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翌 《现代交际》2010,(7):49-50
本文通过对四川自贡方言的语音进行调查,并与普通话语音进行比较,揭示了自贡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声韵配合关系以及音变规律等各方面的基本面貌,以及边鼻音不分、没有后鼻韵、古入声字归入今去声、大量使用儿化音等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2.
马丽 《现代交际》2014,(7):40-40
武鸣横塘话语音系统共有声母20个、韵母51个、声调10个。声韵调大体体现了广西桂南平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刘向红  王玉凌 《职业》2007,(33):110-111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三个测试项是"朗读短文",其目的是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不但要测查应试人的声母、韵母、声调发音标准度,还要测查应试人的音变、停连、语调掌握度及语流行进畅顺度.……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三个测试项是"朗读短文",其目的是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不但要测查应试人的声母、韵母、声调发音标准度,还要测查应试人的音变、停连、语调掌握度及语流行进畅顺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零基础的菲律宾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音偏误,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的问题,探究了偏误出现的原因,并尝试就如何纠正相关偏误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利敏 《职业时空》2009,5(9):148-150
廊坊方言属于典型的北方话,但一些地区在语音方面与普通话相比还有较大差异。从语音方面可以找出廊坊方言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的差异,并进行辨正。  相似文献   

7.
浅论歌唱吐字的民族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传杰 《职业时空》2009,5(9):152-153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歌唱是建立在语言上的艺术。声乐训练中的字声结合就是声母和韵母的关系,声母主管口中出字时阻气的部位,而韵母则主管字在口中形成时的口腔形状。在歌唱时声母(字头)主管字的清晰度、感情与风味;韵母主管声音的响亮、圆润及饱满。在咬字与发声的结合中,要掌握声母和韵母的时值、力度等,注重发声的科学化与吐字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8.
对外汉语是一门语言技能课,对于学习者来说,会说汉语、能进行汉语交际就是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汉语的语音教学包含的内容丰富,不只是《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韵母、声调和隔音符号的学习,还有儿化、轻重音和语调。在教学中,要针对学习者的语言背景、学习特点,在原始的教学法上推陈出新,综合运用多种语音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代表汉语中古音的《广韵》35声母与现代韩国汉字音13声母,研究发现现代韩国汉字音的声母大多数与汉语中古音的声母形成对应关系,即与代表汉语中古音的《广韵》的声母存在着规律性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不仅为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以及汉语中古音的构拟提供旁证,并且可以对韩国汉字音的来源和演变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黄欣 《现代交际》2012,(4):54-56
时下南昌是一个典型的双语社会,大多市民都具备南昌话和普通话双语能力。随着普通话和南昌话长期、广泛和深入的接触,引发了两种语言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普通话和南昌话的系统结构在接触中发生着"同构"和"互协"。本文通过对南昌人普通话中语气词"是"的使用调查来诠释普通话和方言的这一"互协"模式:方言在受到强势普通话影响趋于同构的同时,努力保全自己固有的语言格局,影响着并渗入到普通话中。  相似文献   

11.
韩国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语音声、韵母方面的偏误是他们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只有找出这些问题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学好普通话。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韩汉发音的不同主要是发音部位不一样,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韩国学生唇舌的训练,增加唇舌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2.
声调是现代汉语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教学既是语音教学这一部分的重点,又是其中的难点。声调可以在一些语音音节中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只有将声调说准确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本文将做出具体的教学设计,通过系统的声调教学来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普通话的声调,让他们将汉语说得更加准确地道。  相似文献   

13.
韩语辅音的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其无共鸣音形成松音、紧音、送气音的三元对立,而汉语的无共鸣音只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二元对立,即对于不送气音没有松、紧的细化分,这就使得中国学生常常在松紧音的学习上感到困难.而且韩语中有时松音的发音也与送气音的发音有相似之处,因而就使得三者的发音易发生混淆.本文就韩语松、紧、送气音中具有相同对应关系的破裂音与破擦音为例,利用汉语声调有效解决韩语破裂音与破擦音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4.
ɡkh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读准“ɡ kh”三个声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正确书写。2. 在欣赏画面、练说图中景物的过程中体会三个声母的朗读和发音方法的不同,能正确发音。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ɡ kh”三个声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正确书写、拼读。难点:区别 ɡ kh三个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不同,能正确发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对比的方法,对廊坊安次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进行了词形、词义两方面的比较。与普通话词汇相比,在词形方面,安次方言词汇存在有音无字现象,音节数量和构词语素与普通话词汇相比均有不同。在词义方面,安次方言存在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完全不同三种情况;存在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两种母语背景的二语习得者在塞音习得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在汉语普通话中,塞音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种分类方式。在韩语中,塞音分为松音、紧音和送气音三类。因此,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塞音是不是也存在困难,两种语言之间习得是否存在类似的规律,这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凌祺芳 《现代妇女》2014,(10):169-169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话也是由56种语言构成的,因而产生了中国语言文化都有特色,方言。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方言是种类繁多、复杂难懂,就是同一个市、甚至同一个县里就有好几种方言。因而对于方言复杂的高师来说,在国家对师范生在普通话方面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要确保高师学生在毕业前可以顺利的通过国家级普通话的考试,就必须做好普通话方面的训练、测试以及科研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考察辉县方言的声调演化规律,总结其单字音声调格局。结果发现:辉县方言仍保留了平上去入四大声调类型,其中平分阴阳、清上和次浊上仍归上、全浊上归去、去声和入声不变调。不过去声调较之前变化显著,究其原因,猜想源于普通话的推广对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韩汉语教学中,辅音教学既是基础也是难点,了解汉语普通话的辅音系统与韩语辅音系统的区别,有助于教师了解韩国学习者一些语音偏误发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纠误。从汉语普通话和韩语两种语言系统的辅音发音入手,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中不同的音及相似的音,分析造成偏误的主客观因素,找出辅音偏误问题,针对容易出现偏误的语音,进行教学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内容包括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规范程度、语法规范程度三项内容。许多普通话考生往往只重视语音错误与缺陷的纠正,没有意识到非语音失误带给普通话考试成绩的不利影响。尝试从考生对词语朗读、短文与命题说话的轻重音格式掌握、语调、停连处理、语法和词汇规范程度等出发,分析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中非语音失误问题,克服测试中避免失误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