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甚至”一词在古代有连词和副词两种用法。连词“甚至”并非直接由副词“甚至”虚化而来,二者各有其词汇化过程。前者是由同义并列的短语凝固而成,后者则主要是通过跨层结构的重新分析而形成。与“甚至”用法相似的还有“甚且”、“甚而”。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虚词“既”在古汉语中用作副词与连词时几种常被忽视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古今演变为经,现代汉语诸种用法为纬,列举大量例证,充分揭示了常用词“是”的语法特点及其用法、功能的复杂多样性,从而明确指出在现代汉语中,它是以动词用法为主,同时又具有副词、连词、形容词、代词、助词诸种词性的兼类词。  相似文献   

4.
元杂剧中"怕"分别有动词、副词、连词等用法.从语法化的角度来看,其中副词"怕"的形成是经历了"怕"动词实义的逐渐减弱及其句法功能的扩大.在副词"怕"的基础上,由于本身的语义及所处的句法位置,加之语境的诱因,最终"怕"产生了表假设的连词用法.  相似文献   

5.
“是”的用法与“是”的词性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的词性不同,用法也不同。那么“是”字到底有那些词性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北方论丛》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关于 ‘是’的词性”一文中已经谈过了。下面就根据这篇文章所谈的按照“是”字的意义、语法特点不同,它可分属于动词、副词、连词、形容词等的看法,分述其用法如下: 1、动词“是”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te?^5”在舟山话中是一个词义丰富的高频词,它除了用作实词(动词)外,还可作为连词、介词、副词等虚词使用,还可与代词等一同构成一套合音合义词。文章对“te?^5”在舟山话的用法进行详细梳理,分析其词性与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7.
“果然”的成词过程及用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平 《东方论坛》2007,(1):75-78,118
语气副词"果然"是由名词"果"引申虚化为副词后,与词缀"然"构成谓词性偏正词组"果然"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发展凝结而成的.先秦两汉时,它还只是一个使用频率很低的偏正词组,魏晋南北朝萌生了作副词的用法,唐宋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又引申出了作连词的用法.但"果然"作为副词用法的大量出现.是从元代开始的;作为连词用例的急剧增加则是在明清时期.副词"果然"在疑问句中表"究竟、到底"义的用法在进入现代汉语后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8.
“as”这个词,看起来很简单,用起来却很复杂。它可以用作介词、连词、副词和代词。介词和连词是虚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副词和关系代词是实词,可以充当句子成分。因此,在运用时,虚实相互交替使用,给人以捉摸不定的感觉。“as”用作副词,主要是修饰形容词或副词,这比较容易区分。但“as”用作连词或介词,或是用作连词或关系代词时,这介词或代词容易混淆,一时很难掌握,因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给翻译带来麻烦甚致  相似文献   

9.
试说副词“只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只有”,语法论著一般只讲到两种情况;一是连词,用于条件关系复句的偏句;二是状动短语,副词“只”修饰动词“有”。实际上,在此之外,“只有”还是一个副词。这一点,语法论著和汉语教材中固然大都没有讲到,就连收了四百多个副词的《现代汉语虚词例释》也忽略了。副词“只有”是常用的虚词,并不罕见,更不是偶然的例外。现按用法及意义分为两组,举例说明如下。一、“只有”  相似文献   

10.
文言句首“盖”字说略张家英文言散文句首常见“盖”字,《文心雕龙·章句》称为“发端之首唱”,《史通·内篇·浮词》称为“发语之端”。现代常用文史工具书如《辞源(修订本)》、《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将其用法归纳为副词、连词、发语词三类。本文考察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宋书》中的词缀复的用法作全面考察。复不仅可缀于副词之后,也可缀于连词、动词之后。其中以副词为最,连词次之,动词较少。是魏晋南北朝一种颇为典型的词汇现象。词缀复在构词中已完全虚化,新词的意义实际上就是该词实语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假设连词“哪怕”的演变及其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假设连词“哪怕”来源于动词“怕”。“怕”从动词演变为副词又演变为连词,句法位置的改变和词义的虚化是其主要动因。而语法扩展则是“怕”完成双音化演变为连词“那(哪)怕”的主要动因。笔者试图对假设连词“哪怕”为个案做出初步的考察,以探寻汉语连词演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不但”的出现“不但”是现代汉语一个常用词,《汉语大词典》作为条目收入,其解释是:“连词”不仅,不只是。常表示递进。用在复句的上半句里,下半句常有副词或连词与之相呼应。”引书证是宋杨万里《峡峙》诗、清杭世骏《质疑·诸史》和靳以《耸天的白杨》(第一卷,...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察“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用法,结合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对副词“特”的用法及发展进行梳理,随着词汇复音化的过程,副词“特”也演变出相应的复音副词。  相似文献   

15.
<正> 在英语中,“but是个很常用的单词,它既可以用作介词、连词、副词和代词,又可以和其他的单词组合构成短语来表示许许多多的意思。由于“but”的用法比较复杂,给我们的翻译及正确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but”的用法及其翻译。一“But”作为介词Ⅰ、“but”作为介词时,其主要意思是“除……以外”、“除去……以外”,后面常跟代词的宾格形式,相当于英语中的“except”、“with the exception of”  相似文献   

16.
“(t■)~5”在舟山话中是一个词义丰富的高频词,它除了用作实词(动词)外,还可作为连词、介词、副词等虚词使用,还可与代词等一同构成一套合音合义词。文章对“(t■)~5”在舟山话的用法进行详细梳理,分析其词性与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7.
古今汉语程度副词“极”的句法功能有较大差异,在古代汉语中“极”主要作状语,但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作补语。副词“极”的发展演变过程:它由形容词虚化而来,最初在句中作状语,近代时期开始可以作补语,在近代汉语末期,由于“最”等极性程度副词的冲击,“极”的状语用法逐渐衰落,而补语用法迅速发展,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的“and”是一个应用广泛而又灵活的连词,它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并列、对称、承递、转折、目的等多种关系;汉语里,也有一个跟“and”一样应用广泛而灵活,且在许多情况下用法与“and”相似,甚至可以对译的连词“而”。当然英语的“and”和汉语的“而”,还有各自不同的用法。本文主要就它们在语义上的异同,进行比较说明,并对其语义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使学习者在学习中能够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9.
1连词范围的争议吕叔湘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指出:“连词也有范围问题,一方面要跟有关联作用的副词(又,越,就,才等)划界,另一方面要跟有关联作用的短语(一方面,总而言之)划界。”史有为在《呼唤柔性———汉语语法探异》中指出:“连词和介词的界限,连词和副词的界限,的确是连词的两大问题。”胡明扬在《现代汉语词类问题考察》中指出:“比较麻烦的是副词,特别是语气副词和关联副词和连词的划界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连词虽是一个封闭的类,然而它也是一个复杂的类,其范围难以确定。张静认为“越...越...”、“…  相似文献   

20.
“凡是”与“所有”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是”与“所有”语义上通常认为没有任何区别,其实二者并不相同。从句法位置上看,“凡是”只能出现在句首,“所有”则能出现在句子的多个位置;从语义上看,“凡是”并没有“所有”的意义,而是句式赋予的;从词性上来看,“凡是”是连词,“所有”则是形容词。“所有”侧重于断定一种现实情况,而“凡是”侧重在断定一种条件联系,更接近于“只要是”的意思,甚至包含有一种轻微的假设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