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志鹤 《职业时空》2005,(14):21-23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给全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新的课题。作为经济一体化推动力及其自然结果的跨国公司,既面对着不同的政治体制、法律规范和风俗习惯,同时又推动着各种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渗透和不断融合。怎样适应一个与母国有着极大差异的市场和管理环境,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战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也是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2.
“没有人比妈妈更了解你,可是她知道你有多少短裤吗?“乔基公司知道。”“妈妈知道你往每杯水中放几块冰吗?”“可口可乐公司知道。”“妈妈知道你在吃椒盐饼干时是先吃口袋中的碎块还是只先吃整块呢?”“去问费里托·利公司,他们知道。”这是《华尔街日报》一篇专栏文章的开头几句话,其中函义是既简单又深刻的:一个公司要想发展壮大,成为世界顶尖的公司,就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市场调查。为了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发展变化中的各种重要资料和信息,进而通过大量市场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做出正确的营…  相似文献   

3.
宁述勇的名字名不见经传,但提到索爱手机,大家尤其是年轻人都不会陌生。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产品有限公司(简称索爱)于2001年10月成立于英国伦敦,目前占据全球市场7%的份额。北京生产基地是索爱公司全球的生产基地,北京研发中心也是索爱公司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中国是索爱公司全球业务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索爱品牌如何赢得了众多的中国消费者?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索爱(中国)公司传播与公共关系部总监宁述勇。从新华社驻菲律宾记者到一名跨国公司的公关人,宁述勇讲述了他从事公关工作7年来的经历及感悟。  相似文献   

4.
于木 《公共关系》2001,(12):32-32
“全球化”(gtobalization)一词,是八十年代在西方报纸上出现的。九十年代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一词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与此相关的概念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但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一些文化学家用它来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但不可忽视的是,就是这些文化的世界现象背后,如何认识它的真谛呢?  相似文献   

5.
在《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全球100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排序中,来自中国的跨国公司占50%。截至2006年6月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636.4亿美元,累计成立境外投资企业9900多家,分布在全球近170个国家(地区)。  相似文献   

6.
倪迎春 《现代交际》2010,(12):146-146,145
随着国际间合作的加强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球掀起了大范围的并购浪潮,大型、甚至超大型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不断涌现,并购成为公司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参与并购的战略意义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认为并购是民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战略选择。美国的三角并购具有其独特优势,民企可借鉴三角并购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公司法》引入三角并购理论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宏剑 《职业》2006,(9):18-20
她是一所高职院校的大专女生,无论是性别、学历、地域还是毕业院校,都不具备到微软工作的“资格”。可是,这样一个小丫头硬是敲开了微软公司的大门。当前,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作为一个享誉全球的跨国公司,相信微软公司凭着资信,可以聘来足够的博士、硕士等高级人才。但微软缘何对一个大专生情有独钟呢?  相似文献   

8.
戴维·赫尔德是国际知名的政治学家,现为英国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华莱士讲座教授。他在政治理论、社会理论、民主理论和全球化研究方面造诣颇深,著述丰富,代表作有《民主的模式》、《政治理论与现代国家》、《民主与全球秩序》等。其中《民主与全球秩序》出版于1995年,赫尔德在该书中独具匠心地提出了“世界主义民主”的构想和理论。“世界主义民主”是一个超出国家范围的国际化民主模式,是一个富有创见而又充满挑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了“强资本、弱劳工”的趋势,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同时维护世界劳动力市场上普通工人的基本权益成为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公司社会责任和由此产生的生产守则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环境和劳工权益的保护。在西方社会,消费者群体和由此而来的消费者运动则构成了公司社会责任和生产守则运动的原动力之一。跨国公司面临来自市民社会、劳工组织的压力,开始关心生产工人的权益,履行社会责任,同时遵照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规定,利用其在“商品链”中的主导地位制定了各式各样的生产守则,要求生产他们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爱买奢侈品,爱到让国外的奢侈品店也过起了春节;爱到让奢侈品商家们齐声"谢谢中国,因为帮助它们安然度过了金融海啸的席卷……毋庸置疑,中国消费者给予了奢侈品牌足够坚挺的支持,而中国市场对于奢侈品牌来说也至关重要。据贝恩公司2012年底发布的《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按国籍划分,中国人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奢侈品消费群体,2012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达3060亿元,占全球购买量的25%。在经济不景气的情  相似文献   

11.
全球著名的战略咨询公司贝恩公司发布的《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称中国消费者2012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最大买家,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25%,美国为20%,日本紧随其后占14%。今年国庆假期,中国游客横扫英国奢侈品专柜的消息又见诸海内外媒体。  相似文献   

