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张詠为代表的宋代崇阳县地方官员,通过修筑陂堰、订立陂约、制定用水制度等水利活动,初步构建了以官方为主导的地方水利秩序。这些地方官员的水利惠政,在宋代以后逐渐被挖掘、强调,宋人祠祀张詠的乖崖祠,亦被后人赋予水利秩序的权力象征意义。因此,乖崖祠的多次重建吸引了官府与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又以官方起主要作用。透过宋代地方官员因水利实践而被神化的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象征意义在明中叶的退去,可以窥见宋代以来的地方水利秩序在元明间的承续与变迁。  相似文献   

2.
周宝瑞 《南都学坛》2000,20(4):11-12
西汉召信臣开凿陂堰沟渠数十个 ,总灌溉面积数万顷。东汉杜诗对其加以修复 ,又新修一些水利工程 ,使南阳水利设施更趋完备 ,呈现出陂泽棋布、沟渠纵横、堤埂相连的特点 ,促进了南阳农业经济的发展。至今南阳还存在不少汉代水利工程遗迹  相似文献   

3.
陂塘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水体,具有水利灌溉、生态保护和景观美学等多方面的功能,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建设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我国台湾地区及内地在陂塘系统建设方面有益的实践经验,充分挖掘和发挥其功用,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应对城市水生态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为新时期建设海绵城市、实现可持续性生态开发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清代直隶河道总督又被称为北河河道总督或直隶水利河道总督,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管理直隶以及京畿地区水利与河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不仅担负着永定河、子牙河、海河、运河、东西淀等诸河流、湖泊的修治、抢险、抗洪等任务,而且对催攒漕船、治安巡防、管理河工都有相当大的责任。对直隶河道总督的设置、功能、裁撤等诸方面内容的考证与分析可揭示有清一代封建国家对直隶地区河务的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5.
清代,在鄱阳湖流域内的乌石潭陂、槎滩陂和北澳陂水利系统,地方社会围绕水利工程设施的创建权属都发生了激烈的矛盾纠纷。这种文本纠纷的发生,源于地方社会宗族观念的浓厚基础,也是地方民众争夺用水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地方社会不同力量之间的权力争夺和社会秩序的变化,表现出区域类型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郭小霞 《南都学坛》2009,29(4):20-21
汉代是我国陂塘建设大发展时期,统治者除了维修春秋战国时期的陂塘外,还建造了很多陂塘。这些陂塘除了用作农业灌溉外,还用来发展陂塘养殖业,种莲种菱,养鱼,发展多种经营,促进了汉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古庐陵地区中心的富水河畔,座落着古老而又神秘的渼陂古村.通过对渼陂古村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对古建筑的考察分析,这个古村的古建筑群的宗族与宗法文化,书院与儒商文化,建筑艺术文化与近现代红色文化等等,便是这个古村古建筑的文化遗韵的奠基,也是渼陂古村旅游及教育基地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论明清时期山会平原的水利建设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会平原位于浙江省宁绍地区.明清时期山会平原的水利建设工程主要以西小江的治理、三江闸的兴建与维修为代表,同时海塘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这些农田水利设施的修筑与整治,对于调节山会平原水旱灌溉环境起到过重要作用,然而也正因为由于这些水利设施的兴建改善了该地区的水旱灌溉条件,也因此促进了湖陂的垦废,造成了该地区湖陂生态系统的大破坏,人水争地的现象越演越烈.  相似文献   

