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也论男女就业不平等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男女就业不平等,它主要表现在:男女就业机会不平等、男女就业薪酬不平等、妇女其他就业权益如职位升迁、劳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男女就业不平等不仅影响女性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导致社会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女性的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因此,还需要从理论上对男女就业不平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男女就业不平等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男女就业不平等,它主要表现在:男女就业机会不平等、男女就业薪酬不平等、妇女其他就业权益如职位升迁、劳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不平等。男女就业不平等不仅影响女性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导致社会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女性的可持续发展留下隐患。因此,还需要从理论上对男女就业不平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律有关女性公务员比男性早退休5~10年的政策,不符合我国宪法有关男女平等的要求,与平等这一法的价值不相符,与我国业已签署、加入的国际公约关于男女平等精神亦有冲突;这种政策影响了妇女劳动权益、政治权利的实现,导致广大妇女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不平等。本文认为有必要改革现行的退休制度,以尽最大可能捍卫男女平等的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4.
女性与男性共同参与社会劳动、推动社会发展,“妇女能顶半边天”,中国共产党为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生产和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回顾百年来我国妇女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经济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对妇女解放和平等发展的认同以及对妇女特殊权益的重视等是妇女社会保障快速发展的主要经验。新时代妇女社会保障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与就业相关且缺乏性别视角等问题,使得在劳动力市场处于相对劣势的妇女所能享受的保障不够充分,削弱了社会保障的社会再分配作用,影响了妇女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因此,要采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社会保障再分配功能、缩小社会保障性别差距等举措,保障妇女生育和劳动权益,促进她们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5.
劳动法律权益是法律赋予我国妇女的一项最基本的权益,该权益的实现是女性实现真正平等,参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基础和保障。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好四川藏区妇女的劳动法律权益,笔者对四川最大的藏区——甘孜藏族自治州妇女劳动法律权益维护状况进行了调查,得到了许多启示,并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女性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其劳动权益的保障是整个国际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女性群体劳动权的实现关系着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两性平等与消除就业歧视是体面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劳工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男女在工作权利上实现平等,然而,女性就业过程中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与国际劳工保护中体面劳动的理念相背离.女性群体的基本劳动权利、劳动尊严、劳动收益以及劳动保护等权益的保障还需要在体面劳动的推行过程中继续完善.女性在就业与工作过程中达到实质上的平等和不受歧视,还需要国际机构条约的进一步保障,需要政府、工人组织和雇主组织三方的共同努力,需要整个国际社会各组织、各地区以及各国的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7.
女性特殊劳动权益保护的负效应分析及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立法基于"差别平等"的理念,试图通过劳动"解放"妇女, 发挥妇女的工业劳动人力资源价值,规定以"劳动禁忌"和"四期保护"为核心的女性特殊劳动权益保障,这些立法在社会主义早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但在社会转型后, 也诱发了一系列负效应,主要表现为女性平等就业权遭到侵害、性别职业隔离、女性的职业发展权益受到限制、女性的收入待遇和退休权益受到损害.其原因是相关立法指导思想的局限性、特别保护的内容不合理、企业保护成本过大等.对于这一过度保护导致的歧视,还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所要探索的正是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负效应及消解之道.  相似文献   

8.
劳动权的享有和行使关系到广大妇女的生存和发展,广泛地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的平等与竞争的特性给予现代女性自由进入职场的机会,为就业女性获得经济独立提供了可能性;市场经济发展中所强调的自由民主和个人自立的观念,也为女性解放奠定了伦理基础.但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在促进性别平等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不平等.对此,工作女性倍感困惑与不解:法律形式上的经济权利平等与两性实际利益的平等和真切的结果平等为何不同步?  相似文献   

9.
时至今日,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角色已从传统作为平等、自由和抽象的法律人格成功完成到具体的、事实不平等且自然应受倾斜保护的这一角色的转型。然而,这一看似为劳动者争取权益、谋求话语权的积极行为事实上,是建立在一种基于对人、商品和市场的理性认识前提下完成的,这种先天缺陷也必然给今天众多学者在对劳动合同法问题的范式研究上挖掘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基于该疑惑和思考,文章对如何看待及怎样正确处理劳动合同法所贯穿的理性主义、客观认知和社会实践中劳动合同主体非理性主义的应然存在这一问题进行尝试研究。  相似文献   

