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聚在一块聊天,有位家庭相当富有的学生趾高气扬地向所有同学炫耀道:“我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块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苏格拉底想了想,拿出一张世界地图,问他:“麻烦你指给我看看,亚细亚在哪里?”“这一大片全是。”那位学生指着地图扬扬得意地回答。“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  相似文献   

2.
由丁原明教授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黄老学论纲》一书,对黄老学的界定和学脉等进行了新的探索。一、黄老学的理论建构对黄老学的界定,过去都把它称为托黄帝、宗老子的一派道家。该书根据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认为黄老学的特点有三:“即一是‘道’论(‘气化’论或规律论),二是‘虚无为本、因循为用’的‘无为’论,三是在对待百家之学上‘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其实质是以“道”为核心,而关于道与治国、治身怎样协调一致的学说。该书指出,“判断某人某著作是否属于黄老学,或在某人某著作中是否有黄老思想”,…  相似文献   

3.
文子的性合乎道论探析姜国柱女子,姓文,尊称子,快其名字与国名。楚平王时人,‘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班因:《汉书·艺文志》注)又尝问学于子夏和墨子,‘墨子之书有文子.文子即子夏之弟子,问于墨子.”(刘问:《七略别录》)其学无常师,而卒归于老子.世称...  相似文献   

4.
“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里仁》篇有这样一段记述: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相似文献   

5.
现而今世界潮流滚滚向前,似乎什么都要向欧美国家学。于是乎全国上下一片英语热,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能说一两句“yes”“ok”“sorry”则十分光彩,以至于在中国举行的种种会议现在也开始不打算让国人听明白了,有些甚至于连中文同步翻译都不屑提供了。言外之意之声即是:连英语都听不懂还混什么劲!还能算什么有学问的人吗?更为壮观的是现如今到处都是诸如WTO啦、MBA啦、FBI啦、CBS啦、BBS啦,难以尽数;而普通老百姓也在被大批的偶尔夹杂着英语台词的港台风剧目所吸引……于是乎,一个颇尖锐的问题便摆在了国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6.
无私荐贤     
春秋时期的一天.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县还缺一位县令.你看派谁去较合适?”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派解狐去.他一定能够胜任!”  相似文献   

7.
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关心与冒犯中国人见面,除了问“吃了没有?”之外,还常问对方“去哪儿?”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非实指性的友好的“问候”语、客套话。但英美人对此很反感,认为这是一种“询问”,在心理上的反应是:Whydoyouask?甚至或是It’snoneofyourbusiness笔者曾与一位在华执教的美国人闲聊时谈到过这个问题。我问她:“在美国是不是不可以问别人去哪儿?”她说;“是的。”我又问:“如果我真想知道他(她)去哪儿。该怎以问?”她答曰:“你最好别问。”中国人喜欢问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如“你多大了?”、“结婚了没有?”以示关心…  相似文献   

8.
唐德刚先生在《胡适杂忆》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他问李宗仁对胡适的看法.李说:“适之先生,爱惜羽毛。”这位胡适的弟子也同样认为“胡先生在盛名之下是十分‘爱惜羽毛’的。”胡适本人在1922年曾反诘道:“有人说我们‘爱惜羽毛’……我们若不爱惜羽毛。今天还有我们说话的余地吗?”在时隔二十年的1947年.他在日记里明确写下了“我不是爱惜羽毛的人”。  相似文献   

9.
先请看这样一则英语幽默: Customer.I'd like to buy a mouse trap,and please hurry,I have to catch a train. Clerk:And what do you use for bait,sir? 我们也许会大惑不解,怎么顾客说要“赶火车”,而店员却说到“诱饵”(bait)呢?原来是店员把“catch a train”中的catch理解为“捉”,所以他问顾客用的什么诱饵。英语中常常利用语音、单词、词组、句子和成语的许多特性构成幽默,使我们从中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0.
笑话林     
王笑一 《快乐青春》2014,(10):96-96
中午,老板视察建筑工地时,发现有个人在角落里看漫画书。老板问:“你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钱?”那人答:“1000。”老板掏出钱包数出1000元给他后.大声吼道:“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马上离开!”那人高高兴兴地走后,余怒未消的老板问旁边的工人:“他是哪个部门的?”工人小声答道:“他是送快餐的。”一个男人来到了一家宠物店,问店主:“您好!您这儿有会说话的宠物吗?”“有。您看,这是一只会说一话的蜈蚣。”男人买下蜈蚣带回了家,让它吃饱喝足后问它:“咱们出去散散步?”蜈蚣沉默不语。  相似文献   

11.
李愚 《家庭科技》2010,(10):1-1
有一位老人,自78岁生日起,决定每天抽出1小时学习欣赏音乐。人们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学习欣赏音乐?”他乐呵呵地回答道:“我在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增加乐趣,也为将来如果卧床不起时不至于空耗光阴。”  相似文献   

