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此,国家视角的制度分析往往忽略了社会矛盾产生的复杂逻辑;底层视角的经验研究虽然揭示出了这种复杂逻辑,但没有将其与国家制度创新进行有效衔接。作为上承国家意志、下接民众诉求的关键结点,基层治权视角对深入理解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然而,当前的资源下乡和规范下乡对基层治权赖以运转的价值、组织和社会基础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推高基层治理成本的同时,也束缚了其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为此,重回中国特色的简约治理,并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重塑基层治权才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不断显现,化解难度不断加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基层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是维系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及时了解基层社会矛盾、规避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和谐成了基层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课题组以调查泉州基层社会矛盾为样本,通过对基层社会面临的人民内部矛盾的研究,进一步探求预防和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现代化治理之道,即:变革社会管理理念,达成共识,筑就预防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治理基础;构建预防和化解各种基层社会矛盾的多元化社会治理主体;创建基层社会矛盾的有效预防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3.
论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因而对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从积极的意义看,网络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化实践环境,网络传播的科技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有助于社会成员掌握社会生活的本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新知识、新观念、新规范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的冲击以及网络空间中的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现实性与虚拟性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普遍存在于大千世界中的任何角落里,即存在于现实环境,也存在于网络虚拟环境。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的矛盾是网络环境的主要矛盾,同时也是网络环境的双重属性,这两方面无论从网络环境的主体方面还是客体方面都缺一不可。文章紧紧围绕着网络环境下的技术维度、社会维度、人文维度的三重维度,阐述了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性矛盾之间所蕴含的对立和统一,以及这两者之间所涵盖的关系和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在大学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情况下,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存在的观念、体制、环境及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不和谐因素,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对各级政府和高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这对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社会矛盾凸现,"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中国的水电工程移民是目前社会群体中最不稳定的群体之一,不稳定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易发"群体性事件",对区域社会稳定造成直接威胁.研究和分析水电工程移民群体事件的形成因素和应对机制,化解不良心态,增强积极心态,这是把矛盾发现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的关键环节.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正确化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自组织网络群舆论引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思潮、社会矛盾、社会热点等问题和新媒体现代传播方式聚集交融,形成的高校自组织网络群舆论对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个性心理、政治倾向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自组织网络群舆论的主体、客体和介体特点,积极探索高校自组织网络群体舆论引导机制,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传播信息环境也即网络信息环境,是指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可能接触的由网络信息设施、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机构、网络信息活动、网络信息内容,以及相应的网络信息制度等综合构成的一种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传播环境。网络信息环境的好坏对网络信息传播、网络信息交流和网络信息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客观地讲,自互联网走向商业利用以来,由于网络人口不断增多,网络信息呈爆炸性增长,再加上某些网民行为失范所导致的网络信息污染等,网络信息环境表现出日益混浊化的趋势。网络信息环境的混浊化对于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社会信任、社会秩序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都是一个挑战,因而建设清朗化的网络信息环境成为网络传播信息环境治理和网络传播效益提升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网络信息环境清朗化的关键策略在于:开展网络信息环境清朗化的认知教育,重视网络信息环境清朗化的道德引导,加强网络信息环境清朗化的行政管治,推进网络信息环境清朗化的社会协同,增强网络信息环境清朗化的法律保障,构筑网络信息环境清朗化的技术支撑。同时,还应心怀祖国,放眼世界,不断深化网络信息环境清朗化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基层是国家政权延伸的“神经末梢”,基层社会治理在社会治理进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在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也面临着社会矛盾多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未形成、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转型期的更迭、基层政府对治理理念的盲视以及社会组织的边缘化。因此,面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方向、精细化、协同化、科学化、信息化的角度来探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对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旅游学科研究中的社会网络思想及其研究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网络思想整合了个体主义方法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在旅游学科研究的方法论之争中表现出极大的张力。已有研究偏重于将社会网络分析视为一种分析工具或研究方法,但事实上,社会网络分析更是一种研究社会结构的新思想和新范式,并在多方面表现出与旅游研究的契合性。在系统梳理西方社会网络思想脉络的基础上,对"弱关系的力量"、"嵌入性理论"、"结构洞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核心思想进行评述;进而探讨社会网络在方法论中的角色;对社会网络研究中的关键概念"行动者"和"关系",以及关系测量进行剖析;结合旅游领域相关研究探索社会网络研究范式,指出已有研究仍徘徊在静态层面,仅将网络视为"变量"、"环境"、"渠道",却忽视了社会网络研究在动态层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和深圳等特大城市社区的调查,重点探究社会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居民和基层政府解决城市社区冲突的主要途径与举措,前者包括对话和解、调解、仲裁、信访、诉讼及诉诸暴力等,后者主要涉及社区冲突化解、冲突调解、冲突管控、冲突处置和暴力强制等。一个共识是,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增多与复杂化,大多数社会或社区冲突必须通过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体等在内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或合作解决。  相似文献   

12.
