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跃飞 《理论界》2007,(3):169-170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红2、6军团在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创建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领导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胜利完成了牵制敌军,策应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的任务,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2.
七七事变,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正确战略部署下,华北敌后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游击战争。山东逐步创建了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日的重要战略基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纪念毛泽东诞辰百周年之际。简要回顾在其直接关怀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历程,我们会更深切地体会他  相似文献   

3.
根据地工作在革命年代里,是唯一具有建设性特征的领域。它所面临的环境、任务,所要求的工作原则和方法,与和平时代里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较多类似之处的。因此,根据地工作的经验也有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邓小平,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集大成者,就很善于将自己在根据地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之中。考察他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太行根据地建设的实践,我们发现,邓小平在这一时期里提出的许多有独创性特色的理论观点,正是他在新时期里设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大政方针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一…  相似文献   

4.
唐志全、陈学明教授,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研究。1984年,他们参与了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稿》的研究与编写工作,之后一直有写一本《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作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稿》配套和深入研究的设想,先后有一批这方面的论文问世。在此基础上,1996年他们共同申报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研究》,被列为江西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2002年11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研究》,是这一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方志敏领导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的“…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在华北、华中、华南广大地区建立了十几个抗日民主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在参加抗日根据地创建的过程中,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群众运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研究和总结这些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领会党的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加深理解毛泽东思想,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方志敏同志是我党、我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同志不仅领导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而且为中国革命积累与提供了“方志敏式”根据地的经验。在赣东北的具体条件下,采取波浪式向前扩大的策略,是创建“方志敏式”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策略,是方志敏同志对土地革命战争的一个重要贡献。这也是研究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发展史必定要融及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意在抛砖引玉,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论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农民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鸿石 《河北学刊》2002,22(2):141-145
抗日战争时期 ,华北根据地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参与。根据地农村政权结构、社会组织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农民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政治参与对农民自身和中共的革命目标而言 ,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持召开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今年五月在四川巴中县城举行。会上,同志们一致认为,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川陕党组织的广大党员、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为创建和保卫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攻,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府,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仅仅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川陕革命根据地就扩大到四万二千多平方公里,解放了五百多万人民,红四方面军也由入川时的一万六千多人发展到十四万多人。这在党史、军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但是,过去由于林彪、  相似文献   

9.
西北革命根据地是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统称.它位于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接壤地区,北起长城,南至关中北部的淳耀,西接环江,东临黄河,其中包括陕西省的府谷、神木、米脂、佳县、绥德、吴堡、横山、靖边、定边、保安(今志丹)、安塞、安定(今子长)、清涧、延川、延长、延安、甘泉、宜川、富县、中部、宜君、同官(今铜川)、耀县、旬邑、三水;甘肃省的宁县、合水、庆阳、环县.曾在二十多个县内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是西北地区的共产党组织在三十年代初期创立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双方逐渐配合和互相支援,最后在刘志丹、谢子长同志的领导下,于1935年2月成立了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从而使陕甘边和陕北二块革命根据地达到完全统一.陕甘边,陕北革命根据地是在共产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导下创建的,但是,西北革命根据地在创建的过程中却走出了一条区别于其它革命根据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中,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都发挥了其独特的历史作用.它是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地,是治国安邦人才的培育地,是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出发地,也是党在全国执政的实验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无产阶级政权建设提供了实践平台与载体,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1.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创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和工农民主政府及时制定了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发展普通教育,大力开展党、政、军和平民教育活动,以保证革命战争对人才的需求。这块根据地的斗争历史虽然不长,但教育建设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且具有与  相似文献   

12.
由邓小平、张云逸、陈豪人、雷经天、韦拔群等策划和领导,1929年12月11日,举行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创建了右江革命根据地(简称右江苏区)。百色起义后,右江苏区党(统称右江党组织)的领导机关有中共红七军前敌委员会和中共右江特别委员会。在红七军前委和右江特委的领导下,苏区共辖14个县,其中有10个县建立了  相似文献   

13.
面对医疗资源极度短缺、卫生条件十分恶劣的战时环境,中国共产党在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重新整合医疗资源、树立医疗模范、推行医疗卫生运动、革新群众医疗卫生观念等举措,实现了这一地区医疗卫生建设与改造事业的长足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医疗卫生人员,而且使广大民众的医疗卫生观念得到更新,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北革命根据地,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从一九四五年八月开始创建,到一九四七年五月基本建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一九四五年八月中旬至同年十一月中旬,是我党力图争取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正>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芦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敌后抗日战略基地。它是联结华北与华中两大抗日根据地的纽带,也是华中抗日根据地同位于太行地区的八路军总部及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的联系通道。山东抗日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8年抗战中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起了重要的作用。到抗战胜利时,山东抗日根据地已有主力部队27万人、民兵71万人、自卫团150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时的2000余人发展到10余万人(不包括划归冀鲁豫区的山东部分)。这一强大的革命队伍成为取得人民解放事业胜利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刘金江,臧济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战中,山东抗日根据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华北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基地和战略一翼,是华北与华中两大根据地的主要枢纽,同时在我党由抗日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中起到了其他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周逸群、段德昌、贺龙等为代表的湘鄂西的党组织,带领湘鄂西地区的革命武装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来的。由于“左”倾冒险主义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贯彻,军事冒险主义的实施,加上敌人强大兵力的“围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于1932年10月全部丧失。  相似文献   

18.
1934年5月至7月创建的黔东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当时极其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下,为坚持和适应革命的需要,在云贵地区建立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典范,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御辱、勇抗强敌的优良传统,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根据李长春同志2004年8月17日在山西考察时的指示和讲话精神,以“抗日根据地与太行精神”为主题于6月20日至24日在省会太原举行了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主办、山西大学承办,共有国内30余家科研单位及高等学校的60余名著名专家和学者出席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47篇。讨论会主要围绕“抗日根据地与太行精神”这一主题及其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所涉及之内容既有对以往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剿匪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革命根据地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起来的。它在中国革命和反革命势力大决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对全国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并非轻而易举,它进行了艰苦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斗争,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其间,曾一度出现过严重匪患,给根据地的创建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因而,清剿土匪的斗争,在当时,对于创建巩固的东北革命根据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