12.
蚊子和手     
林植峰 《快乐青春》2010,(12):41-42
一只蚊子“嗡嗡”地飞到某人的左手,狠命地叮咬。左手觉得痛痒难耐,自己却无法拍打蚊子,它恳求右手说:“我的好邻居,请您帮帮忙。蚊子在咬我,您快把蚊子打死吧!”  相似文献   

13.
《快乐青春》2014,(8):34-35
学校聘请了一位外籍教师教学生口语。我与外教在一个办公室,相处的日子久了,便发现一个特点:总有学生给老外送礼物,却很少见老外主动给别人送礼物。一次,老外买回一大袋小地球仪,准备当奖品发给学生。一个老师家的小孩看见了,想让老外送他一个玩玩,老外不肯,小孩就把当老师的母亲请来,母亲不好意思开口,便让我“代劳”。  相似文献   

14.
姚雪垠在其煌煌巨著《李自成》第一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版)第H十九章第二节中记述张献忠假投降后又再度起义,下笔点明时间是“公元1639年6月6日”(741页),即崇份12年已卯“瑞阳节的第二天”。接着有这么一小段描述:正饮酒间,献忠想起来一件事,向侍立左右的亲兵问:“林铭球这龟儿子还没有收拾么?”献忠又向左右问:“去收拾他的人还没回来么?”他的话刚出口,就有两个偏将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进来。……马廷宝大声禀道:“票大帅,林铭球的狗头提到,请大帅验看!”献忠用嘲讽的眼神望望林铭球的头,轻轻地骂了声“龟儿子…  相似文献   

15.
两只苍蝇     
邱奇 《快乐青春》2014,(9):55-55
两只苍蝇,一只想进屋,一只想出屋,都在窗玻璃上碰得“啪啪”响。良久,两只苍蝇都飞不动了,落在窗棂上。屋里的苍蝇问:“你为什么想进屋?”屋外的苍蝇答:“听说屋子里面既暖和又食物丰富。”屋外的苍蝇问:“你为什么想出屋?”“听说外面的世界既宽广又美丽。”  相似文献   

16.
彭彦华 《东岳论丛》2023,(1):169-180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是中国哲学的底色。天地人三才,以人心为主宰,会通成就了天道、人道、地道三位一体的道体。道乃宇宙生命之大全,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各家皆得道而立。诉诸良知揭开道学的真谛,辨析朱、王的悟道之法:朱熹侧重道问学而尊德性,其明心悟道“使人反其固有而复其性”;王阳明侧重尊德性而道问学,主张讲学以明道、体道而见道:“心体明即是道明”。这充分说明阳明心学是彻底的心体统领下的致良知实践之学,即明心悟道之学。  相似文献   

17.
“道不可言”——老子“道”的美学思想读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道”是老子思想的精髓,以“道”为核心,老子建构了他的宇宙本体论,但是,当我们读解《老子》时,则发现“道”包含着两个相反的命题:一是老子以哲人的智慧不断地探求“道”的知识;一是“道”的崇高性不时地提醒着老子,使他产生“道”是否可以言谈的疑问。正反命...  相似文献   

18.
丁为祥 《学术月刊》2023,(7):14-22+114
“尊德性”与“道问学”是《中庸》所提出的一种关于“尊德”与“问学”关系的概念,以指谓君子人生修养中的不同层次与不同方面,人们似乎也从未怀疑过其相互关系。但自从理学崛起,由于讲学与求知需要的凸显,“尊德性”与“道问学”便成为一个重大问题,而所谓“朱陆之争”便由此而展开。在朱子包括象山弟子对这一争论的叙述中,已经形成了所谓“泛观博览”与“发明本心”式的概括。到明代,又通过罗钦顺与王阳明之不同走向,转换为两种不同的为学进路之争。而从戴震到章学诚,则又通过“博”与“约”、“专”与“精”来深化这一问题在为学中的表现。如果我们能够还原于《中庸》之本义,并从儒家超越而又内在的视角来分析这一问题,那么这一近千年的争论也许就可以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头绪,也可以看出现代知识论追求与认识论走向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儿子念小学二年级时,一日,我跟他闲聊,问他学校当天有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他说:"没什么,只是汤姆的眼珠子掉了出来,我们替他拾回。他在饮水机旁洗了洗,放回去了,但没消毒,我担心有细菌。"我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又不想显得大惊小怪,问:"是不是妈妈听错了?你是说汤姆的眼球吗?"  相似文献   

20.
从超市结账出来,儿子天天已经放学。我接他上了车,从后排座位上取一瓶刚买的酸奶递给他。他不接,表情忧郁地说:“妈妈,光头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光头是他同桌。我将酸奶放在扶手箱上,点火,轻轻“哦”了一声,算是回应。他问我:“妈妈,他是不是很可怜啊?”我启动车子,顺口道:“嗯,光头很可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