网络冲突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冲突中不仅以数字的方式模拟了现实社会的冲突.而且也折射了现实社会的脱序状态,文化的认同是社会和谐的助推器,只有从内外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增进文化认同,缓和网络冲突,促进网络和谐。才有真正意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网络连接了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它是社会动员的重要场域,并越来越成为民众的诉求渠道。它可以引爆或加剧社会冲突,也可以化解或缓和社会冲突。网络环境下的社会冲突事件的组织性增强,政府解决社会冲突的难度加大。要化解网络环境下的现代社会冲突,政府必须重视民生,建立通畅的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以及网络舆情的处置力和引导力,树立政府网络舆论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
马斯洛“科学心理学”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斯洛的“科学心理学”在对心理学主流科学观进行批判与解构的基础上,对“科学”进行了历史与心理向度的本真还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元科学视域下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创获。马斯洛以他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等为理论资源,对需要、动机、焦虑解除等在科学研究的作用做了心理学的说明,他的“科学心理学”对国内研究的开启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利益诉求手段的农村土地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征占引发的农地冲突日趋多发,已成为当前农村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之一。本研究在对学者观点进行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从冲突功能的角度对农地冲突的本质进行全新诠释,研究认为,农地冲突实质上是农民实现经济利益诉求的一种手段;对现有农地权利的经济利益而非农地权利调整的诉求,才是当前农地冲突产生及农民不断进行抗争行为的根本动因。因此提出解决当前农地冲突应立足于乡村治理关系的改善和基层政府治理成本的降低上,而现有基于土地产权制度的调整和改革的解决思路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6.
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匿名性强,群体思考更多等特点,往往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目前,对于某些热点问题,经常出现网友消息和政府官方舆论有冲突的情况,本文在问卷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接收习惯等外在容易引导的因素,和大学生的信息认知特点等内在不易改变因素,对于大学生面对此种情况,是否能够对网络谣言进行分辨,以及如果不能分辨选择相信政府还是网友都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矿厂资源的争夺是引发咸丰同治年间汉回矛盾和社会大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云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白羊厂汉械斗的原始档案材料提供的数据和事实的分析说明,清朝"放本收铜"政策刺激起来的云南铜业畸形发展是以大量劳动力的虚耗为代价的,致使矿厂积累了大量的非生产人员;而产权的混乱则使组织帮派、依仗暴力实现或维持对资源的占有成为在矿厂进行生产的必要条件,由此而导致了矿厂生产活动、社会组织、基层政权的帮派化和持续不断的帮派争斗。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不容忽视。社会矛盾长期累积,民众为维护自身合法利益而采取违法行为,非直接利益群体的加入使事件扩大化,是群体事件的诱因,解决群体性事件,必须强化管理,注重网络及第三方组织和主流媒体作用;引导网络传播,善于换位思考,充分考虑民众利益;加强民主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体察民意;建立渠道畅通、透明的沟通通道,制定对应机制,以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由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医务社会工作特殊价值观和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组成。医务社会工作学生实习中专业价值观与现实处境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整体医疗处境的冲突和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与实习学生个人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提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本土化和传统实习模式的变革是实现二者融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急剧转型期,但由于公共安全保障基础相对薄弱,使公共安全管理与经济快速发展的不相适应性变得越来越显著,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基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乡村群众的安全保障,改善乡村基层的生活环境,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确值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以云南省临沧市农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处置和防范为例,从当今农村基层群众对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需求切入,分析基层政府在贫困乡村履行公共管理职责的空间和局限,进而探索一种在体制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下,通过机制创新和力量整合,建立健全乡村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