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追溯中国人移居泰国的历史,探讨1945年以来中国移民如何通过同姓宗亲这一传统观念为凝聚力建构网络关系,考察泰国华人宗亲组织的发展脉络及活动情况,讨论宗亲组织在华社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功能,认为在华人高度认同泰国的情况下,宗亲组织适应侨社变迁的现实需要,致力于聚合、组织华人,维系华人独特的传统习俗,有助于增强华人次族群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上下五千年,在最早的部落文化中,母系宗亲文化已经出现,伴随历史的变迁和科技文明的进步逐渐又由父系宗亲文化所取代。早在夏朝时期,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出宗法制,这一制度随之在商朝得到发展,并在周朝形成完备体系。可见,中华民族的家族宗亲文化发展和传承已经经历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悠悠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家族宗亲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多种多样的艰难困苦所阻碍,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宗亲文化在家族迁徙过程中传承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重要社会关系,具有提升族群认同、文化认同的强大作用。在台湾,以此为纽带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宗亲会和同乡会,发挥其人员覆盖面广、人心凝聚力强、可持续性好的特性对于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相关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宗乡组织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阳湖文派"是清代重要的古文与骈文创作流派,其成员间有着丰富复杂的宗亲与师友关系,并且基于上述关系的文化学术交游,乃是"阳湖文派"之所以能够成派的重要基础。这一点颇具地域文化特色,清代其他文学流派多不具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宗亲会牵头的宗亲活动在大陆一些地区呈活跃之势。文章对宗亲会这一组织形式发生、发展的历史作了回顾,对大陆宗亲活动兴起的过程作了考察,并概括了当前大陆宗亲活动的四个特点。对大陆宗亲活动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也作了思考,认为通过宗亲会和宗亲活动这一诱导因素,有可能促使固有的宗族和宗族活动实现转型和重构,使之逐渐向现代化的目标靠拢。但应清醒地看到宗亲活动的狭隘性,慎重地加以对待。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莆田县西天尾镇是唐代望族九牧林、阙下林的发祥地,孕育出了海上女神妈祖、三一教创始人林兆恩、民族英雄林则徐等代代精英.至今这里存有九牧阙下林祖墓地、九牧祖祠及珍贵的唐代文物,有关方面应该尽快制定并着手实施文化工程的开发.文化工程竣工之后,可与土楼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并驾齐驱,成为独具一格的宗亲文化旅游胜地,对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出生于上海宋氏家族,已为世人所晓。关于她的祖籍,却鲜为人知。近年来,随着考证工作的深入,这一问题才逐步揭开。本文拟依据有关资料,就宋氏的祖籍、宗亲和家族,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8.
"殷鉴"思想是中国史鉴传统形成的重要标志。本文主要分析了周人的"殷鉴"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并从尚贤使能、重视宗亲和敬德保民、戒酒无逸两方面论述其丰富内涵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发现的关于曹尔斌、曹尔和、曹尔素等人相关资料的初步分析,推证曹雪芹家族在八旗中或有同为“尔”字辈的同族宗亲。这为寻找和证明曹雪芹家族在关内的宗族源流,或可提供一条新的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虞舜文化研究在有传说遗迹的地方陆续开展.为提高知名度、发展旅游业,不少地方力争是虞舜故里、活动地、葬地.不仅召开研讨会或论证会,还每年举行祭祀.这是继承历史上争先祖户口的延续,虽争论还会长期下去,但大多已转向虞舜德孝文化的探讨.有些地方的舜文化研究会,还和“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结合,在海外弘扬虞舜德孝文化.  相似文献   

11.
当代泰国华文教育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泰国是世界上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华文教育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等诸种原因引起泰国政府及国人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搜集并整理大量泰国国内关于华文教育的资料,从泰国华文教育回顾、泰国有识之士对华语重要性的认识、泰国的华文学校等三个方面对泰国的华文教育作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启示,既从中管窥华语教育在泰国的概貌,又能对我们的外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泰国华文语料来分析泰国华文词汇的使用状况,阐述了泰国华文语料中含有文言词语和潮州口语成分,并形成特有的区域性华文的情况。笔者据此提出泰国华文改进并逐步向普通话靠拢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在泰国的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测量中国文化在泰国的影响力。通过对泰国北部、中部、南部、东北部地区5所孔子学院的调查后发现:泰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以实用和理性为导向;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总体立场趋于正面,这种立场的形成与职业因素相关,与其他人口学背景无相关性;泰国学生区别接收中国文化的不同层面,不同层面文化的影响力存在显著差异;泰国学生接触中国文化的渠道和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汉语课的重要性超过大众媒体。  相似文献   

14.
狂飙社是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重要文学社团,由于多种原因,狂飙社成员的作品长期以来不受人们重视,人们对此了解甚少并充满误解。加大狂飙社成员作品的出版及研究力度的意义在于:有助于丰富并完善中国现代文学史;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一个独特的案例;有助于当代中国人正确认识自己及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南丁格尔纪念日被中华护理学会移植至近代中国,成为医界的一个重要节日。中华护理学会极力提倡南丁格尔纪念日,对医院、护士学校等开展纪念活动予以明确规约和指导,通过规定时间、空间布置、仪式安排等多手段塑造护士形象,通过演讲、戏剧、歌曲等多形式的应用,强化民众对南丁格尔的认同。中华护理学会宣传并推广南丁格尔纪念日,使其由抽象意义的舶来品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具体纪念实践,而护士形象正是在南丁格尔纪念活动中得以逐渐确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各高校在扩大培养留学生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显示出中国高校正在积极参与国际教育和国际研究生教育服务及其竞争.在泰国教育市场迫切需要培养高级中文专业人才的情况下,泰国与独具汉语教学优势的中国进行汉语教学及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应是切实可行的,其发展趋势与前景将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比较的方法,从总体上简略地分析、比较了泰国、菲律宾、印尼三国华文小说的差异:泰华作家多注重现实的苦难和人生的多艰;菲华作家似乎有意与现实保持一段谨慎的距离;而印(尼)华作家由于所在国处境的特殊,则只能借言情和身边琐事去承续华文文学的香火。与之相适应,在艺术表现方面,泰华小说显示出它们对传统的叙述"故事"方式的偏爱;菲华小说则通过"返回内心"的方式去获取艺术表现的更大自由和灵活性;而印(尼)华小说显然的是以"非故事"的叙述方法去演绎更富于个人情感色彩的生活感受。  相似文献   

18.
泰国华商:开创南北行及其对香港转口贸易的贡献@王绵长$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  相似文献   

19.
选择8位来自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的留学生,收集他们初学汉语三个半月中的汉字书写偏误,根据分类不重叠,便于分析的原则分为笔画、部件和整字偏误三大类,对偏误产生的原因侧重从认知规律、汉字字形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研究发现,初学汉语的东南亚留学生的书写偏误与非汉文化圈的欧美学生没有明显区别,多属于系统前的"低级"偏误,他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字感"和心理认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