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人》2008,(Z1)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以至于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他选择了离职。我问他:"如果不是那个人,你会留下来吗?"他回答:"当然,这工作我很喜欢,但是我恨透了那个家伙,只要他在一天,我便觉得芒刺在背,只能离开。""你为什么要让他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被我这么一问,他顿时哑口无言。一个老师将学生分组,12个人一组,一个学生请求老师让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东坡会养生     
周来阳 《社区》2014,(35):15-15
如果一个人在文学、书法、绘画、美食、医学等方面都很牛,牛到很假的地步,可以在如前所述任何一个行当后添置“家”,而丝毫不感到脸红,并且他的主业是“为官”,副业是“一再被贬官”,那么你会不会觉得此人是神一般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或许进入青春以来,我已经学会了顶嘴,尽管没有到争吵的地步,但总觉得父母不应该那么唠叨,甚至让我觉得有点烦。从小到大,不能算是宠爱吧,但也是无微不至了,从小到大,跟爸爸也好,跟妈妈也好,都是话很多的。  相似文献   

4.
李阳波 《社区》2010,(36):55-55
那件事其实并不严重,是因为你把它看得太严重,它才真正严重起来。那个人其实并没有那么糟,是你把他想糟了,他才会变得那么糟。有人跟你约会迟到,他就只是迟到,但是如果你想的是"他故意让我等",你的心里就会觉得不舒服;你邀某人见面,他有事无法前来,那就算了或改日再说,然而如果你想的是"他根本是瞧不起我!"你就会觉得不高兴,并对那个人产生负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期我们选择了一个广告人的故事,其实他也是创意人,策划人,一个平凡的人,他的身上,有着年轻的勇敢和创造,他把岁月折腾地那么精华.把自己蹂躏地那么逼真。广告是一门艺术,《品牌传播》与广告行业难解难分,我们以广告人开幕,让广告也变得有趣和辛酸,让你觉得真实,如果你能看到可爱,那就是莫大的赞扬了。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生活中,像袁敬华这样善良的人我见得不多。她说,她去济南,在大街上看到有成年人拉着孩子行乞,她赶紧躲到角落里,哭了半天,怜悯让她心痛。在乡下,她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一定会买点儿吃的送到他手里,才会觉得心安。我采访袁敬华是在人大开会期间,大厅里的代表人来人往,但两个多小时里,特别是说起她的那些"孩子",她十多次潮红了眼圈--她是那么善良,善良得让你有些不忍。决心12年前,袁敬华站在自家低矮的房门前。看两  相似文献   

7.
《新天地》2007,(10)
祖母长寿,所以我的老父亲到了七十多岁还在当孝子。父亲特别孝顺,祖母说的话对他就是圣旨,可以说到了愚孝的地步。那年红军打长沙,血气方刚的父亲要去当红军,谁也劝不住,可祖母只说了一句:"你父亲多病,我一双小脚做不得事,你是长子,弟妹还小,你走了我们怎么办?"父亲便没当成红军。白发苍苍的父亲天天无微不至地侍奉着祖母:晨昏定省,一天不缺;每天只要有空,就一定会坐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2008,(1):8-8
现实工作里,有时你会被你的老板当作他的“2号”来对待:当他出差时,你代替他去开会;让你无数次代表他去拜访客户;让你来负责部门基层员工的发展问题。他会给你无数的暗示,让你觉得自己将是他职位的第一候选人。这时,你一定会想向他提出请求,希望能把自己的职位名称改成“助理经理”或“副经理”——实际上你已经在从事这个职位所要求的事情了。但是,公司里目前却并没有设定这样的一个职位。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该如何去选择?  相似文献   

9.
我的书房     
十多年前,单位分房时,给了我一套三室一厅的单元房。我觉得房子多了,一家三代四口,有两室一厅足矣,便去找领导。领导说,考虑到你的工作,特地给你多分了一间作书房。我很感动,因此也极珍视我这一间书房,这里集中了我们家最重要的财富,那就是跟书架一起立满了一面墙的书。书其实并不算多,但我这一辈子是  相似文献   

10.
女儿是把锁     
朱云 《百姓生活》2010,(3):22-22
当我摔门而去的时候,没有听到他任何话语。不知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争吵,让我俩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其实,两人间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可是偏偏彼此都不肯退让。  相似文献   

