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即土家人的意思)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今天的湘鄂西一带,现约有九十万人,其中六十六万多人聚居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二十一万多人聚居在湖北省恩施地区。在川东、黔东一带也有两、三万土家族人民居住,繁衍生息。我国现在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土家族和全国各兄弟民族一样,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在缔造统一的繁荣富强的伟大祖国的事业中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创造了极其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朝廷在湘西土家地区设置了九溪卫及麻寮所、添平所、安福所,以土官为千户、百户,以土民为隘丁,推行“以夷治夷”政策。这些土司、以土官的后裔一般是土家族人。因此,慈利、武陵源、桑植和石门等区、县民族工作部门根据国家民委《湘鄂川黔四省部分群众恢复土家族成份工作座谈会纪要》,恢复了土司地区、卫所地区100多万人的土家族成份。  相似文献   

3.
<正>土家族聚居于我国湘、鄂、川、黔四省毗连山区地带,共有二百八十多万人.其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土家族一百万零六千多人.(一九八三年年终统计数)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湘西龙山、永顺、保靖、古丈、泸溪等县以及湖北省来凤县的卯洞等地,尚有二十多万人操土家语.象龙山坡脚乡的报格村、他沙乡的半南村等地的多数妇孺只讲土家语而不懂汉语.  相似文献   

4.
梯玛是土家族的宗教人员,担负了传承土家族歌舞、祭祀等仪式的职责,是土家族古代社会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土家族梯玛的文化传播功能大体上分为几个方面,其一是他们主持摆手舞、八宝铜铃舞等,传承土家族民俗;其二是他们为土家人行医诊疗、调解纠纷,传递医药知识和社会伦理观念;更关键的是,梯玛活动留下了号称“研究土家族人文历史的活化石”的《梯玛神歌》。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覃氏族谱》初探李凤姣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土家族人口137.9万多人,占总人口的38.37%,而土家族中又以覃、田、向、黄、唐等为强宗大姓。研究《覃氏族谱》(以下简称《覃谱》)对于研究土家族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利川市档案馆收藏的《覃谱...  相似文献   

6.
聚居在今湘鄂川黔交界地区的土家族是以古代巴人的一支为主体,融合汉、僚等多个民族而形成的单一民族,土家族文化则与巴、汉、僚等多族文化有着天然联系。本文拟就土家族文化与土家族先民巴人文化的关系作总体考察,探讨巴文化对土家族文化的影响和土家族文化发展的特点。一、巴人和土家族“巴”最早见于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巴方”的记载。巴人最早生活于今陕西、甘肃一带。“西南有巴国,太皞(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放厘),乘(放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他们在那里渡过了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时代。母系社会末期,巴人迁居到今湖北长阳一带,过着“未有君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     
地理分布和人口概况 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历史悠久,分布集中。根据国家民委1979年5月提出的数字,全国共有土家族77万多人(据目前了解远不止此);集中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四省交界的广大山区。解放前,由于历史上长期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土家族一直得不到承认,有些人被迫隐瞒了自己的民族成份,不敢承认自己是土家族。解放后,党和政府了解到这种情况,先后在湘西、鄂西、川东等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的传统情歌是“以歌为媒”,以社会生活为表现主体的文化形式。土家族情歌真实地描述了土家族儿女的爱情生活,表现了他们真挚的爱情观和审美观,以及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和对包办婚姻的反抗。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土家族人通常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歌词中常常表现出土家人对现实生活的喜怒哀乐,起到了宣泄情感的作用。土家族情歌深刻地反映了土家人民的民族性格,即追求婚恋自由,反抗封建压迫;重情尚义,反对势利;安于农家生活,性情恬淡。  相似文献   

9.
在叩响新纪元大门之际,从事于土家族文化研究的学人们已走出了筚路蓝缕之路,迈进了初步繁荣之时。在不平凡的1999年里,土家族文化研究呈现出了勃勃生机,正如张正明教授所说“土家族研究又一个突飞猛进时期来到了。”现将其研究现状和成果予以评述,以展示其概貌。一、哲理思维研讨 宗教信仰阐释对于土家族宗教信仰哲理思维的研究是土家族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更是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1999年土家族哲学的研究虽仍未形成集团优势,处于分散状态;但可喜的是一些学者已将其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且有了系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 土家族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谚语.这些谚语集中反映了土家族地区人民在长期社会和生产实践中对周围社会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不少谚语还闪烁着质朴的哲学光辉.现特综述如下一、鬼神观土家族是“有神论者”,因为信神,便有“人无神灵,寸步难行.”“低头三尺有神灵”,“为人  相似文献   

