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当前历史学面临的最重大课题。而这一重大课题能否成功完成则取决于史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能否成功,因为有什么样的史学理论就会有什么样的史学。而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则需要在唯物史观新的解释体系的构建、力戒教条主义、处理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和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两对关系等方面着力。这无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整个史学界的关注和支持,更需要史学理论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德是一种社会道德而非国家道德。现代公德建设必须建立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区隔的基础上。所谓"公共领域"可以说是日常生活的共同世界。社会公德从性质上可分为两类即消极性的社会公德和积极性的社会公德。所谓消极并没有负面的意思,而是指"不作为"、"有所守"式的社会公德行为,而积极性的社会公德行为则是指"有所为"的行为。在现代社会,社会普遍的日常公共生活要求每一个公民首先要做到"有所守"的消极公德,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能过上现代公共生活的合格公民,才会维护社会生活的基本秩序。社会公德的精神根源和价值基础在现代社会主要是"敬"与"义"而非"爱"与"仁"。 相似文献
3.
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适时提出中国梦是其执政理念的鲜明总结,贯穿于其中的基本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问题具有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实践性与科学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等基本特征。它的提出,有助于凝聚改革动力,有助于增强“三个自信”,有助于巩固华夏认同,有助于促进中外交流。实现中国梦,需要发展中国旗帜,坚持中国道路,完善中国制度,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4.
近代史进程基本线索的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史上的一项重大收获。这一探讨历经曲折的过程。20世纪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论证了中国近代史主线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正确观点;50年代对近代史分期进行了热烈的争鸣,认识更加深入,尤其是以范文澜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同时应以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考察近代社会进程的看法,具有前瞻性意义;进入新时期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指引下,学者们从新颖的视角进行思考和分析,更有许多新的创获,胡绳、李时岳、陈旭麓、刘大年的主张尤有代表性,集广大近代史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最终得出"两个基本问题"的科学认识。总结这一探索历程有深刻的意义,证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二者相结合,坚持从掌握充分的史料来科学地分析问题,这同死搬教条的做法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一理论问题最终圆满解决,是近代史领域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以唯物史观原理分析中国实际问题的逻辑依归。 相似文献
5.
王琦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2):84-85
教学是由多种因素结合、多方面内容组成的高度复杂的实践活动。学科教学应在充分考虑教学主体需要的背景下,按照学习者认知规律,实施良性刺激,以持续强化学习者学习动机,促进学科知识记忆,使其总结并主动应用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学科教学理论研究分为两种基本范式:科学实证和人文理解。这两种研究范式都有其各自的价值,重要的是克服二元对立思维的局限,使二者保持必要的张力,实现其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作为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的起源和企业的本质、企业如何组织、企业的规模变动、企业边界、企业的产权及其结构、公司治理、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制度演变等几个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企业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这几个理论部分构成企业理论体系。对这些问题中任何一个的研究和回答,都是制度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理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钱伯海教授最新著作《经济学新论》为依据,从基础原理与发展动力、价值理论的基本问题、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经济运行与学科研究、辩证原理与方法体系等五个方面,对钱伯海教授在有关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个人创见与学术贡献,进行扼要的介绍与述评。 相似文献
8.