11.
刘仰 《北京纪事》2011,(5):96-97
我原来对陈光标印象一直不错,觉得他比巴菲特、比尔·盖茨要实在得多。但是,最近以来,陈光标做的一系列事情让人觉得怪怪的,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陈光标到台湾去发钱,到日本去救灾,到云南去发钱,据说还要去新加坡发钱,等等。对于陈光标近日行为的评论各种各样,甚至有人说他是不顾接受者的尊严的“暴力慈善”。  相似文献   

12.
几米(漫画家):很多人看我,觉得我很梦幻,可是我有很多悲伤是讲不出来的,因为这样的感觉大家会觉得你不该有的,因为你什么都有了,而且你在创作上也做了一些让大家看到的东西。马龙?白兰度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我这么有钱,那么有名,可是我人生的痛苦并不能减  相似文献   

13.
胡适的书房     
窦海军 《社区》2014,(5):9-9
去台湾,意外收获是看了三个人的故居——胡适、林语堂、蒋介石。睹物、思人、品史,思绪连绵。走到胡适的书房,讲解馆员说胡适很少在这里待,读书写字大都在别处,原因是他觉得这个书房有点像监狱。原来,书房的窗外是个与窗子贴得很近的一道高高的花墙,虽然墙上布满孔洞,但还是有些封闭压抑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怡人 《人生与伴侣》2010,(11):50-51
第一次喝啤酒,是在读高中时。高中毕业了,我记得我哥对我说,你可以喝点啤酒了。其实在很早,大概读初中的时候,爸爸让我喝过白酒,是茅台酒。他觉得这酒那么昂贵,应该让我尝尝。  相似文献   

15.
易中天 《可乐》2008,(4):78-78
"开卷有益"之类的老话,多半是些似是而非的空话废话。人类大多是懒惰的。你让他去探索真理,他觉得还不如去打麻将。人类又是脆弱的。不管干什么,他都希望能有个说法,以为支持或交代,这才"心安理得",可以放开手去做。这时,如果有一个人——当然得是个聪明人,想出一个说法比如"开卷有益"或"搓麻益智",大家听了觉得有些道理,而且浅显明白、朗朗上口,便会跟着说。一传十,十传百,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老话",甚至成了"真理"。  相似文献   

16.
一次和耶鲁的一位院长谈话,发现他竟然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博士学位证书(毕业那年忙,没有参加毕业典礼,事后也没有去领证书)。他一路的学术生涯,从来不需要向雇他的单位证明自己是博士。有时看到国内招聘,竟要博士学位证明等等,觉得实在奇怪。你到美国哪个大学申请工作,信上说一下自己的学术背景就行,哪里有让你开证明的道理?  相似文献   

17.
开车的哲学     
汪政 《社区》2013,(35):49-49
丁师傅是一家企业的驾驶员,今年春节我因有事偶然坐了他一回车,真的让我肃然起敬。一上车,他就跟我招呼,好像老熟人一样,也只瞄了一眼,他就低头把副驾驶的座位调了调。等到我一坐上去,就觉得前后高低,都那么合适。车上放着轻音乐,他说时候还早,你眯会儿,只要我电话一响,他就把声音调低。他做的都是你想的。  相似文献   

18.
《成才与就业》2014,(21):4-4
正有没有那么一门课是你心头所爱,让你充满好奇,令你受益匪浅……学校里不同专业的那么多课,你觉得哪一门值得向同龄人推荐?最近学校里又新开设了哪些课,其吸睛指数爆表,让你眼前一亮?本期"封面"栏目,来自不同学校的四名学生写下了他们的推荐及课堂体验。他们中,有人推荐了自己的专业课,有人体验了其他专业从未接触过的内容。在体验与互动、思维碰撞与观点探讨中,他们发现了课堂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不论是在文学修养、爱好还是文学天赋上,金庸都具有雅俗二极性,有两个金庸:通俗文学的金庸和纯文学的金庸。金庸武侠小说可以从文本性质上区分为两种"版本":一种是通俗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旧版";一种是纯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新版"。在文学观和写作方式上,1970年代之前的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后的金庸小说是纯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前金庸把武侠小说当作通俗文学来写,读者也当作通俗文学来读;1970年代之后金庸从纯文学角度来修改他的武侠小说,读者把它当作纯文学来读。作家金庸不具有统一性,金庸作品也不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管理》2014,(11):188-188
即使真的不是你的错,这句话听起来也让人觉得你可能只有六岁。成年人应该勇于承担责任,然后采取行动去改正。上司希望自己的下属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尤其是当他们确实要为问题负上那么一点点责任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