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亚太经济发展趋势战后35年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率一直居世界之首,产业结构、国际分工、贸易格局和经济合作的内容及方式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与西欧、北美并列的三大世界经济中心之一。亚太地区代表和领导着当今世界经济的新潮流,其经济走向是许多中外人士所关注的问题。我认为:本世纪90年代,亚太经济发展趋势如下: 趋势一:经济增长的相对高速度。战后,亚太地区经济飞速发展,60年代的“日本奇迹”,70年代的“反红奇迹”令世界瞩目。进入80年代,世界经济处于低速增长时期,但亚太地区一枝独秀,“四小龙”、东盟和中国尤为突出。1980——1989年,南朝鲜、台湾、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0%,8.5%和10.6%,大大高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日本的同期相同指标为4.4%,略高于整个世界经济。由于以下原因,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其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2.
一、会议的一般情况1990年8月13日—15日,我受中国社会科学院派遣,出席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亚太地区社科情报网络第二次地区顾问小组会议”。这次会议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体会议第25次例会通过的1990—1991年年度计划和预算召开的。“亚太地区社科情报网络”(英文缩写为APINESS,以下简称“亚太网络”)现有15个成员国,其中12个国家各派一名代表出席这次会议。另外三个成员国新西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越南因故未派代表赴会。与会的12个成员国是:澳大利亚、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南朝鲜、西萨摩亚、斯里兰卡、泰国和苏联。其中,南朝鲜和苏联是新近加入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派观察员出席了会议,并宣布:年内将正式参加“亚太网络”。  相似文献   

3.
1990—1991年,在世界其他地区相继出现经济衰退,外部环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整个经济向着有利于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方向所进行的结构性变革,减轻了消极因素的影响。南朝鲜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9.2%,工业生产增长8.6%。其中电子工业等最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台湾、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的经济奇迹般地发展,引起了不少国家和学者的关注,被称为亚洲的“四条小龙”。《外国贸易与投资》(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Economic Growth in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Asian Cowitries,1985年版)一书,进一步揭开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奥秘。全书分五个部分。前四部分分述了外国贸易与投资在台湾、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有了相对稳定迅速的发展,其中包括战前是属于殖民地附属国而到战后又被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直接控制和扶植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南朝鲜经济的发展就是突出的一例.南朝鲜被一些人称为亚洲的"新兴工业化地区"引起世界各国经济界人士的瞩目.回顾战后南朝鲜经济从混乱、恢复到发展,以及从高速发展到危机、调整,又从调整到稳定发展的全过程,可以说有过三次重大"转轨".一、从以美援为主要支柱的统制经济到  相似文献   

6.
据南朝鲜“韩国银行”1988年1月4日的统计资料称,南朝鲜1987年的经济规模在世界经济中占第17位,人均国民产值为第36位,经常收支黑字规模已进入世界第4位。同时,南朝鲜1987年的总贸易额达877亿美元,即将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的行列,南朝鲜的汽车生产量已跃居世界第12位。南朝鲜1987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2.2%,最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1%,属于高增长之列,国民生产总值已实现1800亿美元,进入世界第17位。这与1960年的19亿美元(占第37位)  相似文献   

7.
一、导论60年代以来,南朝鲜的经济发展迅速,获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笔者试图从生产力发展,尤其是如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实现经济追赶的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南朝鲜发展的经验、特点及其国际意义。经过30年的努力,南朝鲜基本上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状态向工业化的转化,人均GN P从1962年的87美元增长到1988年的3728美元。笔者认为这种成功的国际意义在于:1.原来处于殖民地状态,二战后独立的中小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工业化、并较快地接近赶上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8.
南朝鲜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地区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地区。南朝鲜外向型经济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在“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指引下,采取一系列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和措施,把以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为中心的产业结构逐渐地转换为以资本、技术密  相似文献   

9.
有关太平洋地区研究资料目录索引理论与概况构建未来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基本框架的几个问题论业太地区的货币合作《东北亚研究》(吉林)93年3期《国际经济合作》(北京)95年6期亚太经济合作的发展厅向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贸易自──世界贸易自《国际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0.
60年代中叶以来,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和发展趋势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许多政治活动家,经济学者预言:亚太地区终将取代18、19世纪工业革命之后以欧洲为中心形成的“大西洋盆地经济中心”,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舞台,引导世界经济发展,人们称之为“太平洋盆地经济中心”。东北亚包括中国东北部、内蒙古,苏联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日本和南北朝鲜,它处于太平洋地区的中心位置,是亚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地区居住近二亿人口,拥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11.
太平洋地区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正经历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内部的政治变革、经济的结构变化、与主要贸易伙伴不断加深的矛盾决定了南朝鲜、新加坡、香港和台湾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状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南朝鲜国际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金时旭在南朝鲜《财攻》杂志1980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介绍日本及澳大利亚学者关于建立太平洋贸易开发机构的设想。关于建立太平洋贸易开发机构的设想最先是日本的小岛清教授于1965年提出的。后来小岛清和澳大利亚的P.德赖斯代尔教授在第一次太平洋贸易开发会议上又提出了这项建议。1979年7月,德赖斯代尔和美国的帕特里克教授向美国国会提出报告,他们提供的有关资料成了当时美国国会举行的关于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统一听证会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3.
香港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和运输中转中心、国际旅游中心、通往中国市场的桥梁四个方面。香港同大陆、东南亚和亚洲其他“三条小龙”以及日本都有着密切的经贸关系,它也是中国大陆获取世界经济信息的重要基地。1997年回归中国之后,香港的地位与作用不仅不会减弱而且还会得到加强。它将继续面对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机遇和本地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形势,尤其在“中国经济圈”的形成过程起重要作用,给香港带来更多的投资与贸易机会。同时,香港将会实行市场分散化、贸易多元化策略并重视开拓新市场。  相似文献   