11.
论湘西土家族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湘西土家族人所受教育的途径增多和外部世界变化,他们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必然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和碰撞。文章以程氏宗族为例,向人们揭示,为加快湘西土家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现要做的最关键的工作是努力建构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伦理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 潮汕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之一。目前,本地区有八百九十五万人口;而据估计,海外的潮汕人及其后代就约有六百万人(其中泰国约三百多万人,新加坡约五十万人,马来西亚约四十万人,其余分布在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香港、澳门还有一百多万潮汕人。全地区有归侨、侨眷一百五十多万人。华侨众多,是潮汕最突出的地情。形成这种特殊的情况,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历史根源。数百年来,广大侨胞飘泊海外,茹苦含辛,艰苦创业,为居留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繁荣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对祖国革命和家乡建设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当前大干四  相似文献   

13.
土家族聚居的鄂湘川黔毗邻地区,宋代农业经济发展程度如何?由于文献记载较少,学者研究不多,加上地理位置偏远而难被重视,前人又没从民族的角度来研究和了解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故知者寥寥。实质上,宋代在土家族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探讨其经济发展情况,是很有必要的。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长期居住在乌江流域和武陵山、娄山山区的黔东北沿河县土家族人民,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现择要概述如下: 居住 土家族多以同姓聚族而居,除个别深山老林有单家独户外,一般喜聚居在一村一寨。最先是同姓同宗为一寨,以姓氏作寨名。后来,有的山寨有亲朋异族或外地人迁来杂居,就出现有的以地名为寨名。土家人习惯于一家住一栋房子。从房子的结构来看,在土司制度时,一般经济困难的人家多是草木结构,即是用木做房梁草做房壁草  相似文献   

15.
改土归流与湘西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的最终确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在土家族历史研究中,史学界对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出现和确立的时间问题存在着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应是封建地主经济”;也有人认为“湘西各土司一开始就是建立在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的”;还有人认为“改土归流后,……使地主经济逐渐取代了领主经济”.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就改土归流与湘西土家族地区封建地主制经济的最终确立问题谈谈自己的粗略看法,不妥之处,望史学界前辈指正.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主要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边区,现有人口近三百万,自称“必际卡”(意思为本地人),反映着它的历史悠久。土家族自己的语言,现仅于湘西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的某些聚居区内保留较为完整,亦在川东、鄂西等地有所保留,其余大部分土家族地区均巳通行汉语(文)。由于无本民族的文字,汉文献记  相似文献   

17.
在今鄂渝湘黔交汇的土家族文化地区依然流行着一种丧葬绘画形式,土家人称为"老爷子画",该艺术形式是土家族举行丧葬祭祀仪式中所用的一种道教神像画。它采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结合土家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土家族丧葬绘画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土家族和清江流域,着眼于土家族的社会生活与土家族地区的山川风物,去着力挖掘和热情吟唱本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风情,以诗的语言集中表现土家族的整体艺术形象,刘小平是第一人.他熟悉自己的民族和土地,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土地,且又执着于做人和做诗的追求,因此,《鄂西倒影》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亮丽的人格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土家族地区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76位农村居民的生育意愿抽样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土家族地区农村居民对孩子质量预期增高,数量降低;重男轻女思想正在淡化;生育目的多元化;生育时问的选择更加自主、理性等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有别于道德和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属于"礼治秩序"的一部分;森林习惯法是其中一个专题,是围绕着森林培育,开发,分配,利用而产生的一系列神话传说,村规民约,物事禁忌等的总和;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土家族地区长期保持着高覆盖率的森林面积,这离不开土家族同胞的辛勤劳动,而他们长期奉行的森林习惯法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土家族习惯法在保护森林资源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