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的两种著作,一是《中国词学的现代观》(以下简称《现代观》),一是《论词学中之困惑与〈花间〉词之女性叙写及其影响》(以下简称《女性叙写》)。《现代观》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在西方理论之观照中的反思”一篇长文,后一部分是前几年在《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副刊陆续发表的十五篇“迦陵随笔”。本书站在现代立场,用西方文学理论对中国词学的一些基本、核心  相似文献   

2.
<正> 李清照的《词论》,历来颇有怀疑为“托名伪作”者。至当代的词学界,还有一些学者持这个看法。马兴荣先生的《李清照<词论>考》一文,在这一派意见中,是很有代表性的。马先生说:“从世传为李清照的《词论》的出处来源,流传情况以及《词论》本身存在不应有的疏失和《词论》的主张并不指导李清照的词作三个方面来看,可以说《词论》的作者不  相似文献   

3.
“何似”一词始见于魏晋时期,用例颇多,而其用法辞书大多未收。仅《汉语大字典》与《宋元语言词典》略有论举。《汉语大字典》将其释为:(1)如何、怎么样;(2)比……怎么样;(3)何如、不如;(4)何妨、何不;(5)什么。《宋元语言词典》释为:(1)哪里象;(2)何如、不如;(3)什么样、怎么样。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言观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 1)语言是一个由多重结构组成的动态系统 ;( 2 )语言与思维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 3 )语言是共性与个性、共时性与历时性发展的辩证统一体 ;( 4)语言具有社会存在和生活实践本质。现代语言观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 ,它反映出人类在语言问题上从“工具论”、“符号论”到“系统论”和“本体论”思想的发展历程 ,揭示了西方现代哲学相对于传统哲学而言在视界和思维方式上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教学论》一书由东北师大吴杰编著。全书由课程论、教学过程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原则、方法和教学评价等部分组成。 该书认为,教学理论是随着时代要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各个时期各有其特色。该书不强调在教学理论上探求独一无二的、绝对的本质,规律和模式,而是主张兼容古今中外众家之长,重视基础理论;纵观历史过程,把握时代信息和我国特点与现实要求,总结经验、提高理论、开创新的研究方向。 贯穿于该书的两条主线是:历史的回顾与总结;科技在各个发展阶段对教学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课程与教学论在我国有了较快发展,但其学科体系的建构相对滞后,目前主要有“并存式”、“合分式”和“融合式”三种类型.要建构一个科学化、中国化的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必须明确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抓住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问题,加强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把握好课程与教学的整合程度,构建合理的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的价值——价格论似乎早已有定论。这个定论是指:人们通常以为亚当·斯密的价值论是多元的、不一贯的、充满着相互抵触观点的理论。这种看法由来已久且相当流行①。围绕着价值源泉问题,人们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初版,以下简称《国富论》)中阐述其价值论时,混同了价值的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提出了互不一致的各种论点,诸如耗费劳动论,支配和购买劳动论,生产三要素成本论即三收入论以及供求论等。还有人认为,亚当·斯密从《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1762—1763,以下简称《演讲》)到《国富论》(1776),在价值论方面发生了一个大的转变,即从效用论转到了劳动论,于是,如何理解和看待这两部著作在价值论上的对照也成了一个问题。对于流行已久的这些观念,近些年来在国外的一些文献中已经受到怀疑和挑战②,我国著名学者陈岱孙在其《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一书中已提出了他的极富启发性的不同见解③。本文试图重评斯密的价值——价格论。  相似文献   

8.
论巴尔·希勒尔的索引词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尔·希勒尔是第一个对索引词理论做系统研究的学者,他的索引词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对语用指称和语义指称的区分。该文在给出“语用指称”和“语义指称”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他的“索引句是不可消除的”这一论点,并较为详尽地分析了希勒尔的理论与斯特劳森在《论指称》中相关理论的异同,还对希勒尔的理论做了适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最近收到东大图书公司印行的世界哲学家丛书《熊十力》一册,由大陆青年学者景海峰执笔。一口气读完,觉得这是一部高质素的著作,故乐于为之评介。这部书有三个特点:(1)文笔流畅,能够掌握到时代的脉搏;(2)资料丰富;(3)对于熊先生的思想有相当同情和了解。全书共分6章:(1)熊十力与中国现代哲学;(2)“新唯识论”源流探析;(3)近代唯识学复兴的最后归趋;(4)体用观的形而上终结;(5)本体论架构;(6)量论索迹。还有附录3篇:(1)熊十力小传;(2)著作考述;(3)学行年表,外加参考书目.以下再作比较详细的论析。  相似文献   