14.
李帮喜  赵文睿  李洁 《学习与探索》2023,(10):96-106+180
本文改进了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再生产理论为基础的MPS体系,构建了添加国际财富转移后衡量物质性生产规模的宏观经济指标:社会总生产(GSP)和社会净生产(NSP),同时结合1990—2016年Eora 26部门MRIO表的国际数据,对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的宏观经济规模和实体经济占比进行了再计算。从实体生产的角度出发,发现我国与美国宏观经济规模的差距显著缩小,我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水平远高于GDP所呈现的水平,但我国的实体经济占比呈下降趋势,需要警惕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地缘经济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或资源超越民族、国家和社会制度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经济一体化使区域内各国经济生活由国家过程转化为国际过程.交通成了激活国际与区域经济的火车头.俄罗斯作为地缘政治上传统的欧洲国家,目前难以参加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俄罗斯要实现强国富民愿望,必须发挥其欧亚桥梁的地缘经济优势,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国际联运是促进俄罗斯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自1997年以来,犹如亚洲地区和其他地区大多数经济观察家那样,许多欧洲人对亚太地区突然爆发的金融危机感到颇为震惊。这场危机始于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最后波及到韩国。随后转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危机,不言而喻,是日积月累的债务问题。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都是欧洲联盟重要的贸易伙伴。应当说,欧盟统一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加速国际贸易的一体化进程。1990年,欧洲联盟61%的贸易额是在其成员国内部实现的,然而与此同时,亚太国家作为欧盟国家的外部贸易伙伴,其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呈现出缓慢和稳步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经济合作圈”作为牵引世界经济经济、地域经济的一大力量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日本早在六十年代,由新泻和富山等日本海周围的县就提出了将这一地域作为一个经济圈建立“环日本海经济圈”的构想。随着东西冷战体制的解体,缓和紧张的浪潮也波及到亚洲,因此,近年来中国、南朝鲜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间已在推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夏威夷大学朝鲜学研究所和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共同举办的首届“环太平洋朝鲜学国际会议”(简称“PAKSA”)1992年7月27日至8月1日于美国夏威夷州首府火奴鲁鲁(檀香山)举行。在目前世界局势发生着激烈动荡和变化、朝鲜半岛的地位日益被人们关注、韩国的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效果的背景下,各国学术界对朝鲜问题的研究正在逐渐深化。对朝鲜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对半岛南北两部分不同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系统研究,正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被一些学者称为“朝鲜学”(南朝鲜称“韩国学”,即“KO REAN STUDIES”)。世界某些地区如欧洲,已经在前几年成立了由瑞典、瑞士、丹麦、英国、法国等国的东方学家发起组成的“欧洲朝鲜学会”(AKSE),对朝鲜半  相似文献   

19.
战后,在东西方对立的政治格局的制约、“捆绑”之下,日本与苏联、东欧(以下简称苏、东)的经济关系一直停留在异常低的水平上。以日苏贸易为例,这两个GNP分别占世界第二、三位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仅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1.3%(1987年数字)。与之相比,美国、南朝鲜、西德、台湾与日本的贸易额分别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30.4%,5.6%,5.0%,4.9%。  相似文献   

20.
南朝鲜于1986年底制定了科学技术长期计划,把1987年称为“科学技术长期计划的元年”,提出了所谓从“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的战略新转移,并野心勃勃地声称到2000年“要进入世界先进经济中心”,跨入“十大技术先进国行列”。为此,南朝鲜政府1986年以来一再修正科研经费投资计划,提出到2000年要使科学研究经费达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修正了原订的2.5%和3.1%),从而将大大超过先进工业国的3%。《韩国经济新闻》曾在这几年组织过多次技术经济研究会和一系列有关政策讨论会,并发表过许多文章,论述科技开发战略、科技发展方向和速度、科技体制和投资、科学技术和传统文化的关系等问题。现摘要译介如下。(译文所引材料自1986年12月至1989年6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