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改革开放观的对立和斗争。 一种是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所主张的改革开放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是这种改革开放观的根本。另一种是党内外极少数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治精英”及其支持者所主张的改革开放观。其实质是割裂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两种改革开放观在其它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都是从坚持还是割裂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这个根本对立中必然引伸出来的,或者说可以归结为这个根本对立。 从两种改革开放观的根本性质来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也就是说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
以自然属性规定人的本质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对此,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进行了批判。但是,近年来在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讨论中,又有同志提出要把自然属性作为人的本质的一个规定,并且认为马克思就是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一般本性”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把马克思同费尔巴哈等同起来。因此,为了划清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人道主义唯心史观的界限,有必要搞清马克思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3.
在"大文化观"视野下,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中国古代"雅俗文化观"起源于奴隶社会,在儒家思想体系逐步完备并成为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之后,它实际上成为剥削阶级的真理标准、道德标准和审美标准.社会主义"雅俗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摒弃旧雅俗文化观鄙视劳动人民、排斥俗文化的观念与方法,科学揭示了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关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两种完全对立的思维方法,恩格斯曾经做过许多深刻的分析,例如,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里,都有详细的论述。认真学习恩格斯的这些论述和分析,对改造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论浙商的两种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近现代浙商与当代浙商是分属两种不同的类型.前者主要是基于资本主义商业文明,和金融业密不可分,依赖资本运作和经理人制度,并且与买办经济关系紧密.而当代的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则源于另一种民间商业传统,由手艺人行营天下而逐渐做大,家庭特征明显.但是近现代浙商的文化精神当中,小商品艺工传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当代浙商的发展轨迹又逐渐向大商业传统靠拢.正是两种模式的共同作用构成了浙商的发展历史与现有形态.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资本从来到世间那一天起,“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事实表明,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完全是人权的践踏者,而不是卫道士。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事实也表明,共产党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才是真正保障了人权,而不是侵犯了人权。这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历史。然而国际敌对势力和国内搞自由化的人,出于和平演变的需要,却硬是要把这一切都颠倒过来。这样,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对于人权问题,就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摩奴法典》中两种对立的妇女观孙明良大约编纂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的《摩奴法典》,不仅是印度奴隶社会也是世界奴隶社会中一部极其重要、内容最为浩繁(汉译本约20万字)的大型法典。它是一部继往开来的集大成之作。同古代印度的法经、法论著作一样,它不...  相似文献   

8.
关于儒家两种对立人性观的“误读”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儒家哲学史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人性观,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学术界普遍存在的观点是:儒家的这两种人性观是根本对立的。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对儒家人性观的一种“误读”。笔者通过解读学术界之所以得出两种截然对立的人性观的原因,并从人性发生论的角度阐释了孟子、荀子人性观是殊途而同归的,而不是对立的。两种貌似对立、实则同归的人性观的殊途而同归表现点为:它们在最终目的和方法上是相同的,从而澄清了学术界关于孟子、荀子人性观对立之分歧。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末的社会主义运动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景观:实力强大的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纷纷垮台,而原先那些实力并不很强的国家却扛起了社会主义之鼎。历史是如此的复杂,却又如此的深刻:它以社会剧变的方式向人们揭示出社会主义改革的哲理。 世纪之交,我们需要反思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之成败得失,总结其经验教训。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中国进行改革的同时甚至以前,原苏东国家也曾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改革,可是,中国的改革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却发生了剧变乃至解体。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为何会出现两种截…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说:“在改革开放问题上,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种是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一贯主张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改革开放,即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改革开放。另一种是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要求中国“全盘西化”的人所主张的同四项基本原则相割裂、相背离、相对立的‘改革开放’。这种所谓‘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化,就是把中国  相似文献   

