11-13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科学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学习,深入实践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加强执政理论建设,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用执政理论指导执政实践,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增彦 《学术探索》2003,2(11):31-33
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同一切错误思想倾向的斗争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必须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政治领袖的创新精神、理论自觉和政治素质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动力和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引导广大群众确立对理论创新的正确立场是使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环节:领导决策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的报告 ,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提高了一个新水平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上了一个新阶段。主要表现在 :“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新认识 ;党的思想路线的继承与发展 ;“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新阐释 ;经济改革理论的新突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新贡献 ;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开拓 ;军事思想的新建树 ;“一国两制”、祖国统一理论的新拓展 ;国际战略思想的新视野 ;解决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新回答  相似文献   

9.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运用中的重大课题。艾思奇是这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围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紧扣我们党理论创新发展的主线,在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举办的首次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对艾思奇的思想理论、学术成果、历史贡献,以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面的当代启示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研究会的成立和相关学术研讨活动的持续开展,将有助于推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思想基础.坚持理论创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必须以紧密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创造为动力;必须以体现时代精神、解决时代新课题为前提;必须以与时俱进、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特征;必须以完善自我、不断总结和吸取中外历史经验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基点,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蒋文 《东岳论丛》2001,22(6):20-22
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 ,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党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目前我们党的学风主流是好的 ,但不能不看到 ,学风不正的现象在一部分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身上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有的甚至非常严重。二十一世纪 ,中国共产党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注重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必须把握的原则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紧紧抓住“一个中心 ,三个着眼于” ;正确党开展反倾向斗争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文斌 《理论界》2006,(3):26-26,129
胡锦涛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联系起来,首次明确提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理论命题。这一命题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自身建设这个重大战略性问题的新思考,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准确把握这一命题,不仅对于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厘清党的先进性之源,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关键.在理论方面,党的先进性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所引领;在实践方面,党的先进性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生成;最终,党的先进性在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4.
倪红燕 《理论界》2013,(6):56-58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主体和核心,应充分认清自身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肩负的社会责任,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推进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中奠定坚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基础;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努力塑造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人格形象;通过工作实践特别是制度建设维护人民大众利益、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夯实党的组织基础,脚踏实地筑牢全党及全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央苏区时期是党处于极其困难和被动的时期,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却取得非凡成效。这一时期党的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即: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奠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基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保障;注重党的作风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对人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在我们党的正式文献里是第一次,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重大政治判断,为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树立了标杆和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逻辑的统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中国风格、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理论主张,是中国话语走向世界的“理论符号”,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建构理论中国、学术中国的自信与自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前提,为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保证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是党的宗旨的实现,指明了党的宗旨贯彻落实的路径选择。实现党的宗旨与党的建设的有机结合,需要一系列的机制保障,必须从意识、行为、保障等各方面通力协作、齐头并进,促进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王刚 《兰州学刊》2007,1(9):11-14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前提和理论渊源;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特别是列宁的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次生源.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把马列主叉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大理论成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9.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邓小平同志继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学风 ,创造性地提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是一不能丢、二要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 ,功能是树立精神支柱、提供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则是要精、要管用 ,重点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方法是联系实际、凭事实讲新话。总结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教训 ,主要是教育的失误和形式主义严重 ,并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者寄予了“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殷切期望。所有这一切 ,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贯穿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20世纪初的左翼文化运动在党的有力领导下,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多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写下光辉一笔。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彰显。以左翼文化运动为鉴,总结和汲取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领导原则、工作方法、主体建设方面的经验,对推进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