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河西老索神道碑铭》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全文公布河北保定出土的《河西老索神道碑铭》,该碑记录的老索家族情况,为西夏遗民在元代保定地区的活动提供了实证.本文认为现存的碑文为后代摹刻,初刻的具体时间尚待考证.  相似文献   

2.
《民族论坛》2007,(6):I0008-I0008
<正>蒙古族,现有人口4806849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此外在东北、西北地区也有分布。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  相似文献   

3.
北京"新疆村"的变迁——北京"新疆村"调查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批新疆维吾尔族人陆续来到北京,他们大多聚居于北京的魏公村和甘家口两地,形成了两个维吾尔族村庄.作者的这项调查就是围绕新疆村的维吾尔餐馆展开,并利用文献材料展示了北京新疆村自元代以来的种种变迁.  相似文献   

4.
由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主办,兰州市兴邦文化咨询服务中心承办的"首届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论坛"于2007年1月6-7日在兰州市召开.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甘肃省民委、甘肃省民政厅、甘肃省妇联、甘肃省教育厅、临夏回族自治州、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中国穆斯林网站、兰州市民族商业联合会等39个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民间组织、企业和民办学校等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员共5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收到论文40多篇.  相似文献   

5.
《民族论坛》2007,(12):14-15
民族团结一直是民族工作的重要主题之一。湖南省民委积极探索进一步推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的路子,从2001年7月开始,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邵阳、永州、张家界等5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州确定了8个省际或县际边界乡镇作为首批全省民族团结示范点。具体工作由省民委政法处牵头。六年多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创建民族团结示范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韩晗 《民族论坛》2007,(1):19-20
(一) 民俗很脆弱,脆弱得不能搬动,一搬动,就要出问题. 但是有时候我们就喜欢搬动这些原本不能搬动的东西,就像热衷于把那些古董从地底下挖出来,再送到世界各地巡展一样.我们在宣扬文化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其最重要的地域性,忽视整个文化存在的背景,甚至于忽视其存在的主体.如,民俗度假村的苗族吐火,闹市区的纳西文字的书写,以及灯光闪耀下舞台上的所谓原生态歌曲,种种刻意的表现,最后导致的就是这种文化在产业化的结合下,走向了文化的反面.  相似文献   

7.
牛郎织女传说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地域、民族等方面的不同,故事情节也发生了变异.本文通过对内蒙古流传的<天牛郎配夫妻>与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相关传说进行比较分析,说明一个民间传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以及在不同民族间,在情节等方面的丰富变异性.  相似文献   

8.
<正>(二○○七年九月二十日)尊敬的张思卿副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聚会,热烈庆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首先,我谨代表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州政协、吉首军分区和270万各族人民,向尊敬的张思卿副主席、向中央部委  相似文献   

9.
藏族僧伽服饰是藏传佛教之重要的外在形象标志之一,它不仅承继了印度佛教僧伽衣著的思想和规范,同时也体现了浓厚的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文章对藏传佛教僧伽服制的历史形成、外形特点(包括款式、用色和质料)及其社会和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试图全面认识和阐释藏传佛教僧伽服饰的特点和内涵.  相似文献   

10.
湘西女人     
彭学明 《民族论坛》2007,(11):32-33
<正>走进湘西,湘西女人是最让人牵挂的。湘西的女人朴实、土气,一如山里的一颗石头或山花,没有丝毫人为的雕琢和装饰,不管风怎么吹日怎么晒雨怎么淋活计怎么磨,湘西女人就是水灵灵的、绰约约的,洋溢着最为引动人心的生命气息。如果你有时看到一个或两个不怎么引动人心的,一打听,保证不是湘西的,那是外地来这里  相似文献   

11.
基本文化分类概念的研究在人类学上是一个很前沿的东西,其研究的目的,一方面,就民族志层面而言,自然是要更深入地去了解被研究的文化.另一方面,在理论上讲,是面对后现代主义对已有文化理论的解构,以对于我们的研究对象能够更基本、更细致、更深,而又更广泛的研究为新切入点,使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兼具反省性、批判性及建设性,以重建人类学的文化概念与理论.  相似文献   

12.
将视觉人类学"工具化"、"技术化"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和对视觉研究理论的陌生,导致视觉人类学被"边缘化".视觉人类学的当代研究,不仅需要研究人类视觉文化遗物和通过镜像聚焦和折射的文化视像,还需要直接面对人类活态的视觉文化现象,面时不同群体的视觉表达、视觉传播和视觉行为,研究人类的群体性图像信息、视觉符号和视觉文化行为,关注视觉媒体和媒体革命对文化的影响,考察在现代视党媒体影响下的文化涵化、文化冲突和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3.
丁月牙 《民族研究》2012,(3):1-12,107
跨国主义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为学术界,尤其是为移民和跨国、跨文化研究领域做出了理论贡献。文章介绍了跨国主义的缘起和定义;通过文献分析,对该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三大核心概念,即跨国活动、跨国社会空间和跨国认同进行了全面阐述;立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跨国主义理论贡献是在研究视角和逻辑、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等三方面给学术界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从而提升人力质量,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并取胜的关键.人力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要以核心在知识、基础在人力为支点,激活其市场效应,并充分开发和利用知识生产力形成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5.
语言接触涉及面很广,需要从语言与语言竞争力、语言本质及语言选择、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教育、语言与民族发展、语言与国家政治等多重角度去反复认识.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是源自西方凝视并表述他人社会的兴趣而产生的现代学术,为社会世界提供关于"我们"的认同资源.西方在用武力征服世界各地的时候,西方人类学在知识关系上以"自我-他者"的模式建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格局,参与到世界秩序的建构中,使世界在政治权力与价值上形成以西方为中心的等级,在文化上形成对于"我们"的认同的一些僵硬框架.这既受到西方学界内部的批评,也不能为广大的非西方社会甘心接受.已经书写的文化应该被重新书写.来自非西方的眼睛看出不一样的东西,浸染着非西方的墨水写出不一样的文化,这是国际人类学界的期许.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西藏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及其分布状况、作者、研究内容等维度进行计量学分析,旨在对西藏高等教育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路径进行趋势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人类学对传统政治制度和现代政治制度的研究,对政治人类学进行学科界定,并从理论和现实意义两个层面说明中国需要开展政治人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公众民俗学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美国民俗学界兴起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指的是对民俗加以展现或应用的实践活动,以及关于这种实践的理论探讨.从产生之后,它在民俗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与此相适应,关于它的理论总结和学术反思也日益丰富.它们不仅为公众民俗学的实践提供了更加深刻的理论指导,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整个美国民俗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金炳镐创编的这部著作,全面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我国民族理论研究的成果,突出了全局性;对民族理论研究作了系统的归纳总结,突出了系统性和总结性;是20年来民族理论研究的"资料汇编",突出了资料性.这部著作是20年来关于民族理论研究的一本史论性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