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刚到柏林时,我发现从住处到学校要走上二十来分钟,便琢磨着买辆自行车。朋友给我推荐了两个网站,在各个分类里,二手自行车似乎是最热门的了。发帖人总是配上自行车的照片和德英双语的信息,并告知自行车有无车灯——在柏林,晚上、雨天不打开自行车的车灯是要被罚款的。在一座老公寓空旷的天井里,我联系的卖家艾丽卡尚未出现,但一眼便发现她照片里那辆复古款的粉红色自行车。这辆车的主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呢?她帖子里那句俏皮的"我想为我的爱车找一个爱护它的新主人",说明她对她的车有着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2.
《21世纪》2007,(8)
我的一个朋友买了一辆崭新的"宏达"日本车,让我羡慕了老半天。这几天每天在克耳边唠叨,什么时候咱们也开开日本新车呢?克实在是被我弄烦了,今天给我上了一堂"在美国开二手车"的教育课程。像我这种刚刚开车的新手,配上一辆性能还过得去的二手车,是最佳选择。想想啊,我们这辆车是从一个朋友处买来的,美国福特,这辆车以前是新泽西政府部门的车,维护得很好。车的基本功能都是一样的,新车对一些美国人来说可能更像是一个玩具,或者"自我"的一个表象。  相似文献   

3.
《可乐》2006,(12)
半年前,我满心欢喜地花所有积蓄购买了那辆车。它曾给我带来过无尽的风光与欢乐!半年后,再看那辆车时,真是百感交集、悲痛欲绝!买车两个月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去山里玩,走的是山路。上坡时,突然听见后面"咣当"一声,我想肯定是什么东西掉了,赶紧下车寻找。一件亮闪闪的东西非常刺眼,我走近一看,原来是车的后视镜!原本我还打算月底开这辆车参加朋友组织的越野赛呢,幸好及时发现故障,要是真参加了,说不定被颠掉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个,没准儿连发动机都难保!没过多久,我又开着这辆车去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8,(9)
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最需要朋友的时候,那些曾经的朋友却远远地躲着我。我经历过一次离婚。从我离婚那天起,许多朋友都不与我联系了,有些人在大街上碰到我,都远远地避开,绕着我走。我还患过癌症。刚确诊时,  相似文献   

5.
父爱深深     
我自幼在农村长大,当然也是在农村上的中小学。记得上小学时,几乎每个孩子都是由父母接送上学的,而我每天要自己走两公里的村路上学。上初中后,我才有了一辆哥哥们骑过的旧自行车。每天的路程有15公里,父亲从没有接送过我。那年夏天,我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已经有几个人都对我说过类似的话。有一个和我同龄,他也最近购买了一辆3000多元的自行车,也是每天早晨骑行20多公里,然后再回来上班。还有一个比我年轻一些的朋友,他已经很少开车了,购买了自行车后,参加了一个骑行组织,每周至少有一次活动,大多数是骑行百公里以上,而且要上山。他们都告诉我说,骑车出行,的确很有意思,且说这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锻炼了身体,每天的感觉会很不错。  相似文献   

7.
那个暑假发生了很多事情,每一件事,对于秦科来说,都像是发生在昨天。 暑假的第一个周末,他过生日。爸爸送了他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在同学当中,还没有人骑过那么漂亮的自行车。他从家门口一直骑到胡同口,又从胡同口骑回来,身后跟了一大帮小孩儿,吵吵嚷嚷着要让他们也试试。他从来没有这么受欢迎过,像个富有而骄傲的国王,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爸爸买给他的那辆自行车。  相似文献   

8.
一起喝茶,朋友给我讲了一件事,起先她还是笑着的,后来,说着说着就笑不出来了。她说有一天回家,父亲破天荒地求我一件事情,这在父亲的个人史上几乎是从没有过的。父亲像个孩子似的低着头,还未开言,已经是满脸通红。父亲搓着手说,那个什么……我从没有见过父  相似文献   

9.
美国骑车难     
《可乐》2007,(10)
在中国,骑自行车就像走路一样轻松,自行车多如牛毛,警察根本管不过来。在美国,自行车等同于汽车,乱七八糟的规矩一大堆。我的一个朋友去美国后,麻烦来了。在美国骑车,最一般的规矩是自行车前后都要有反光灯,前头是白的,后头是红的,骑车人还得戴上头盔。朋友买了辆有前后  相似文献   

10.
出了校门,我才发现厚厚的云层遮住了月亮,整个世界变得朦朦胧胧,一切都模模糊糊的。校门前看不见一辆车,我心里越发埋怨老师,为什么拖堂,让我们放学这么晚。想到回去将面对爸爸妈妈的“过堂”:今天作业完成了没有?小测验得了多少分?你要不努力,考不上重点,就没有前途……越想我心里就越黯淡。难道考不上重点,我就真的没有希望了吗?可考不上的毕竟是大多数啊,我可能是金字塔尖上的幸运者吗?  相似文献   

