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森 《科学发展》2014,(2):26-29
从经济的投资、消费和出口数据看,中国经济增速确实在下行。为了保持中国经济8%的增速,我们已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经过35年的高速增长,在各行各业产能基本过剩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正在下移。观察1950年代后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其经济高速增长后,也是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地下来。中国不能再靠高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2013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3.73%,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城市化势必成为支撑我国未来几十年经济增长的一根支柱。在文献研究和综述的基础上,采用2000-2012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化主要还是通过物质资本投资驱动经济增长,城市化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显现,但此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打开,人力资本通过作用于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35年增长主要是外向型经济拉动的。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间,中国出台的"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改变了中国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带来了两个结构性矛盾:一是投资中政府融资平台的崛起,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投资结构,投资效率开始下降;二是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依靠货币信贷释放来支撑,容易带来经济泡沫化。评论中国经济是否有泡沫化现象,可以从经济货币化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PPI和CPI的长期背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2009年1~5月,中国经济增长同比大幅放缓。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0%,外贸出口同比下降28%。此外,全国规模以上  相似文献   

5.
蔡继明 《城市》2008,(2):27-29
一、“三农”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今天.由双顺差所导致的外部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而导致当前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根源.则是内需问题。很多学者把我国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即劳动和资本的收入份额不等或者消费预期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与技术发展中国正走向繁荣,尽管2003年第二季度的非典对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的暂时性影响,但该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仍达到了9.1%。中国在高科技产业方面的变化程度非常惊人,尤其在电子制造行业方面。中国已经在2001年成为全球电子公司生产和安装生产活动的新选择地。在经历了投资繁荣之  相似文献   

7.
2008年末,中国政府及时推出了刺激经济的"暖冬计划",4万亿投资弥补外需下滑,以实现2009年GDP8%的增长;在全球经济疲软,中国出口下降、消费下滑、就业形势严峻的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经济能否保持8%的增长,而临着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要的是深化改革。收入分配、腐败、消费比重过低、外贸不平衡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如果将双轨制改革遗留的弊病革除掉,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经济增长会很快,产业也会继续升级;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政府发挥作用,经济增长是可以持续的。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潜力很大,而且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收入分配会持续改善,消费比重也会提高,投资比重则会下降,并且生态环境也会随着我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经济结构向服务业逐渐转型以及实施环境治理而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9.
美国等国家的消费高于收入,而中国蛳肖费则低于收入,后者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商,不过,现在中国的这一发展模式遭遇挑战,近年来,美国的消费者负债累累,被迫压制花费、减少进口、增加储蓄,以此来削减巨额债务,随着美国贸易赤字的减少,中国的贸易盈余也随之缩水.中国一直期望保持8%以上的经济增长,在出口的困境中,这个国家试图以增加基本建设投资,而非以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来刺激经济.目前,中国的基本建设投资已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50%。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长期依靠这种方式发展经济,因此中国应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的模式,从依赖出口和基本建设转向以增加消费来发展经济.但由于以下—些结构性的原因,中国出现了高储蓄、低消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消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动力。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却主要依靠的是投资和出口,而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却出现了明显的“跛脚”状态。内需不足、消费不振已经成了制约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实现“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隐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