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卫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2):169-172
互利共生理念,是在反思人类生存危机、批判西方主客二分与人类中心主义过程中产生的,但它不是向中国"天人合一"哲学的复归.通过探讨这一理念的内涵、实质及意义之后认为,从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再到互利共生,是人类认识的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互利共生是在马克思主义主客统一观基础上对前两个阶段的扬弃.互利共生的实质不是"融合",而是协同进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互利共生理念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卫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互利共生事念 ,是在反思人类生存危机、批判西方主客二分与人类中心主义过程中产生的 ,但它不是向中国“天人合一”哲学的复归。通过探讨这一理念的内涵、实质及意义之后认为 ,从天人合一到主客二分再到互利共生 ,是人类认识的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互利共生是在马克思主义主客统一观基础上对前两个阶段的扬弃。互利共生的实质不是“融合” ,而是协同进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张丽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6):162-165
冰心追求“尽责于作者”、处处为读者考虑的翻译观,保持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平衡,体现了翻译诸主体之间共生互生、和谐统一的存在关系;读有所好、译有所选的选材思想,有助于维护语言与文化的整体平衡,表现出强烈的生态整体性意识;翻译与文学创作互为促进,相得益彰,体现了整体性生态和谐稳定、平衡美丽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5.
吕向虹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0(1):87-91
共生既是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中心城市与其举办的高校天然地具有共生关系,内外合力,共建大学,同呼吸,共命运,互利共生是中心城市与其高校最理想的关系模式,也是处理中心城市与其高校关系的准则。为此,中心城市高校要坚定为地方服务的宗旨,在服务之中求生存和发展;进行机制创新和制度化建设,促进中心城市与其高校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4):53-58
探究科学与美术的互利共生关系旨在正确认识科学与美术之关系.运用历史分析法、辩证法以及例证法,揭示科学与美术在原始思维和原始混合文化方面同根同源,科学与美术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依存、彼此吸纳及互为推动,为客观而科学地认识科学与美术的共生关系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在明确了互利共生关系是科学与美术共生的最佳关系的前提下,阐明了科学与美术互利共生的文化价值——正视科学与美术的互利共生关系有助于人的幸福的实现、科学与美术的互利共生必然推动科学与美术在各自领域的健康发展、科学与美术的互利共生必然带来社会文化的整体繁荣与发展、科学与美术的互利共生还会促进文化管理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宋晓春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3-106
以冰心翻译为例,考察翻译研究的新途径——生态途径对具体翻译活动的阐释力,得出以下结论:生态视角下的冰心翻译体现出整体性生态哲学的基本精神、存在关系和实践路径;在翻译选材上,冰心轻欧美而重亚非,体现了对翻译生态整体性的自觉维护;她翻译和创作共生与互生、相持而长的存在关系呈现了整体性生态哲学的核心特征,这种共生与互生的生态存在关系得以实现主要得益于冰心至诚无息致中和的生态伦理观;在她的翻译实践和翻译论述中也处处体察出她"尊德行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实践至诚之道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李小妹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64-165
译界对电影片名的翻译不少,其中不乏洞见,本文试图从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视角——生态翻译学视角,在探讨英文电影片名文体特征及其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尝试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三维"翻译原则分析英文电影片名汉译。对翻译教学中的电影片名翻译进行研究。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观察电影片名翻译宜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原则为指导,译者进行有效适应与选择,作者期望本文的探析能为其他翻译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刘满芸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2-68
文章就共生理念的生成及其强大的跨学科特质与理性哲学内涵做了详细剖析,并借助共生理念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美学等领域产生的丰富而坚实的跨学科理论渗透经验,尝试将之引入翻译学层面进行研究,希冀能为翻译研究与翻译行为提供一种价值引导与实践示范,为构建成熟而理性的翻译理念、维护翻译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持;也希望能以此新的视角来拓展翻译学的探索维度。 相似文献
10.
应用翻译是近年来翻译界热门话题,因其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已成为翻译实践的主流。在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加大应用翻译教学的力度既符合教纲要求,又满足市场的需求。案例翻译教学模式是对应用翻译教学的重新诠释和创新,反映出现代翻译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密切联系。本文结合笔者从事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经验,就案例翻译教学模式的内涵、特征、运用环节及注意问题等方面对案例教学在应用翻译教学的实际运用价值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译史研究的传统方式长于史料的爬梳与整理,而疏于对事件之间联系的分析,因而导致记述与分析的失衡;译史研究的文化方式则偏重揭示翻译活动与文化互动,虽然部分克服了前者的缺点,但是造成了研究中理论与实践之间新的失衡.新史学理论的历史中时段对于处理好记述与分析之间的矛盾带来了重要的方法,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对科学史的内外之分,为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据此可以将翻译史分为内部历史和外部历史,前者以理论为研究对象,以范式为中时段,辨认理论发展所经历的范式并指认具体译论所属的范式,在对范式的把握中勾画内部历史的发展的图景;后者以译者(或者其他相关主体)为研究对象.以文化为历史中时段,选择具有文化意义的史实并解释其文化成因,在与文化的参照中重建史实之间以及史实与历史整体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内外并重、双维平衡的翻译史解释模式,不仅能够处理好记述与解释和理论与实践在翻译史中的关系,而且从理论上预见了内外译史之间就共同关心的课题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刘伟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
翻译批评作为联系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纽带,与翻译教学密切相连。翻译批评主体,客体以及批评标准具有多样性,这赋予了翻译批评多元特征。在翻译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能成为批评主体,展开批评实践,共同确保翻译教学有效进行。以翻译批评的多元特征入手,探寻翻译批评与翻译教学的联系,以期得到翻译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3.
李加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6):118-121
英语教学任务和目标是在不同阶段培养相应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其有机组成部分包括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这是两种概念不同,目的相异但又相互联系的教学设计类型。本文尝试由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教学角度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在概念和目的上不容混淆,但二者教学上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讨论在翻译研究中平行语料库对翻译的普遍性、翻译规范和译者风格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利用语料库的检索工具来获得教学文本、证实译文模式。语料库翻译研究在具有巨大研究潜能的同时也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局限。 相似文献
15.
刘满芸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在共生视野下对翻译教学理念深入剖析,从宏观性、人文性、专业性、实用性、创新性、技术性等六个层面探讨了地方本科院校翻译教学的多维实践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仲文明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8-150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实践性、应用性、职业化人才,具有鲜明的市场导向和职业导向。笔者从本校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翻译硕士的职业化特点,讨论了翻译硕士培养中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郭伟恩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9,(9):144-146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增强,对翻译者的需求和翻译的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本文从教学翻译理论的选择及翻译教学实践领域的拓宽两个方面对高校翻译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翻译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冯亚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3):109-112
由于受到传统翻译理论以及实践的影响,传统翻译教学中存在以脱离具体语境的、缺乏真实性的范例操练为主要教学方法的问题。以往的翻译理论对翻译教学实践的影响很大。从伦理的角度来看,传统翻译教学在翻译主体、翻译素材和翻译教学方法方面均存在不足,为此应以学生和教师作为翻译教学的主体,平等对待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同等注重文学翻译和实务翻译。翻译教学应借鉴或采用“脑风暴法”,也叫“工作坊法”,以解决翻译教学中“谁在参与翻译教学”“翻译教学以什么为素材”以及“如何进行翻译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凌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19(6):104-105
本文从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角度 ,对如何看待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以及对为了提高翻译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采取的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