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广义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来看,到目前为止,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韩国境内的文化遗产有以下三种,一种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二种是列入《世界纪录遗产》的世界文献遗产,第三种是人类口传和无形遗产杰作。韩国这些文化遗产及其历史文化特征和价值,其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的身份确认与经典性建构,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也离不开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工业社会和网络时代创造的物质奇观,使越来越多的文明创造发生价值改变而被纳入遗产行列,同时也使越来越多既存的文化遗产陷于毁损之困境。梳理勾勒世界范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现实图景与经验积累,将为进一步密切国际交流、实现互补互鉴提供思路与方向。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境况及其制度特征,形成了特殊的实践内涵与问题视域,并由此积累了差异化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建构。网络时代应当着力关注遗产保真与现代认同、娱乐消费与深度体认、符号呈现与换羽新生等涉及传承困境、体验悖论、机制重塑之重大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文化遗产的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3.
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在当代社会的呈现形式,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对推动乡村振兴和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关涉生态、技术、景观、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通过生产,可以将遗产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遗产价值增值,其路径主要包括:提质增效基础上的品牌营造、农副产品及旅游商品深加工的产业链延伸、沉浸式和复合式遗产旅游、农业遗产的全球推广等。目的是通过遗产运营实现惠益共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文化认同感,实现价值增值和生态增效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刍议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特殊遗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集中表现为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和活态性等特征。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些特征,是科学认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国际文化遗产法律问题业已成为当下全球乃至地方遗产事业及其研究中至关重要的规范性现实,它不仅确定、限定了遗产事业和研究的范畴,更为全球各个层面有关遗产的合作以及相关纠纷的解决提供可操作性的规范和引导。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破坏与保护、对抗与合作成长起来的国际文化遗产法体系也是有争议的,但是它们聚焦的主题对我们所有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我们是立足于全球舞台、国家立法机构、法庭、教室、考古遗址还是博物馆,都是如此。因此,对这一与遗产事业和话语体系相生相伴的体系做全景式的认识和把握,是从事遗产事业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主义的立场对遗产尤其是公共遗产进行批判的做法由来已久,而历史和文化遗产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鸿沟,从历史学的角度对遗产进行研究往往并不完全适用。相反,遗产与集体记忆、文化记忆之间有着更强的同构性和一致性,它们在多数时候是同一的。根据文化记忆理论,可以将公共遗产当做文化记忆本身,因此,把集体记忆和文化记忆的理论引入到文化遗产研究当中会更加符合遗产的本质属性,有助于克服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过度有形化的倾向,也更利于保护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真实性(authenticity)是衡量人类文化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实施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一方面,无形文化遗产概念产生、体系建构和保护实践,皆可视为人们对遗产"真实性"问题加以反思的历史成果。同时,由于无形文化遗产承载于活态历史之上,如何理解、表述、呈现其"真实性",成为研究的首重之务。日本最终选择"尊重自然"这样一种共通性的文化精神作为"和食"申遗的核心价值,同时不断强调地方乡土料理中食料、技术、审美、礼仪的多样性,无疑是期望在国家与地方、无形与有形、传统与现实之间找到一条无形文化遗产传承的平衡和谐之道。  相似文献   

8.
