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松 《21世纪》2011,(1):78-78
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公塞部提出,将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加强网上管控,将网上巡控解角伸向QQ群、“微博客”等管理薄弱空间。  相似文献   

2.
以底层视角去破解资本全球治理困境,误读了全球治理革命力量、错判了全球治理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犯了历史唯心主义错误,最终陷入空想。基于当代人类社会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强化全球治理革命主体力量、提升主体的全球治理意识和治理能力三个维度,强调人民群众是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根本力量。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股政治与社会思潮,第三波民粹主义席卷欧美发达国家并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影响。除了经济因素,种族与文化问题是第三波民粹主义在欧美兴盛的原因。在选举政治中,移民、少数族裔、恐怖主义、分离主义等议题成为欧美国家选民的重要关切,为民粹主义提供了土壤。在充分发展的政党政治和选举政治的民主制度里,民粹主义取得了完全的影响力。民粹主义同民族分离主义、文化孤立主义和民族(国家)主义等极端思潮存在合流趋势,影响着各国政党政治和选举政治,给世界政治局势带来不确定性。第三波民粹主义既是对精英政治的反叛,又是对代议制民主的补充;它表现了人们对普世价值的疑虑,代表人民力量的回归,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4.
周弘在《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上撰文指出:“里斯本战略”为欧盟提供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以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关键词,调动了欧洲联盟的各种政治、财政和人力资源,启动了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如果让我对从事公关的年轻人说一句话,我会说:趁着年轻.尽最大的努力积累你的人脉和社会资源.这将是你一生宝贵的财富。”夏博新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力量办学中的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1、重视教育者道德教育。2、重视学生道德实践。 3、实施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社会力量办学的历史回顾及对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动因的分析,从观念更新,制度创新,政策支持,科学定位和约束机制五个方面,提出发展社会力量办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社会力量办学的历史回顾及对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动因的分析,从观念更新、制度创新、政策支持、科学定位和约束机制五个方面,提出发展社会力量办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管理 ,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民主化、决策科学化以及教育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本文分析了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探讨了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管理的董事会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10,微博元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迅速聚集起超强的人气和关注度,因此产生了巨大的舆论力量和社会效应,成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平台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如果套用在微博上,最形象的说法应该就是:世上方一日,微博已千年。当联合国开始在新浪微博含蓄地向中国催款,当美国驻华新大使来华前先对中国的微博产生兴趣,我们有必要回头看看2011年微博上到底发生了哪些经典事件。当然,在微博舆论监督渐成气候的背景下,以下所列只是管中窥豹。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幸福观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给予现实的人民幸福以深切的关照.现实的人的幸福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人的实践本质的实现,而现实的从事生产实践的人民并没有得到自身的幸福.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民生活世界中的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和劳动异化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找到造成工人不幸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带领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唯有如此,人民幸福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其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被列为“八个必须”之首,彰显出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自觉与主动,从而进一步深化全党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的认识.要在现实中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坚守人民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坚持人民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在社会利益分享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监督国家权力运行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人民”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人民”概念的理论前提是对一切神的批判;马克思对“人民”概念的把握是基于本体论层面;马克思把握“人民”概念的路径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方式入手。坚持以现实的、劳动的人民为主体是马克思“人民”概念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改土归流后鄂西南土家族社会文化迅速变迁,是两种力量互动的结果.一是国家行政力量形成的政治压力导致的土家族文化的收缩退避;二是土家族与汉族移民社会互动形成的民间文化交流导致的文化涵化.两种力量具体作用虽然各不相同,但互为依托,相互作用,互为表里,合力推动土家族社会文化迅速变迁.  相似文献   

16.
生态民生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增进人民生态福祉作为贯穿生态民生建设中的根本任务,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人民生态福祉在内容结构、主体结构及实践结构上呈现出外在丰富而又内在统一的时代特征,伴随着人民生态福祉的发展,经济利益增长与群体生态权益保护之间、个体享有的生态建设水平与建设程度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渐呈现。为纾解人民生态福祉增进之困,需要激发资本的生态功能,保证生态产品的系统化、全面化供给;强化主流媒体的宣传,增进公平正义的生态产品分配共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社会对交通职业教育的需求,紧密结合交通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鼓励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从交通行业自身发展、国民对教育的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资金缺口等方面,阐述了行业与社会力量参与交通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从交通职业教育的投资属性方面分析了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巨大收益性;从参与学校管理、完善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行业与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投资收益的重要措施,从而论证了行业与社会力量参与交通职业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办学的现状,经过分析总结出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文中提出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的主要措施与途径分析,包括:建立开放的办学体制,树立全民兴办高等教育的理念;运用市场培育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社会力量积极地参与高等教育;加强和推进公立学校改...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显著的人民情怀特质,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渴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凝聚人民智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有利于增强人民的理论自信,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有利于满足人民高水平环保要求,有利于促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与多边合作。  相似文献   

20.
站稳人民立场,决定性地标志着中国青年与党和人民的命运建立起了价值关联。这种价值关联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品格的内在规定性,发展于中国共产党带领青年同人民一道改造中国的历史实践之中。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深厚的历史逻辑昭示着新时代青年的实践指向。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青年只有积极投身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事业中,与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而奋斗,才能从中汲取深厚力量,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成为真正的时代先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