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景冬梅 《理论界》2005,(2):148-148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本文从中国社会的几个历史阶段的农民问题的纵向比较中,阐明科学地解决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民多这一国情,决定了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主体现代化的问题极其重要。本文从哲学角度分析和论述了农民主体的形成、成长及其历史地位,阐明了实现农民主体现代化的重要性,即农民主体现代化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并且明确地提出它将关系着21世纪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十分突出的问题。毛泽东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特别重视,他把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一个突破口,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农民观的产生有历史的、社会的、传统的、现实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传统农家文化、传统重农思想和民本思想以及农民斗争历史文化,对毛泽东农民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民非农民化是指农民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成为其他身份主体的过程。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相伴随,必然发生大量农民成为非农民的现象。一个国家不经历声势浩大的农民身份变更过程,就难以达到现代化的彼岸。历史经验和客观现实明确无误地告诉人们,农民的转化是现代化中最为壮观、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是社会结构变革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变量。当代中国,正在工业化、现代化的伟大征途上跋涉,数亿农民正在改变已经承袭了几千年的农民身份,加入到现代化的行列中去。这一巨变无疑将对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产生多重影响,我们必须对此现象予以高度重视。农…  相似文献   

5.
赵泉民 《天府新论》2003,1(4):16-19
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的特殊性 ,历史地确立了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尊重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性 ,既是人类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 ,也是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而且 ,它也从质上决定了一切有关乡村社会变革的规划或措置 ,都只有在影响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前提下才有彻底实现的可能。为此 ,国家应纠正过去施政理念上的偏差 (包括当前的税费改革 ) ,树立农民的主体性理念 ,给农民以自由和权力 ,且使“农民怎样才能自己发展自己、自己保护自己”的意识成为中央制定各项农村政策、制度和施政路径的一个首要出发点、着眼点。  相似文献   

6.
从农民的概念和社会地位的变迁导入,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农民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农民现代化与否将关系着21世纪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仍然是农业社会,农民是这个社会中最庞大的群体。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纵观中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从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似乎走完了螺旋式上升的一圈:以农民革命始,亦以农民革命终。当然,后者是在现代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并非旧式农民战争的简单重演,但农民仍是这场革命的主体。正因此,农民问题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结构与革命运动的钥匙。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和政治派别都不可能、也没有解决农民问题,不能造成农村社会的大变动,因而也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唯有中国共产党人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农民问题,并以农民为主力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同志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对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与理论阐述,即展示了我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历史轨迹,从其发展过程,我们亦可管窥毛泽东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若干特征和原则,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进北京城,随后,清贵族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和明王朝,逐步统一了中国。这是一个风雨如晦的历史巨变的时代,汉民族人民,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饱蘸自己的血泪,写下了历史上悲怆而壮烈的一页。作家刘斯奋的三部曲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形象地展现了明末清初这一历史巨变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心灵的历程,比较真实深刻地再现了这一时期充满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的历史生活,并且创造了一系列生动的知识分子以及其它阶层人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即指在社会转型期湖南乡土社会呈现出来的独特的典型的历史征象;通过剖析近代湖南以农民为主体的三次社会动员,即卫道救时反教的乡土社会动员、维新排满民族革命的乡土社会动员、国民革命的农民运动的社会动员,可以回答关于近代湖南现象的历史诘问,揭示近代中国湖南现象的本质;按“三个代表”思想对湖南近代历史进行矢量分析,可以发现,社会动员的乡土性决定着近代湖南乃至中国农业社会初度转型的成与败。  相似文献   

10.
张可  宗成 《理论界》2014,(1):10-12
农民问题是事关中国发展的最大的影响因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要研究中国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对于实现马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深刻的历史影响,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观点对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农民地位的客观评价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工农联盟启蒙思想两方面入手,引出农民问题的相关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论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革命伟人把马克思主义农民观点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进而获得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民问题的相关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解决农民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在中国社会得到了实践和发展的同时,也造福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由秦始皇开其端,支配了两千余年的社会政治生活。这种专制统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起来反抗当时的封建统治。同时又束缚着农民的思想和手脚,制约着农民战争的进程,引导农民领袖沿着封建帝王的道路迈进。关于这一点,已为一些同志所注意。为了正确阐明封建专制与中国农民战争的关系,本文拟就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思想体系对起义农民的影响作点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君主独裁引导农民幻想有个好皇帝并使农民领袖称王称帝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前期乡村权力的博弈与权威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危机迭现,社会失序严重.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包括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都力图在救治乡村危机中,建构起自己的权威,从而成为主导中国社会的力量.在乡村权力重构的博弈中,国民党最终失去了农民的信任,而共产党却赢得了农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乡村社会动员的成功,走进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进程,这其中蕴含着丰厚的历史认知和深刻的理论价值,对于我们把握未来历史走向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教导我们:“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生长在农村,与农民有天然的感情,了解和同情贫苦农民。特别是在他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用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研究农民问题,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同中国农民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上领导中国农民的解放运动取得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在理论上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宝库。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本  相似文献   

15.
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考察和研究了世界历史和俄国农民公社的历史与现实,得出结论:俄国的社会发展或者经历世界历史的一般途径,即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由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或者经历特殊途径,即以农民公社为有利条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同时恩格斯全面地研究了俄国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指出俄国社会发展选择何种途径——究竟是一般途径还是特殊途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恩格斯的理论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值得人们认真地学习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就如一条历史的长河,从涓涓细流汇成了澎湃大潮,撞出了瑰丽的万千浪花,农民的社会流动又像一颗最大最亮的巨星,闪耀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的长空.中国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之一,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重要的都市景观,已经成为中国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民向城市大规模的流动和迁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市场化配置,从根本上改变着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状况.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关于中国农民的基本看法是辩证的,具有独到之处。他不仅看到了中国农民做为小生产者的落后性,而且深刻地洞察到了农民那些不易被常人所发现的优秀品质和巨大的历史作用。毛泽东的农民观关系到中国革命许多问题的解决,本文就毛泽东的农民观在工农联盟形成中的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南京在中国近代政治地理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和她所处的经济重心区位置及其厚重的历史影响力,使她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她是近代史的开局之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起自南京;她是百川汇流的历史漩涡,为近代农民运动和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展示自己力量的理想场所;她是中华民国的肇基之地,南京建都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某种意义上,她充当了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媒介和社会整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论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兼评让步政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特别是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对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抽象地讲,谁也不否认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当联系到历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他的正确领导,加速了新中国的诞生。他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经济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宝库,在今天仍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以下几方面的经济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一、毛泽东同志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经济特点的分析毛泽东同志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是从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上着手的。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当时的社会性质,作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过去三千年来的社会是一个封建社会,这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存在着四个主要特点: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第二,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的土地则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第三,地主贵族和皇帝不仅依靠剥削农民的地租过活,而且强迫农民缴纳贡税和从事无偿劳役,用以养活国家官吏和镇压农民的军队;第四,保护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