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弗协调逻辑是一种异常型的非经典逻辑.通过对其进行统揽分析和精细解读,可以清晰地看到:弗协调逻辑是从真矛盾观的哲学观念出发,通过修改否定词的含义从而区分出来了两类否定--经典否定和弗协调否定;进而又通过对两类否定的界定,弱化了"一般意义"上的矛盾律,限制了"一般意义"上的司各脱规则,从而最终达到了容纳"真矛盾"的逻辑目标.但实际上,弗协调逻辑并没有对经典否定意义上的矛盾律产生弱化影响,并且也没有限制经典否定意义上的司各脱规则,更没有容纳经典否定意义上的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2.
解析弗协调逻辑容纳"真矛盾"的逻辑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弗协调逻辑是一种可以容纳"矛盾"的非经典逻辑,但它只是要容纳那些不会导致系统不足道的"真矛盾".论文在详细阐述弗协调逻辑容纳"真矛盾"的核心逻辑机制的基础上,对逻辑真理观进行了逻辑哲学层面的反思,并明确提出:传统形式逻辑和现代形式逻辑的真理都是具有严格相对性的,而弗协调逻辑的真正哲学价值不在于它自身特异的逻辑性质,而在于它自觉贯彻了逻辑真理的这种严格相对性.  相似文献   

3.
寻觅了半个世纪的辩证逻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世纪是逻辑空前发展的世纪,也是逻辑大受摧残的世纪。辩证逻辑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其基本原则相当程度上是似是而非的。异常逻辑的兴起打破了逻辑一元论的成见。直觉主义逻辑是从反面来容忍逻辑矛盾的逻辑,弗协调逻辑是把逻辑矛盾局限起来使之不扩散的逻辑,它们应该是某种辩证逻辑。把思维分为普通思维和辩证思维,从而把逻辑分为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其目的在于否认现代逻辑是“普通思维”的逻辑,并把辩证逻辑当做高等逻辑。马佩先生没有按照逻辑的“游戏规则”建构“是逻辑的辩证逻辑”。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属于多民族共同聚居的族际社会,族际社会的矛盾既具有一般社会矛盾的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多民族关系构成的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的现实体现为民族和宗教两个维度。运用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法对民族地区基层矛盾加以监测,可有针对性地缓和或化解矛盾,以防矛盾积压危及秩序稳定。通过社区矛盾综合调处室、群众意见处理反馈中心、民族宗教事务协调中心三个社会设置,可建立民族地区维稳的"安全阀"机制。解决西部发展与稳定和安全的关系问题,民族融合政策、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和综合协调推进策略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数理辩证逻辑的对象问题"、"数理辩证逻辑与经典数理逻辑的关系问题"、"数理辩证逻辑的常项问题"三个方面来评析,赵总宽教授的<数理辩证逻辑导论>一书建构的逻辑系统更宜称为非经典逻辑中的扩展逻辑.以桂起权教授等著的<次协调逻辑与人工智能>一书为样本,对次(弗)协调逻辑系统进行评析的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根本缺陷在于混淆了"逻辑矛盾"、"谈判矛盾"、"辩证矛盾"三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对不矛盾律、司脱克规则的否定也是不当的.  相似文献   

6.
辩证思维·矛盾思维·和谐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思维、矛盾思维、和谐思维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从逻辑上看,辩证思维是总概念,而矛盾思维、和谐思维是这个总概念下的两个子概念,是辩证思维的两大类型。从历史发展看,矛盾思维与和谐思维又是辩证思维发展中不同的历史形态。和谐思维具有矛盾对立性,矛盾思维也具有和谐统一性,这是它们作为辩证思维不同形态的共同本质。但作为辩证思维的两大形态,其中对立斗争与和谐统一的地位和价值趋向又是不同的。在和谐思维中,矛盾对立是隶属性的,而在矛盾思维中和谐统一是从属性的。在矛盾思维中,着重从矛盾出发,经过解决矛盾,在达到暂时的和谐时,又出现了新矛盾,然后又重复着从矛盾到矛盾的新的螺旋。而在和谐思维中,着重从和谐出发,经过缩小矛盾化解矛盾,达到更高的和谐,然后再开始由初步的和谐到新的更高的和谐的持续发展。一个着重从矛盾始到矛盾终,一个着重从和谐始到和谐终。  相似文献   

7.
次协调思维的逻辑机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协调思维是一种能容纳矛盾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矛盾进行灵活处理 ,使其削弱、软化的一种思维模式。次协调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科学领域内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 ,而且在理论上亦产生了对经典传统逻辑的反传统性。这些特性导致了人们对思维科学乃至逻辑科学的全新理解 ,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次协调思维产生的逻辑机制及其意义和应用潜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到处存在着矛盾,思维作为关于客观世界的反映,自然也存在矛盾。但是形式逻辑却否认矛盾的合理性,认为思维一旦陷入矛盾,就失去了真理性,应予排除。两门科学提出了两个相反的要求,一个认为必须承认矛盾的合理性;另一个则把矛盾列入排除之列。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形式逻辑和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不是一回事?它们的关系如何?这也就是所谓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类思维充满了矛盾,因矛盾总要经历由潜在展开到解决的过程,与此相对应,思维的发展也必然呈现为正题、反题、合题三个阶段,这三个认识阶段的两次过渡总要经过怀疑、问题、立论三个环节才能实现。把握辩证思维的基本规律,可以帮助人们缩短辩证思维形成的周期,从而更有利于人们认识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更准确地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新的需要,经典逻辑应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新系统,提出新型的语义解释.弗协调逻辑可以对经典逻辑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但这种修正是局部的,并非根本性的.经典逻辑与弗协调逻辑是"前身"与"延伸"的关系,弗协调逻辑包含了经典逻辑,可以取代经典逻辑.  相似文献   

