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毅 《阴山学刊》2002,15(4):5-8
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罗宗强先生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著名学者,其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研究,在融合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以及打通文史哲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其治学精神和学术追求、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都显示了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2.
“文学透视”方法与“美国精神”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一个最广泛、最深刻的人类事务哲理,在国际问题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当中必须有广义的文学透视。这类透视既包括经典方式的史事叙述和以人类真实为基底的文学想象,也包括旨在认识和展示基本特性甚或深层机理的轶事讲述。据此,可以展示复杂的美国精神图景,并且以雅典精神——它主要因为伟大史家修昔底德的广义的文学透视和思想提炼才为今人所知——去帮助理解之。直接与美国的对外态度和对外政策密切相关,美国精神当中有在不同的提倡者那里各有不同依据的扩张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追求,同时还有以漠视历史、信仰技术式解决和倾向于排斥文化多样性等为特征的美国战略文化。这些民族精神内涵得以被揭示出来,主要归功于经年累月众多历史学家和政治作家的历史考察、文学透视及理论/哲理思考。与此相反,当代流行的很大部分国际关系研究和历史研究共有一大弊病,亦即缺乏广义的文学透视。  相似文献   

3.
文学研究是一种审美解放,其使命在于运用文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来论证文学对人类解放的意义,指明"解放"的必然路径,树立实现"解放"的宏伟目标,描摹审美解放所能抵达的理想状态,并通过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来完成"解放"。文学研究的"解放逻辑"寻找某种永恒、有效的模式,希望以此解决一切文学问题,获得审美的解放和自由,但是如果一味追求"变革""进步"和"创新",最终可能导致虚无主义。边界意识在对传统形而上学及其元意识的反驳中显现,是一种新的哲学意识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文学研究的边界意识在宏观上可以分为语言层面、知识层面和价值层面,在微观上包括政治边界、经济边界、社会边界和文化边界。  相似文献   

4.
从"文学研究"到"文化研究":世界性文学审美特性之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顺庆  蒋荣昌 《河北学刊》2003,23(5):96-102
近三十年来,西方大学文学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已从文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但此一转变的意义迄今未能得到阐明.此一转变实际上已成为如下历史事件的鲜明表征--随着消费社会的日渐成形,与符号化消费互为表里的多语言文学文本已经取代或正在取代以书写语言为主体的传统文学文本的主流地位.文学语言、文学文本形态、文学的审美特性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根本变革,文学研究也已从其内部转向更深处,亦即已从传统的古典样式的"文学研究"转向以"文化研究"命名的当代形态的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古今文学演变与中国文学史研究之间的内在关联,大体可以从四个层面来描述:"中国文学史"这样一种著述方式是伴随着古今文学的转型而产生的;现代的纯文学观深刻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中国文学史"撰写;对古今文学之异的清醒认识是编年体文学史兴起的契机;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古今"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处理主体性与客观性的关系.我们的讨论即从这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在几千年封建专制社会和近现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女性往往是人生悲剧的主要载体。在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众多文学形象,皆以男尊女卑为特征,男女从未有过人格尊严的平等。男人以拥有功名利禄、金屋藏娇为自豪。女人只是传宗承嗣或供人享乐的工具。对于妓女,...  相似文献   

7.
贾振勇 《河北学刊》2008,28(1):99-103
审美观念是过去二十多年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强势阐释支点。但人们对这一观念的理解存在形式主义的偏执。审美体验作为审美活动的中枢,包孕着感觉、知觉、情感、意志、理性、欲望、潜意识、道德判断等人类诸种精神因素。左翼文学的政治移情与审美转换,是审美体验在特殊艺术时空的特殊艺术展现。  相似文献   