10.
角色困惑:20世纪中国文学中女性双重角色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妇女解放的步伐,20世纪广大女性逐渐走出家庭步入社会,进入到社会公共劳动领域,然而,由于男性中心观念的影响和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存在,尤其是女性自身无法推卸的繁重的家务劳动和生儿育女的辛苦,致使她们时常陷入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矛盾冲突中无法自拔.这种矛盾和痛苦随着妇女进入公共领域机会的增加逐渐增强,反映在文学中各个时期也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劳动权益保护出现的新问题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就业性别差异与歧视、职业性别差异与歧视、收入性别差异与待遇歧视、女性特殊劳动保护与歧视。妇女劳动权益受损的解决对策为:健全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运用行政力量,约束企业行为;营造性别平等氛围,强化社会监督;提高妇女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2.
男女平等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几十年来,我国妇女经济、政治及家庭地位显著提高,但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男女平等既是人权的保障,也是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社会性别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开展及女性主义研究的深入而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明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角色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社会性别理论为人类对两性关系及其差异的认识开拓了新的视野,同时也为我们研究两性平等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该法规定的对保障妇女权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行为准则。根据该法第二条规定,它的基本原则包括: (一)男女权利平等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男女两性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地位平等,权利平等。我们在理解这一原则时应注意:(1)《妇女权益保障法》中的男女权利平等原则,是我国宪法中男女平等原则的具体化,是确定妇女  相似文献   

14.
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家务劳动作为妇女劳动的异称与别名已存在有几千年了。正是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长期以来不被社会公认的历史事实,才使妇女沦为家庭的奴隶、丈夫的附庸。资本主义虽然破坏了传统的封建家庭,从而使妇女开始步入社会,以与男子平等的身份参加了社会劳动,但却没有使妇女获得解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女性在就业竞争中已明显处于劣势,出现了边缘化的趋势。它表现在性别职业及部分女性职业下沉,女性就业和再就业困难,男女两性收入和社会保障差距的扩大。造成此局势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制度存在缺陷,男女雇佣成本和培训成本的差异,女性主体意识低下和就业动机的不足。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改变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劣势,就必须促进劳动力市场性别平等意识社会决策主流化,完善保护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体系和劳动力市场监督机制,有针对性地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6.
在政府实行的,以鼓励和支持工作适龄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为主要内容的妇女政策影响下,原民主德国形成了以高就业率为特征的女性就业模式。这种模式满足了国家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时劳动力资源的需求,改善了妇女在私人和公共生活领域里的地位。当然,民主德国的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面临各种“重男轻女”的不平等现象,如职业分布、晋升、分配等领域里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新时代生育等女性权益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制度保障。研究发现,该法之于生育保护具有重要的理念、理论与现实意义,将性别平等贯穿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各方面,有助于消除对女性一切形式的歧视;面向广大女性的民生需求,有助于以性别平等助力适度生育水平与人口总量充裕;注重与其他公共制度相协调,有助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新法彰显了女性享有的“四大权益”、在劳动就业方面的“三重保障”以及生育保护的“双全原则”。有效贯彻落实新法,必须认识生育的本体意义,肯定生育的现实价值;加强生育保护,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注重劳动保护,同步推进劳动保护与生育保护;重视新法的实施过程,更好地体现全生命周期性和人群之间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妇女研究中,对美国妇女社会角色变迁方面的研究较少,然而美国妇女社会角色的变迁却反映着整个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研究发现,美国妇女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变化体现了其妇女地位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男女不平等到男女相对平等的过程,这与女权主义者的斗争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受深层次社会客观原因的影响。妇女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社会地位,但并不是绝对相关的,美国妇女社会角色的变化还与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息息相关。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使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得到了一定的话语权,加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妇女对于现代社会的贡献越来越不可忽视,导致美国政府和社会无法忽视妇女这一庞大的政治力量而不得不承认妇女的平等地位。  相似文献   

19.
建国70年来,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在保障妇女的工作权、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法律体系在不断地得到完善,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的立法、执法、司法的机制正在不断地建立健全,全社会维护妇女权益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女性平等就业权的法治保障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将男女平等原则贯彻到法律制定与实施全过程,满足新时代广大妇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家政行业的从业人员人约有150万,其中96%以上是女性。家政行业因不具有正规就业的特点而被《劳动法》排除在适用范围之外,目前又无其他相关法律保护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因此家政工超时工作、休息休假得不到保障、食宿条件低于一般标准、遭受性骚扰、意外伤害和大病医疗缺乏社会保险等一系列问题在很大范围内存在,严重侵害了家政工的劳动权益,进而影响了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从劳动者保护、雇主和家政公司的利益实现、社会性别平等三个方面论证了家政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必要性,以期引起社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推动家政工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