11.
影响企业党委书记进入角色的重要障碍是“一点论”和肯定一切、否定一切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能用辨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企业党委书记的工作矛盾,我们至少可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审慎之道德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道德范畴的审慎乃是道德理性的集中体现,包含个体德性和道德思维两个层面,二者在道德实践中实现统一。道德审慎由复杂的善恶矛盾所决定,表现在协调个人善、家庭善与社会共同体善的矛盾冲突中。对伦理学内容进行综合训练以及对现实生活进行道德哲学反思,能够提高人的道德审慎能力。在后现代社会即将来临,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未知风险的冲击,强化道德审慎的思考和研究,对人类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是当下审慎研究之最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3.
"矛盾"一词不仅包含形式逻辑中的"逻辑矛盾"的含义,而且也包含辩证哲学的"对立统一"的含义,即辩证矛盾。辩证矛盾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矛盾在矛盾双方的关系、矛盾的界限问题、矛盾与运动的关系和表述角度方面都存在着重要的区别。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也有实质性的联系:拒斥和清除逻辑矛盾是进行辩证思维的必要前提,准确把握逻辑矛盾律是正确把握辩证矛盾的先决条件;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与辩证思维方式对立,但形式逻辑思维法非但不与之对立,反倒是真正进行辩证思维不可违逆和必须遵循的。  相似文献   

14.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问题是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在二者关系上存在辩证思维方式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由此得出两种不同的矛盾普遍性———具体普遍性和抽象普遍性。邓小平运用具体普遍性的思维方式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该理论无论在方法论原则上 ,还是在理论内容上都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悖论性质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维领域究竟存在几类矛盾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人类思维对思维自身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人们对于思维矛盾的认识,基本上存在两种观念:一种观念认为,在思维领域内只存在逻辑矛盾,不存在任何其它矛盾。因而,一旦人们发现某一思维论证过程或某一理论体系中有矛盾出现,便应设法避免或消除。如西方著名哲学家塔尔斯基指出:“我们知道(可能仅仅由于直觉),一个有矛盾的理论一定包含假命题,而我们是不愿意把一个已被证明是包含有这种假命题的理论看成是可接受的。”意大利哲学家卢乔·科莱蒂认为,“科学只承认那些能称其为  相似文献   

16.
思维方式现代化在当前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都需要有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作指导。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由漫长历史长河积淀而形成的传统思维方式还在不同程度上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这样,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其从事的现代化事业之间就形成了不协调的状况,甚至形成了明显的矛盾。这种矛盾不解决,必然影  相似文献   

17.
名誉权与表达自由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如何协调和处理两种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一直是学界的关注点。本文分析介绍了美国现行诽谤法的最重要的原则——“实际恶意”规则以及美国法学界对于该原则的不同修正方案。本文认为,对于国家工作人员起诉侵权案,可以借鉴美国诽谤法,采取只有证明被告方面主观上出于“实际恶意”时,才追究侵权责任的原则。在涉及国家官员和社会名流的案件中,对于个人的名誉的保护虽然重要,但一旦与新闻自由有矛盾时,本文认为保护表达自由的价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来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活动中存在两大矛盾。一是商品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之间的矛盾(简称比例矛盾),一是商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矛盾(简称总量矛盾)。一般来说,总量矛盾是通过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来协调的,比例矛盾是通过市场功能来协调的。但这并不是说,比例矛盾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功能来协调,而不需要国家宏观控制的调控了。为此,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矛盾在运动中的和解--关于和谐的哲学初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和谐问题展开哲学讨论.讨论围绕矛盾是起着运动本原作用的范畴和矛盾在运动中的和解这两个命题展开.后一命题是对矛盾解决第四种方法的学理概括.同时论述了矛盾在运动中和解的三种方式.认为和谐是矛盾统一和矛盾协调,更具现实意义的是矛盾在运动中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柯尔律治是19世纪著名的诗人和哲学家,他的双重身份使他在思考哲学问题时,同时倾注了一种诗人气质。柯尔律治的诗论主要围绕“自然”一词展开,用诗化的语言展示了其认知思维中二元思维范式,明确区分出了两种“自然”,并由此推演出了事物的两种关联方式,其中有机关联、对立统一、矛盾协调的关系呈现了柯尔律治特有的辩证法思想。柯尔律治建构的“自然”的诗性形而上学,实现了哲学的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