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工业化道路思想是其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开辟,则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成果之一.它经历了一个思想认识上逐步深化的过程,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的、用科学技术武装的、开放式的工业化道路.这些思想和实践必将为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近代以来探求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而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现行政治体制、公民政治素质等都是影响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政治改革,促进政治发展,推进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3.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开拓者和理论奠基人.毛泽东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具有核心内涵上的一致性和具体内容上的相关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的总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工会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事关工人阶级根本利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性质的核心,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却是一个充满艰辛的长期过程.毛泽东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并胜利地领导了这两大革命;而且还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理论观点,为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尝试,开了新的历史时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我国不得不向苏联学习,但同时也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它曾经使我国取得了“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但是,到1956年左右,苏联模式的弊病不断暴露.苏共二十大后,我们以苏为鉴,试图修正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中国式的自主发展道路并不顺利,始终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继续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成功,而且最终突破了苏联模式.说明走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根据本国实际和人民的意愿和能力来选择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红色资源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二者形成时代的耦舍,红色资源是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然选择.红色资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以及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新时期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启示.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历史启示,有助于我们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信是一种信念及精神,中国道路自信是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发展能力及前途的信任,其形成与中国百年发展辉煌成就息息相关.中国道路自信源自中国道路的正确选择.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历经千难万险,先后成功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人民在百年磨砺中增强了中国道路自信.这种自信承载着中华儿女的无数梦想,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软实力.树立中国道路自信的理论前提,关键在于对中国道路优越性的彰显.只有将其置于不同参照系中进行多维度比较,才能使其优越性得以全面彰显,并愈加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阔步前行.显然,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通过梳理、总结建党百年来中国道路发展历程,将中国道路置于自身与"他者"之历史与现实中,进行共时态与历时态之比较,以唯物史观回望并厘清建党百年来中国道路自信生成逻辑,具有极其重大意义,既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又能激发全体中华儿女愈加自信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相似文献   

10.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所指引的道路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苏俄本应顺着新经济政策所指引的方向,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但由于理论的分歧,加之城乡关系的错综复杂、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等方面的原因,新经济政策推行不久就被废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