10.
《新教学方案》在“课程设置”中规定:高等师范专科教育设置公共课程、学科课程、教育课程、特设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新教学方案》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将活动课程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当中。活动课程论是教育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课程理论之一。活动课程与分科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两种基本的课程类型,与分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具有特殊的功能。师专开设活动课程要处理好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论研究需要借助"制度"视角。当前教学论研究中,很少有研究者透过制度视角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考察,制度与教学的关系还没有真正深入教学论的认识视野。我们认为,透过制度视角对教学论进行专门、系统的理论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拓宽教学论研究的视野,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对于科学地认识和解决教学制度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困惑,对于指引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制度重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自近代起历经了国文教授法、国文教学法、国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材教法并存、语文教学论、语文教育学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八个主要时期,一路坎坷地成长起来。由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先天对教育学的依附,使得它至今难以完全独立;又因为它对语文学的依托,其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明显。当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仍为边缘学科,可谓境遇尴尬,亟待有识之士戮力同心,使其再现辉煌。  相似文献   

13.
教育理论素养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运用教育理论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育观念以及运用教育理论知识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思维和方法等。公共教育学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构建以“培养人”为主脉的理论内容体系、进行以实践训练为主的微格教学、关注教育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充分利用教育学课堂教学的示范性、运用案例教学诸方面进行了探索教育学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现代英语写作研究发展脉络及流派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清晰地描述现代英语写作研究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对写作过程教学法、表达法、修辞法、形式法、现时一传统法、跨学科写作教学法以及模仿法等不同流派的英语写作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考察,从中发现现代语言学的相关学科、认知心理学以及高度普及的互联网对写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影响,以便为英语写作研究寻找更加科学、实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象学教育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是这一思想的创始人之一。现象学教育学是以现象学为其方法论,建立在存在主义的哲学观上的一种教育学思想。现象学教育学利用现象学的这种质的研究方法,鼓励教师和父母对儿童生活世界用心观察,通过反思提出教育的目的和价值。现象学教育学更加关注个体而非整体,体现出一种对生存、幸福的人文情怀,旨在获取生活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和堆砌。它使处于学院化的研究方法走向平民化,使得研究者、教师和父母都能容易地掌握这种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教育学成"学"发展的历史及其两种不同路向(即科学化与人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评论,认为,教育学成"学"必须走科学化与人文化统合的道路,这是提升教育学学科地位、摆脱教育学发展困境的必由之路.接着,文章进一步指出,教育学的真正危机,不单纯表现为它是否有"学"无"学"问题,更深层次则在于教育学的无"教".文章分析了无"教"的表现、根源及其危害,指出,教育学必须限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必须改变过分专注于研究教育外部现象的倾向,要朝向"本真教育学"回归.这种回归,实践上有利于突出教育中心工作,理论上有利于教育学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诞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与规范。因此,在生物课程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简称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是实现六年制本科层次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改革措施之一。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原则包括实践性、学生自主性、教师有效指导和目标生成性原则;活动指导包括主题的确定、活动方案的设计、实施活动方案以及活动的交流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高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长期陷入困境的高师公共教育学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关系的处理及教学过程的实施等诸多方面都滋生了新的矛盾。为了应对这些新的挑战与要求,笔者认为在公共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教育学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然而在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课程价值误判、课程资源开发不力、教学方法手段老套、考试方法单一、专业精神缺失等问题或弊端,严重影响了教育学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从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去考虑改革的策略,以提高教育学课程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课程领导的研究兴起于美国,近几年来其研究成果逐渐输入我国。本文分析了课程领导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课程领导兴起的主要原因、课程领导的基本内涵,以及课程领导发挥最大效力所需采取的有效策略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促进对课程领导的深入探索,丰富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