11.
论二元对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的阶级论文学史观 ( 50至 70年代 ) ,现代性文学史观 ( 80、 90年代 )进行了辨析。重点分析了现代性文学史观的局限性 ,探讨了文学史观念二元对立的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相融性 ,阐述了二元对立文学史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一切唯物主义派别都主张物质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这种观点是不能令人同意的,因为它把不同派别的唯物主义认识泉源观混为一谈。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泉源观同旧唯物主义的认识泉源观有着质的区别。认识泉源观的发展同历史的发展是一致的。“每一时代的理论的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且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955年版,第23页)  相似文献   

13.
<正>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当前理论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阐明一系列有关人权的理论问题,确立与完善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本文试从几个基本问题着眼,剖析人权问题上两种世界观的对立,阐述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根本观点,批判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性质和根本特征.一、人权是先验的存在,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在人权问题上,“天赋人权”的观点有着广泛和重大的影响.这一观点集中地体现了视人权为先验的存在的观念,究竟人权是先验的存在,还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这是人权观上的根本问题,表现了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  相似文献   

14.
戊戍时期是新旧文化斗争的重要时期,也是封建文化教育向资本主义文化教育过渡的重要时期。其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劝学观,一种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中体西用”劝学观,一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劝学观。本文通过对这场斗争特点的剖析,试图把这一阶段的文化教育演变过程加以历史的、动态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的两种对立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通过对经济学界有关该问题讨论的梳理,我们发现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研究思路:一种是自由派所主张的市场化的、外向型的、依附性的研究思路,他们从批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着手,要求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私有化和全球化;而另一种是反自由派所坚持的政府指导的、内源型的、自主性的研究思路,他们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弊端和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出发,提倡实施"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强化政府指导和保护,建立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这两种研究思路的尖锐对立源干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不同态度,并体现在他们对于发展战略、转变路径和转变对策的不同看法上.  相似文献   

16.
两种文化的分离和对立及其根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人类历史的源头一直到近代初期 ,科学与人文基本上尚处在某种紧密相连、甚至浑然一体的状态。从 17世纪开始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逐步独立 ,两种文化之间的裂缝也逐渐浮现 ,但直到 19世纪中叶 ,科学与人文的发展在总体上还是比较和谐的。启蒙运动主要表现的是一场新的文化综合运动 ,而不是文化分裂运动。堪称两种文化分离和对立的时期大致始于 19世纪与 2 0世纪之交 ,发展在 2 0世纪。其主要根源有三个 :一是科学与教育的高度专门化与专业化 ;二是狭隘的科学主义与狭隘的人文主义的对立 ;三是科学对人、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文学解释学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传统的心理重建解释学与当代哲学解释学形成两种对立的解释学概念,二者对意义的观点截然不同。我提出的文学解释学的意义观强调:意义是对立中介的第三生成物。这是由意义形成过程中的对立观、中介观、第三说和生成论四个要素构成。文学究其实践品格来说是一种"事件",事件是主体间的对话、"谈判"、互释与融汇创新,阅读即事件。  相似文献   

18.
<正> 自由,作为人的本质规定,一直是人类为之不息追求奋斗的崇高理想。因之,自由观也一直是人类文化的精神内核。但是,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地区、国家、民族有着自身特殊的历史进程和文化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由观。中华民族积聚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中国传统自由观深深植根于这种历史和文化,自然被赋予鲜明的特色,并反过来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和民族文化心理发生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怎样选择优势?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不同,看待什么是优势的观点也不同。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自然经济或基本是非商品经济所选择的优势,与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选择的优势,会有重大差别,甚至会有相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王夫之提出了两种观察世界的方式,即思辨的顺观和经验的逆观。顺观以理为起点,然后有气与质,这是思辨的思路;逆观以经验为起点,通过志意通达天理,即由质、气而达性,这是经验的路径。按照这双重思维模式,传统的体用论便转换为相为体用。按照逆观模型,气质生生是本源,性自然随之而产生,这即性日生日成说。顺观和逆观是我们理解王夫之哲学的两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