12.
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3月14日刊登了杰弗里·D.萨克斯(JefferyD.Sachs)讨论关于全球贫困的文章,文章认为全球化使全球财富分配的差距日益拉大,而美国对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却不尽人意。萨克斯从广义上把全球化分为两个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消费者眼里,红酒象征着一种高品位高质量的生活,甚至将红酒与浪漫的情调联系在一起。然而,为什么国内外红酒价格差异如此悬殊?我国的红酒市场境况究竟如何?广大消费者甚至是生产者、经营者对红酒市场又知多少?本文基于深入的调查,通过对我国红酒市场及管理办法的分析研究,揭示了红酒市场多方面现状及红酒产业所凸显的行业"短板",对于如何规制红酒市场,使其健康发展提出建议,让经营者意识到其管理与营销存在的问题,找到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与目标,同时也让广大消费者甚至是普通群众了解红酒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红酒鉴别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消费,理性消费。  相似文献   

14.
2002年8月8日,全球品牌管理咨询公司Interbrand与美国《商业周刊》合作,公布了全球100个最有价值的品牌。可口可乐战胜微软和IBM,又一次登上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品牌。在中国,可口可乐公司系列产品在软饮料市场的占有率达33%,81%的中国消费者知道可口可乐品牌。在整个中国地区,可口可乐雇用了大约1.5万名员工,从董事长到工人都是中国人。 2003年2月18日,可口可乐(中国)饮  相似文献   

15.
最近教育部2006年1号文件,公布了今年被批准的本科新专业,上外“公共关系学”(国际公关方向)专业名列其中,就此,本刊记者走访了上外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记者:上外为什么要申办这个专业?吴友富:中国申博、入世的成功,肯德基等跨国公司危机公关事件的有效应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企业国际公共关系战略的胜利。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临着更为广泛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当《虚无之物的全球化》(以下简称《虚无》)呈现在你的书桌,你的疑惑是,它与《社会的麦当劳化》有什么不同?旧篇还是新章?从名字、结构、内容、核心概念等方面粗看,两书确实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两书内容都涉及美国化和全球化,尤其是麦当劳化。两书结构类似,都包括基本概念构建与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上周我和老伴去市场买旅游鞋,老伴因不了解行情,向摊主还的价比其他摊位的售价高出不少。经我说明情况,老伴决定不买,摊主却拉住他不让走,说:“既然你还了价就是同意买,我也同意卖,这买卖合同就算成立了,不买就是不履行合同。”请问:这种说法有法律依据吗 ?雅 娟 雅娟同志:   首先我明确答复您,摊主的说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您和老伴在市场购物,是消费者,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  相似文献   

18.
全力打造百年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琼 《职业时空》2004,(2):20-22
1970年跻身《财富》全球500强的公司到1982年只剩下1/3。统计资料表明不同类型企业的平均寿命是不同的:全球500强的平均寿命是40—50岁,跨国公司为11—12岁,中国集团公司7—8岁,中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仅仅3-4岁。实证研究证明,企业是一个生命肌体,他也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从企业诞生的那天起,他就站到了企业生命周期的起点,面临着生命周期的严峻挑战。在我国以海尔、联想等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企业相继提出了做“百年老字号”、“长寿公司”的口号,形成了一股中国企业“百年现象热”。那么如何打造“百年老店”?怎样才能使企业长寿不衰…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与全球主义 从语义上看,全球化犹如现代化、工业化、都市化等概念一样,更大程度上是一个从功能效率上着眼于社会变迁的概念。它指代的是一种现实的社会现象或历史过程。尽管人们可以站在不同的伦理立场或价值观念上对其做出或褒或贬的评判,却无法从根本上取消或延缓这一过程。而全球主义(Globalism),在我们看来,则是一个相当武断、带有绝对意涵的偏颇概念。首先,它表征着一种市场意识形态,并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八国集团这样一些国际金融寡头机构所掌控,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而操纵世界市场;其次,它还意味着全球自由贸易的原则,并且以同样的普遍模式规定了人权的标准以及单义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演进的准则;再次,全球主义还指代着一个全球规模的市场化秩序,在其中“赢得”冷战的美国充任道义上的总管和维护安全的警察。因此,全球主义意味着正在被全球化的,乃是美国版本的资本主义及其固有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的意识形态,其中充斥着“帝国”、“霸权”的味道,往往引起人们的反感。  相似文献   

20.
一、全球化与社会经济管理 全球化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全球化浪潮,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主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资源跨国界的横向流动和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投资及经济活动在全球拓展,推动了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新的地域和经济领域重新配置.因此,在人类新的发展历程中,怎样加强社会经济管理,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走向世界的中国,必须要研究全球化形势下新社会经济发展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