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公民的公民意识,有助于建设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建设社会公平正义。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但是目前各高校的法律教育还存在法律教育边缘化、应试教育为主导、教育主体法律素养欠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法律素养、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育资源。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法律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民族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充分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就需要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体系,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在以往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也遇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古至今,法律都是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所以法律对我们的生活十分重要。国家想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和进步,就必须要完善法律。而大学生又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本文主要论述高校法律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具体的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不断探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是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提高其理性表达爱国情感的行为能力,引导其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增强时代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付裕 《现代交际》2012,(2):108+107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还要注意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影响,加强高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配合,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全面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手机为载体的新媒体占领了广阔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阵地,年轻一代大学生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新媒体在方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同时也给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多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重视价值.一种教育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有存在的必要与需要.大学生法律教育是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过程中提出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客观需要,因此,它存在价值.本文分析大学生法律教育价值具有社会经济价值和个人精神价值,并尝试对大学生法律教育价值如何实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刘友洪  吴爽 《现代交际》2013,(11):207-208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世界各国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如美国在宣传和推行社会主流价值观时注重利用通识课程教育等作为载体,这种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到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来,从而探索出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孙婷玉 《现代妇女》2014,(11):102-1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华夏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国家大形势下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迫切需要。高校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肩负着我国国富民强伟大重任,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将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发展。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转型期社会核心价值观确立的重要支点,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引导大学生走出自身价值困境的迫切需要,有利于为我国社会发展、繁荣富强培育人才,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当下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总体好的,同时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方法不到位等问题。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从提高认识、拓展覆盖面和创新活动活动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继续发挥社会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