9.
为了治理水旱灾害,清代无为人沿江沿河修建坝堤、开挖渠道,在丘陵低山建起陂塘、在低洼处修筑圩田。然而,这些农业水利建设并没有达到治理水旱灾害的理想效果,水旱灾害依旧频繁,危害性甚至更大,水利治灾陷入了困境。自然环境的制约、某些水利建设的失策、地方官吏的腐败与不作为是造成困境的重要原因。但从深层次上说,清代无为农业水利建设强化了人们面临水旱灾害时的脆弱性则是困境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奋斗横陂     
《源流》2022,(12):18-19
<正>横陂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筚路蓝缕、奋发图强的历史缩影。横陂人民的奋斗史,体现在方方面面,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农业兴修水利新中国成立后,横陂人民建成那洞、马山、荒洞、横河、大塘汪、长塘、磨刀坑等等水库多个,保障了农田的灌溉;横陂人民又挖成甘汾河,减少了绝大多数的水患。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建设加快、用水量逐年增大 ,加上气候变暖、少雨干旱将持续到 2 0 15年 ,我国北方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现状 ,说明在丰水区筑坝截流、调丰补歉势在必行 ,完全符合生态经济学发展原则和国际水法  相似文献   

12.
建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当前农村社会的重大目标,在我国西南地区实现这一目标的严重障碍在于这里的众多地区被学术界定义为脆弱生态区,其中有代表性的脆弱生态区之一就是喀斯特山区,现有的研究者主张将这样的地区封闭起来,拒绝任何形式的利用。通过对贵州麻山、广西都安、以及乌江沿岸石漠化地带的民族调查,发现当地的苗族、布依族、瑶族拥有成套的地方性知识。他们能做到在高效利用脆弱生态系统的同时,避开脆弱环节高效利用与生态维护两全其美,发掘利用这样的地方性知识就可望实现人地关系和谐社会建构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论“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源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系到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因而,科学合理地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加快“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明朝和清前期,国家为保障运河漕运,严禁沿运河两岸农民引用运河和其他河湖之水灌溉田地,致使鲁西农田水利事业荒废,农业生产受到很大损失。运河停漕后,山东运河流域河道淤塞、闸坝失修的现象日趋严重,招致沉粮地和缓征地面积大增,山东西部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态经济怎样发展,山区小康建设如何振兴,这无疑是新的时代所赋予的新任务。实践业已证明,在面广人多且条件落后的山区农村发展生态经济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条可行且有效之路。从农村整体协调与生态经济发展、贯彻以人为本与山区小康建设、落实科技兴农与推广机制创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介绍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福建北部山区的南平市开展联合攻关的进展,以及示范推广的成效,提出了山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6.
2004年财政部正式建立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的新阶段。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办法。北京市在2004年底开始实施山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从北京市山区生态林补偿政策实施现状出发,在对涉及生态林补偿政策8个区(县)的农户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回归方法分析并评价了生态林补偿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据此从提高补偿标准、健全护林员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合理配置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及提高生态公益林管护队伍素质等方面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山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及其配套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运用行政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山区乡镇行政体制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行政生态环境,探讨山区乡镇行政体制与其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对推进山区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促进山区乡镇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行政生态环境不断变化发展,山区乡镇行政体制中与行政生态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也日渐凸显。通过发挥山区行政体制与其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科学设置职能部门、推进行政执法权与审批权的下放、完善山区乡镇财政制度、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推进山区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从而保持山区乡镇行政体制与其行政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农田水利建设是西北农业开发的前提和基本条件.数千年来,西北先民在水利建设上倾注了无数的心力和物力,不仅修建了数以千计的渠坝堰井,而且在农田水利技术上也获得了骄人的成果,"治渠之善,东南弗过也".本文仅就个人文献所及,简介西北古代的引流灌溉,坝堰池塘和水车、井灌等技术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9.
漓江保护区承担着漓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限制了保护区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保护区经济发展滞后,致使保护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够协调.生态补偿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通过经济刺激手段协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平衡区域利益格局的有效方法.漓江保护区应当尝试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生态补偿,以有效的生态补偿促进漓江保护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协调,实现区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和新疆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新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防灾减灾形势更为严峻,而且气候有暖干向暖湿发展的趋势;但因气候变暖的同时降水增多,河流径流量呈增加趋势,使水资源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生态环境,荒漠的面积扩大,绿洲总体和交错过渡带面积减少。由于新疆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以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新疆水资源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从而大大的影响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