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所涉及的时间和空间,是两宋三百余年(包括辽金占据时期)的河北东路和西路,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河北省中南部地区。自先秦以来,这一带就是桑蚕丝织业生产的中心地区,论者对此已作过一些探讨;丝织业重心南移之后,论者的注意力也随之转移,对河北地区传统的桑蚕丝织业不再作具体研究,却据今天所见之状况而冒揣以往,作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估计。为塞漏补缺,纠偏匡误,以利于全面研究我国古代的丝织业发展史,本文试将宋代河北丝织业的实际情况作些考述。  相似文献   

2.
房道国 《东岳论丛》2003,24(2):88-93
冀鲁豫地区的桑蚕丝织业的历史 ,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即已产生桑蚕业 ;商代有了进步 ;到了周代 ,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 ,其种桑、养蚕和丝织业 ,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生产出齐纨、鲁缟、刺绣、锦等著名丝织品 ,成为当时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地区。  相似文献   

3.
王翔 《浙江社会科学》2005,45(3):152-158
丝织业是中国传统手工业中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一种手工行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本文以浙江丝织业为考察对象,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丝织业在近代史上的转型过程:(一)鸦片战争前的浙江丝绸生产;(二)海外市场与浙江丝织业的发展;(三)国际竞争与传统丝织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楚国的丝织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织业生产是我国古代社会手工业主要部门之一,养蚕缫丝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碳化丝织物证明,远在四千几百年以前,我国古代先民就已经开始用蚕丝织造丝织物了。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丝织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以至出现了很多丝织生产中心。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栽桑育蚕织丝向称发达,如齐、鲁地区就享有“齐纨鲁缟”、“冠带衣履天下”的美称。在长江流域,作为当时诸侯列国中经济  相似文献   

5.
吴志远 《中州学刊》2015,(4):120-123
清代河南手工业种类有所扩大,农民向手工业者转化的比例提高,传统农业结构有了重大变化,雇佣关系进一步发展,但家庭手工业的比例仍然很大,尚未形成大规模的专业生产。清代中期随着赋役制度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人地关系矛盾凸显,雇佣关系逐渐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中发展起来,打破了城乡旧有的经济结构。与江南地区相比,河南地区的棉纺业、丝织业的发达程度不够。与邻省山西地区相比,铁器等重金属加工生产的水平较低,非常依赖山西泽、潞地区的铁器输入。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传统农村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与此同时,中国农村经济出现了某种新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解体(即纺与织的分离)、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解体(即耕与织的分离)和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这说明中国已经被纳入世界市场轨道,从而导致被迫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均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末五代以来,广西少战乱,社会较为安定。入宋以后,统治者又废罢苛政,采取积极措施发展生产。农业、手工业、坑冶业、商业都比前代有了较大发展。由于自然环境、世风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农业进步有限,而手工业、商业相对繁荣。这一经济发展特点为广西在宋代展开对外贸易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彭南生 《江汉论坛》2007,1(9):98-107
"九一八"事变前,以织布业、缫丝-丝织业为代表的中国乡村手工业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生产工具的改良与生产工艺的改进,使农村手工业产品产量与质量进一步提高,区域外市场迅速扩大."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及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沦陷区市场丧失,生产基础遭到摧毁性破坏,乡村手工业从技术进步的、以区域外市场为依托的半工业化生产向一般商品生产、甚至向自然经济退化,中国近代乡村手工业的良好发展势头被迫中断了.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初期,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在奴隶制解体和封建制形成的过程中,以小农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大量出现,家庭手工业和独立经营的个体手工业普遍发展起来。当时作为手工业主要部门的蚕桑丝织业,由于劳动人民不断改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村,人们普遍重视养蚕种桑,把缫丝纺织作为农业的主要副业。如1979年,在湖南衡山霞流市湘江堤岸下发掘的蚕桑纹铜尊,尊腹部的主纹是由四片图案花的桑叶组成,叶上及其周围布  相似文献   