“世界文化遗产”作为由《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机制所确认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对它们的有效保护主要依赖于遗产所在国能否建立起在国家层面实施公约的法律机制。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申报、轻保护”的倾向使已经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遗产面临价值退化甚至破坏等不可持续危机,需建立和完善法律机制加以应对;二是对文化遗产标准的理解滞后于公约的要求使潜在的世界遗产面临破坏或消亡的危机,可能使我国的遗产申报不具有可持续性,应按照公约所确立的遗产遴选标准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并建立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文化遗产保护可以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自豪感,并且使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自然状态存在的农村和牧区的人们通过文化保护而提高社会参与意识。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分别精华与糟粕,社会应该是不断进步的,惟有精华才值得保护。以为越古远越值钱、越稀少越值钱的遗产价值观是不足取的;以文化发展后杂糅的形态或纯粹模仿的形态来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的倾向,是不符合遗产保护精神的。文化遗产保护既要改造它所存在的不合理的社会生态环境,又要促使这些文化事象在保留自己的特质和精华的同时,也改变自己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以及确保文化遗产免遭蓄意破坏,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注的重点问题,源自日本和美国的一整套奖励、表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正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甚至全世界借鉴的遗产保护方法。与此同时,当遗产遭遇旅游时,如何理解与处理真实性问题,也成为遗产保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化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日益受到损毁和濒危严重的危机,保护和抢救这些遗产已成为当今一项重大课题.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形式、有关工具实物以及文化空间的分析,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呈现的形式并非都是非物质的,物质层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保护要通过人格化载体、物化栽体、文化空间栽体、产业化载体等有形的物质裁体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濒临失传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扶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产业化是一种必然的历史性选择.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台湾霹雳布袋戏的产业特征,研究得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步骤,此外提出对待这类特殊遗产在创新与原真、复制与现场的争论中应秉持多一分的现实认可与宽容.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类学视角的文化空间遗产概念兼具空间性、时间性和活态性特征。以山西介休神庙剧场空间为例可以分析该文化空间遗产的互动生养过程以及衰落的原因。在遗产保护实践中,应对文化空间中各文化遗产要素的互动生成关系作历史性考察,分析互动过程中遗产养育的制度性因素,将文化空间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遗产体进行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14.
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渝地区在使用机器化产盐以前,便有悠久的产盐历史,故蕴含有不少可供享用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的分布情况、分类状况及旅游开发的价值均有待厘清。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三峡地区的三个区域,可主要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角度去认识,物质文化遗产类主要包含历史文物、历史建筑(群)、人类文化遗址等在内的文化事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包括与盐相关的各类民俗、古盐道、与盐有关的生产技艺及生产工具等,这些古盐业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盐业旅游开发价值,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发展形成过程中,人们对于其"真实性"的界定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内涵越来越摆脱物质"永恒性"的束缚,并且对当下人类主体的意义则在不断强调,这是一个客观化到主观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反映出各民族对于身份政治、情感归属的重视。因而,在当今以旅游产业为主要支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应该更加合理地看待遗产的"真实性"以及遗产的非物质性,重视遗产的社会学和精神性,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以及参观者自主参与,在文化旅游中更多地通过"真诚"的互动来显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文化线路"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线路"是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它对世界遗产保护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文化线路"带来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和新思维,本文主要阐释了"文化线路"的提出及其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更新、文化遗产保护方法的借鉴、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有其历史的和社会的、国际的和国内的背景,是回应历史发展的要求而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建设现代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丰富和贡献。因此必然要从全人类的视角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从古今文化关系的角度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多数情况下,既是昨天的实录、今天的现实,同时也是明天的预示;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角度看,吸纳外来文化和继承原有传统并不是矛盾的,二者所形成的张力对于创造新的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非物质遗产大都是农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所以今天对它的保护便包含着许多悖论。例如,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结构性对象的解构性保护,对传承人的态度,市场经济体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都隐含着诸多两难的问题,期待着文化行政部门、学术界以及整个社会给出两全的解决方案。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贯彻整体性的原则,从整体上加以认识,进行整体性的保护。从根本意义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该文化遗产的人的保护;同时,对这一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也特别依赖于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促进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才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人类学学科的视野观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研究不吝为学科理论前沿和人类学家参与国家战略的需要.人类学学科本身对传统文化的特别关注,以及在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遗产运动的反思,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探索研究提供一个全新而广阔的视野.以人类学者的讨论和共识,基于对人文价值的反思与再思考能够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研究的人类学转向是对当下我国遗产文化事业的反思,以人类学的眼光树立新的人类遗产意识的探索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化线路”与“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线路"是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型和遗产保护理念,"文化线路"的提出对世界遗产保护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为例,将"文化线路"理念/方法与"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相结合,对"文化线路"构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通过法律及相关制度的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各国通行的做法.本文以甘肃省非物质丈化遗产开发潜力评价为总目标,以资源价值潜力、遗产影响力、遗产保护水平、变通通达水平、开发环境影响感知等五类次级指标为准则层,以此选取方案层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并给出构建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法律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