8.
乌托邦精神是文学为人类导航、为人性导航的神圣而永恒的向度,对乌托邦理想和激情的率然抛却绝非正确的抉择。乌托邦精神要获得新生,必须获得更具生命力的健康的基因。应该清理乌托邦传统,构建具有新的时代内涵的"新乌托邦精神"。"新乌托邦精神"是对历史上乌托邦传统的合理扬弃,有着宏阔的现代视野和有效的防御机制。中国文学应该高扬"新乌托邦精神",重建面向未来的审美理想和责任承担意识,为萎靡不振的文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实证的方法自孔德提出以来,逐渐成为科学方法的代表,为公众所接受与普及。清代朴学的治学方法与实证科学方法之间有着相类似的现象。从一般方法论角度比类清代朴学与实证科学,能够论证得出朴学中具有科学的方法与精神的结论,从而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具有科学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底层叙述”呈现出三种方式:“底层”被视为待启蒙的对象.“底层”被作为民族生命力的源泉或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底层”被当作政治动员的对象和推进革命的主体。这三种方式的交织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基本发展脉络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学观念、创作方法、作家运思方式、五四新文学实绩及文学批评等方面阐释了科学对新文学的巨大而细微影响.因此,科学绝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一系列生动形象,在五四新文学的整体结构中,占有相当鲜明的重要的关键性位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研究不仅要在作品、作家、思潮、史论等层面上推进,而且还要回过头来,对研究主体的思维方式予以梳理与更新。20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文学界,唯理主义的影响深远,即使80年代以来西方各种理论体系以新潮的面貌出现,仍包含着旧有的先验论的余脉,它往往以预设的命题、先验的原则,来演绎、框就鲜活独特的文学经验,导致判断与结论的僵滞与失效。新近兴起的学案分析方法等,预示着以经验主义的实证为前提、以归纳概括为逻辑原则的文学研究方法的再生与复兴,是值得重视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3.
国内学者对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研究大致有:整体总论,主要研究自然主义在英国的传播和影响;归属研究,主要研究英国哪些作家作品属于自然主义;作家作品论,主要研究作家作品所具有的自然主义倾向和风格。整体上来看,国内对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零散的阶段,人们对自然主义在英国的传播和影响还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对作家作品的自然主义归属尚存争论,对作家作品的研究也没有充分展开。梳理和探讨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研究的成就和不足,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利于开阔视野,促进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自古中国文学的东西差异一直存在。然而从古代到近现代,东西文学并未像南北文学一样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有复杂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族群等原因。西部文学在历史上长期被遮蔽,到当代才得以"完形",俨然与东部文学对立。东西文学是从地理空间角度对中国文学的审视,有助于我们在日益同质化的时代呼唤和维护中国文学的地域传统和多元特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当代回族文学由于其复杂的文化成因,呈现出鲜明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文学题材的丰富性;艺术蕴涵的苍凉美与人物形象的崇高美;文学色彩的民族性与独特的宗教性;文本内容的地域性与艺术形式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唐际虹 《文史哲》2006,(2):114-119
诗人歌德不仅属于最早学习和写作中国诗歌的西方文化名人之一,而且早在1827年就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个概念。《中德四季朝暮吟》与《西东合集》正是他学习东方文化的硕果。对18、19世纪中国文化与哲学思想在德国的传播与影响这一背景的研究,也引起我们对翻译与阐释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以及宽容与客观态度在跨文化研究时的必要性这两个问题更深层的讨论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进行文化审美检视,将会发现,忧患意识始终贯穿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之中。尤其是中国文学忧患意识本身所特有的文化意蕴和美感包容力,大大强化了以忧为美的民族审美心理,拓展了中国文学表现内容的审美空间。不仅如此,忧患意识还构成了中国文学独特的忧患主题系统,使得中国文学包涵的内容和意蕴丰富而深厚,沉郁而感人。因此,认真地对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进行审美阐释,将对于整体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特征,是十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姚小鸥  李颖 《云梦学刊》2010,31(5):38-40
1999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在显著位置刊登该报记者李丹撰写的消息《要重视对出土文献的研究》,报道了当年12月11日-12日在北京广播学院所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这次由北京广播学院语言文学部、河南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和《文艺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姜美玲 《北方论丛》2002,(2):127-128
人类本没有独立于文化之外的文学,自古以来的文学研究者在审视文学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脱离过文化的眼光.但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用文化学的思想和方法来研究文学,并成为重要的学术流派,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在这方面,傅道彬无疑是重要的探索者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艳芳 《兰州学刊》2004,(5):260-261
20 0 3年《当代》杂志发表了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的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 ,在文学界乃至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是一部以“三农”问题为题材的报告文学 ,再现了当代中国乡村的严峻现实 :贫穷、罪恶、苦难、无奈、抗争、沉默……据说作家夫妇是抛下了半岁的女儿 ,深入农村 ,历时三年完成这部作品的。单就这份胆识和勇气 ,我们应该表示敬意。这是一个作家的情感、良知的体现 ,这样有责任、有良心的作家已是寥寥无几 ;而这样深切的地表现“农民真苦 ,农村真穷 ,农业真危险”的文学作品 ,在当前文学中也已经不多见了。值得沉思的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