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同一切错误思想倾向的斗争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必须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政治领袖的创新精神、理论自觉和政治素质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动力和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引导广大群众确立对理论创新的正确立场是使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环节:领导决策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张茂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8):10-12
邓小平新时期党建理论 ,是对毛泽东党建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南。它的基本特点是 :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 ,加强党的建设 ;要以改革的精神 ,加强党的建设 ;从严治党 ,重视党的制度建设 ,走依靠制度、法规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略论高等学校目标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标管理是近年高校为有效实现学校制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探索。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引入目标管理,不但意味着管理手段的变化,而且对于学校管理实现科学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高校目标管理包括目标制定、目标实施、部门考评、奖励与惩罚和反馈结果五个方面。实施高校目标管理需要具备管理者自身素质、目标科学性、目标物质保障等几个关键要素。在实现高校目标管理中应坚持激励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严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论学术史视野下的史学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乔治忠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9
在当前史学发展中,迫切需要倡导兼指得失、尖锐泼辣的史学评论,需要对历史学各个专业、各大专题的研究历程与状况予以学术性的总结、评析,需要加强史学史的研究。这三个层次具有相同的学术特点和学术方法,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统称之为"历史学科学术史",其实质是在学术史的视野下总体强化与分支细化的史学史研究。广泛、深入地开展历史学科学术史研究,可形成对史学业绩评定的学术性社会机制,对于克服浮躁的不良学风、保证历史学健康、繁荣地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希罗多德的史学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罗多德在史学领域大胆创新,提升历史的概念,创立历史叙述体,恰到好处地处理文史关系,并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由他确立的一些原则在西方史学中被传承下来并得到进一步完善,因此希罗多德无愧于“史学之父”的称号。 相似文献
13.
刘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4-61
何炳松是曾与梁启超齐名的史学家。他致力于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建设与发展 ,形成较为系统的史学思想 ,其核心是建立在进化史观基础上的总体史观 ,主张从宏观联系的角度研究历史。因此他对通史 (指西方的综合史 )极其推崇 ,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他虽重通史著作 ,但不偏废史料 ,在史料学和编纂学上有许多具体建议。他强调史学的社会价值 ,要求史学求真与致用相统一。这些思想继承前辈 ,启发后人 ,在 2 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财务本质、财务主体、财务分层、财务目标、财务职能等几个财务基础理论问题的文献综述,比较系统地展示了产权财务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揭示了基于法人财产权的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现代企业理论的框架内,提出了基于企业所有权的财务基础理论诸观点。 相似文献
15.
邬焜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5(1):55-66
“存在领域的划分”是哲学的最高范式。“存在=物质+精神”是传统哲学的立论之基。由于信息哲学重新划分了存在领域:“存在=物质+信息”,所以,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由此也确立了信息哲学的元哲学或最高哲学的性质。中国信息哲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系统的理论,主要表现为9个方面。一是信息本体论:一种关于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的全新存在论学说;二是信息演化论:一种关于物质形态和信息形态双重演化的理论;三是信息认识论:一种关于人的认识发生的多维中介建构与虚拟的学说;四是人的全面本质论:一种关于人的本质的多维综合生成和创造性建构的学说;五是信息价值论:一种能够兼容物质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全新价值学说;六是社会信息论:一种关于社会性质和社会进化方式的新理论;七是信息生产论:对人类实践和生产活动本质的新认识;八是信息思维论:一种关于科学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理论;九是统一信息科学论:一种关于“科学的信息科学化”的当代科学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历史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争,是近年史学界的一个热点。近代史家中,已有不少学者的论述涉及历史学的艺术性问题,其中,姜蕴刚的“历史艺术论,”是最为详备深入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胜利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0-17
中国史学史学科自20年代梁启超倡立,至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其发展历程,以1949年为界分为旧、新两个阶段。旧阶段的史学史学科,以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理论为指导,以"史官、史家、史学的发展及当前史学的趋势"为学科框架。新阶段的史学史学科,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以历史观、史学思想、历史编纂学及史家活动等为研究内容,理论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20世纪60年代的史学史热潮是新阶段史学史学科的起步时期,其发展势头被"文革"人为打断,70年代末恢复的史学史研究,是60年代发展进程的接续。60年代和70年代末以来的史学史研究实属同一发展阶段,即与1949年以前相对而言的"新阶段"。当前的史学史研究呈现了繁盛局面,但也存在着基本理论尚不明确、重要问题研究不够、研究内容低层次重复、学风浮躁和管理者重视不够等问题,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甄平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7):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党指导思想的高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民族性、系统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正确认识这些基本特征,对于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既继承和发挥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又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来的,因而有其鲜明的理论特征:系统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