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解放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三十年.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战略思想是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中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本文运用博弈论,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一国两制"战略思想,并对其科学性与独创性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后,我国将成为一个由四个不同法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因而各法域间的法律冲突在所难免.为此,本文就我国可能出现的不同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的持征,解决原则和途径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解决我国"一国两制"下的区际法律冲突,应以维持"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为前提,以经济、民事法律平等为基础,以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解决的途径主要应当采取:1.经济、民事法律统一化;2.冲突法规范统一化;3.加强区际协议.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下的台湾与港澳问题表现出一系列的差异 ,在理论上表现为政策构想和理论侧重点的不同 ;就实现统一的途径来说 ,其具体的方式、手段及所面临的问题也将不同 ;在具体实践中 ,未来“一国两制”下的台湾与港澳在政治、经济、外事和防务方面也将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坚持了辩证唯物论 ,运用了唯物辩证法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唯物史观 ,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科学构想。  相似文献   

5.
随着"商法"热的兴起,将经济法和民法中的一部分内容划分到商法中,很多学者开始回归性的认同经济法已经纯化为"经济行政法",文章重新阐述了经济法和行政法各自的本质属性,从新的认识上将经济法和行政法区分开来,以此驳斥经济行政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论“一国两制”实施后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及其解决途径马其家“一国两制”给我国的法学研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及其解决途经。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国内不存在区际法律冲突,学者们自然很少问津这一问题。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及台湾开放与大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解决了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的国家结构形式选择这一难题,在保持单一制国家结构框架下,创造性发展了传统国家结构理论。“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一国两制"理论指导下,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和平统一大业继续向前推进.回顾这一历史进程,总结我党的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法的保留"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司法合作需要通过平等协商的途径进行。目前区际司法合作在民商事领域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因各区域现行法律制度、法治理念差异较大,理论研究存在误区,致使机制构建与司法实务都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更新观念,增进互信,用建立粤澳合作示范区的方式来逐步实现区际司法合作的规范化与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党“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人们都认为那是在港澳回归祖国之时,然而“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就笔者看来当是在抗日战争时。在抗战中,在一个“中华民国”的旗帜下,我国主要实行了两种制度,以陕甘宁为代表的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作为中华民国高度自治区域实行的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制度,而国统区实行的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封建法西斯独裁制度。当然,当时并无人从理论上提出这是“一国两制”,但从客观上讲,它就是一个国家实行了两种制度,正是靠了这种有实无名的“一国两制”,才使中华民族真正做到了…  相似文献   

11.
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后,当代中国法律制度呈现"一国两制三法域"的格局.港澳法律制度虽然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单一制国家之下,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和不同程度的联系性,但毕竟是一国范围内不同法域的法律制度,分别体现了英美法风格和大陆法传统.因此,对"一国两制"下的港、澳法律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各法域之间的相互借鉴,而且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中国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反分裂求统一的历史 ;中国的国情是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国情 ;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和多极化相统一的世界。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既揭示了天下分久必合的规律性 ,同时又论证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一、区际经济差距及其原因进入90年代,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地区间关系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经济差距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自然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差异。不可否认,东西部在我国自然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海拔高度、经纬位置、气候条件、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在开发的条件上东部处在易开发的位置,而西部则相对处在不易开发的位置。(2)经济空间中的梯阶分布差异。从我国现实经济空间考察,东部地区处于中心的高梯阶位上,而西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普遍义务.2015年通过的新版《国家安全法》第11条第2款规定"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法律秩序上的规范空隙:从宪法与国家安全法角度而言,香港居民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同等义务,但从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具体进程来看,这一义务一直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没有同步转化为可实施、可制裁的法权模式.香港基本法第23条规定特区政府"自行立法"规制危害国家安全的七种犯罪行为.然而,香港回归23年来,香港本土极端势力不断以分离乃至港独方式从事颠覆宪制秩序的非法活动,外部干预势力如入无人之境地在香港进行持续性渗透和破坏.策划实施损害"一国两制"制度安全的一系列激进运动.  相似文献   

15.
区际经济分工是指经济区域之间的生产分工。一般地说,一国的国民经济通常是由若干个异质经济结构的区域整合,而不是由若干个同质经济结构的区域集合。区际分工的积极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各经济区域的经济优势,提高国民经济结构整体效益。既使各经济区域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经济,又使各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一盘棋”中扮演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一、区际经济分工原理区际经济如何才能进行分工呢?笔者认为,区际分工的原理是优势原理。在这里,区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原理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区际分工。区域之间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关键要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致力于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为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基于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局出发,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和平统一的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极大地促进了祖国统一的进程。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一国两制”作为邓小平富有创造性的构想,本来是针对台湾问题的,后因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日益临近,因而首先用于香港和澳门的实践。这一理论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最终成为一种完整的有理论基础、有政策方针、有实践经验的内容丰富的科学构想。第一阶段:酝酿与萌芽,从50年代中期到1980年…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正是党和国家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而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成功地促进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新时代以来,"一国两制"在澳门继续展现出良好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澳门在经济、政治和民生等各方面长期保持着繁荣稳定,成为了"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典范."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在澳门成功实践,与"一国两制"这一制度本身的...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行政法与外国行政法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和文化的广泛交流,理论界关于中国行政法与外国行政法之间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对中国行政法与外国行政法的衔接问题却鲜有研究。本文拟从行政法的世界趋同化、行政法统一的高级法背景的日益明显、中国行政法的相对落后性以及中国行政法借鉴过程的不成功几个角度,论证中国行政法与外国行政法衔接的必要性,并从公共管理价值与公共服务价值的衔接、程式至上价值与效率至上价值的衔接、公共权力维护价值与个人权利保护价值的衔接、权威主义价值与调控主义价值的衔接以及结构主义塑造价值与平等主义塑造价值的衔接等五个方面论述中国行政法与外国行政法的具体衔接问题。最后,从组织规则、行为规则、程序规则和救济规则四个方面,初步设计中国行政法与外国行政法的可衔接规则。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伟大构想是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以及和平统一祖国而开始形成,又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