11.
我的书房     
龚鹏程 《社区》2009,(26):11-11
读书人谈他的书房.就像女人谈她的首饰盒,是要惹人嫌厌的。 何况.据报馆里的朋友们分析.20岁以上的人。有百分之六十一。这半年来几乎没买过任何一本书。另外,百分之四十六的人在选择礼物赠送亲友时,从来都不把书考虑进去。剩下那些虽或想到可以选朋友一两本书的好人。当然大部分并不曾真送了书,因为他的朋友恰好就是不读书的。  相似文献   

12.
从“垃圾股”到“绩优股”贾玲匆匆忙忙在咖啡馆靠窗的位子落座时,比约定的时间整整晚了半个小时。在这之前,她刚从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中脱身——她和酷口帮的好哥们儿侯林林开着车刚出门,就蹭在了另一辆车上。这会儿,贾玲顽皮地把玩着塑料长勺的一端,丝毫没把刚才的小麻烦放在心里。她笑嘻嘻地说:“我这冒冒失失的毛病都二十多年了,我姐压根儿都不相信我这性子能在北京混出个样儿来!”  相似文献   

13.
赵曦 《北京纪事》2013,(10):15-19
北京这次是铁了心要将公租自行车服务进行到底,在日前召开的“绿色交通伴我行”活动中,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正在加快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预计今年底,全市公共租赁自行车将达2.5万辆,站点600余个。到2015年,将形成5万辆车、1000个站点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4.
证明清白     
同事老郭买了一辆自行车,骑了没几天就说丢了。凑巧的是,老郭丢车的那天,我也买了一辆自行车,并且和老郭丢的那辆车是一个牌子、一个型号,看起来是一模一样。有同事和我开玩笑说:“我看你这辆车挺眼熟,不会是人家老郭那辆吧。”这虽是玩笑话,但我的心里还是咯噔一下,心想,是呀,万一老郭也这么认为,那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2003年5月5日以前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每天都是步行去学校,打工的地方也都离学校比较近,所以很少坐公共汽车。当时的LEEDS公交车给我的印象不是很好,首先是这里的公交车站都没有站名,车上也从来不报站,对于对城市了解甚少的留学生来说这实在是很麻烦。每次去不认识的地方都要事先问别人该在哪里下车。而且这里的公共汽车不像国内那么多,特别是到了周日,甚至一个小时才来一辆车,很浪费时间。自从搬到外面和朋友住之后,接触这里的公交车就多了,因为无论是要去学校还是去打工的地方都要坐车,几乎每天都要和公共汽车打交道。对这里的公交车了解…  相似文献   

16.
林子 《21世纪》2001,(7):7-7
鱼儿离不开水, 荷兰人离不开自行车。 最近从荷兰旅游归来,喜欢猎奇的朋友问我在那儿有没有去红灯区转转。实话实说,我的确对红灯区沿街大玻璃窗里坐着的一个个“襟怀坦白”的风情女郎多瞄了几眼,也欣赏到了妍丽的郁金香和古朴的大风车。但这些异国风情都没有给我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些毕竟都和想象中的情景相差不多。真正令我意外的是,在荷兰这样一个欧洲发达国家,老百姓上下班、出门购物甚至外出旅行都喜欢骑自行车。正如荷兰人自己所说:“鱼儿离不开水,荷兰人离不开自行车。” 漫步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游客耳际不断响起…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儿,在班里是一个不惹人注意的学生,经常是独来独往,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事实上,我并不喜欢这种状况,我也希望有朋友在一起玩耍,在一起谈心,可是我不知道如何打破窘境。  相似文献   

18.
醉书     
韩少功 《社区》2009,(2):16-16
朱某是一工人,写过很多诗,但从不参加官方支持的工人写作组,只是把纸片拿给三两密友看看,看过就撕碎,觉得这就是诗歌的正常结局,是保证写作纯洁性的必须。他从无存稿,不允许朋友为之传播,所以我无法引用他的作品。我只记得他的诗句总是别出一格,让人惊悚,好几天里对任何生活细节都警惕兮兮,差不多像一只受惊的老鼠。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居民区,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中医大夫韩连顺。韩大夫只是普仁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无权无势也无钱。然而韩医生老母去世的那天,竟有36辆车、数百名群众自发地前去为老人送行。据说,去送行的人全都是韩医生的朋友。韩连顺为何有如此众多的朋友?这些朋友又都是何许人?带着这疑问,记者专程赶到韩医生的工作地进行了采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韩医生不是科班出身,没有进入过专门医学院校学习,而是以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学医的。他生於1956年,先後从师於魏福江、房芝宣、麻寿国三位中医名家,从抓药、筛药、压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年之前,我连作家梦都不曾做过半个。在突然改行写作之後,一位同窗好友找上门来,指著我的鼻子说:“你疯了!”知道我的友人都说我是作家。但我每次听到“作家”二字,的确有著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这不是自谦,因为在我中年之前,我连作家梦都不曾做过。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生。就说我的中学生活,也是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度过的。作曲和作家仅一字之差,但就职业行当而言,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与我相交素笃——或日知根知底的挚友,都知道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中年之前在事业上曾经为自己绘制过不少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