10.
宋代商业性农业、民营手工业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比例的增大,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的越来越商品化,城市商业特别是集镇商业的繁荣昌盛,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区域市场之间联系的增强,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商品经营资本的发展,其经营主体已扩展至官吏、皇室、士人、僧尼、农民、个体手工业者、城镇市民以及浮游流亡诸阶层其营运方式则呈现长短途贩运、产销一体、行商坐贾联营、批发零售结合以及包买包卖等多种类型,经营资本的发展对宋代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显明地展现出中国古典商业资本由封建社会前期向后期转变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1.
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特殊的物产使齐地的染织工艺自远古时代起就非常发达,齐国宽松的政策、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精湛的练染工艺,有力地促进了齐国纺织业的发展,成为当时全国著名的纺织中心。齐国生产的"冰纨、绮绣、纯丽"等精细丝织品誉满天下,以致于"天下之人冠带衣履皆仰齐地"。齐国的染织工艺及其成就对后世影响极大,特别是在对外贸易、礼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的时代语境及实践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言分析视角看,文化产业是一种以文化为标志的对产业的分类;强调的是文化要素中"观念系统"商品化这一变化;该变化标志着文化的完全产业化的完成,表现为一般商品生产、产权商品化和符号生产。文化生产力时代的到来,要求完成"技术创新主导"向"人文创新主导"的转换;后工业社会的大语境表明,中国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在战略层面解决产业链条高端化、财富资本化等问题。要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建立两个战略框架:即把文化生产力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平台,把后工业社会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语境;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实现对后工业社会理念的借鉴和引用。  相似文献   

13.
浙江素有“丝绸之府”美称。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浙江已经生产丝绸。浙江的丝绸贸易历史悠久,浙江丝绸产品历来畅销海内外,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艺术之花”。本文简要介绍明清时期浙江丝绸业概况,着重论述明清时期浙江丝绸贸易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定州是宋代北方白瓷的生产地,与官、哥、汝、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定瓷的生产始于唐代初年,到北宋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传统的缂丝技术融进瓷器烧制工艺和覆烧法的运用进一步扩大了定瓷的影响.使之成为北方窑系的代表.但是,一方面受到军事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定窑在北宋末年不可挽回地衰落了;另一方面.定窑工匠的迁移使定瓷在南方和北方都得到了发展,而且对中国各地及周边的越南、高丽、大食等国瓷器生产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唐代碑刻文化发达,碑志文的创作出现了商品化倾向,像王勃、张说、李邕、韩愈等都有因钱财所请而作文的记载,甚至有文人以鬻写碑文为生。究其原因,既与士人官禄低微、生活困苦有关,又涉及到碑志文固有的润笔传统,更受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文化产品市场化大环境的影响。唐人碑志文创作的商品化是严重的,由此导致碑文思想内容上追求虚美谀墓,其文体特征和社会功能都发生了转变,也影响到其他文章的写作。  相似文献   

16.
和谐生产论     
苏宝梅 《齐鲁学刊》2006,(3):132-135
所谓和谐生产,是使生产在目的、速度、空间和时间四个维度上达到高度和谐的一种状态。和谐生产是和谐经济的重要环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和谐生产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目的的合理性———生产目的与生产手段的和谐;速度的适中性———生产速度与生产载体的和谐;空间的均衡性———此地与他地生产的和谐;时间的连续性———当代人生产与后世生产的和谐。使生产在以上四个维度上回归和谐,把失衡的生产转向和谐的生产,是我们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和自然责任。  相似文献   

17.
清继明,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实行噶珊制度,这是清朝用以代替明代卫所制度对这一地区进行辖治的一项重要措施。噶珊制度其一重要内容是“贡貂与赏乌林制”,致使内地蟒袍、锦缎、面料丝绸诸品,通过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地区少数民族传入北海道,称之谓“虾夷锦”。噶珊制度是北海道虾夷锦来源和发展的主要缘由,经库页岛南端“中国式土城”白主土城“至西山国穿官”是中国诸品进入北海道的主要渠道。中国蟒袍等东传北海道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邢彦辉 《云梦学刊》2009,30(1):149-151
新闻商品化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商品化有其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传媒二次销售揭示了新闻商品化的复杂过程;新闻生产交换环节中体现了商品化;新闻商品化实行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新闻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新闻商品化可以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在中俄共同努力下,“冰上丝绸之路”构想达成共识。具有独特地理位置的白令海峡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自然资源,是我国“冰上丝绸之路”通航的必要通道。白令海峡作为“国际自由港”,对“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马王堆帛书易传《要》篇中“益之为封也,春以授夏之时也”、“授(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一语,与汉易卦气六日七分说图式之损、益两卦所处的节气位序正相吻合,这表明帛书作者已具备汉易卦气知识。据传世文献看,二十四气的确立不会早于秦汉之间,汉易卦气说之形成当在汉初,故帛书《要》篇的成书,不会早于西汉之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