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恩宝 《中华魂》2012,(22):7-9
联络朝鲜革命者除了创作各种抗日宣传画,韩乐然还积极参加"东总"的各种活动。1938年3月20日,"东总"召开追悼东北抗日救亡阵亡将士大会;8月13日,纪念上海"八一三"抗日火炬游行;9月18日,纪念"九一八事变"七周年大游行,韩乐然不仅自己参加,还联络一些朝鲜抗日团体参加。由于共同的抗日救亡、反对共同敌人的历史使命,韩乐然在武汉时,又结识了一批朝鲜革命者和爱国主义者。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官方开始公开支持朝鲜  相似文献   

2.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在东北人民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日联军为世界人民战胜国际法西斯所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在东北进行武装抗日的策略,积极支持、组织抗日义勇军,并创建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反日游击队。虽然在抗战初期,中共一度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但能及时做出调整,并根据东北的革命实践提出了反日武装统一战线的战略策略。这一策略不仅推动了东北抗日斗争的发展,也为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没有必要将是否具有"反抗性"作为判断沦陷区文学的唯一标准,相对于以往将许多产生于沦陷区的作品都归入"抗日文学"范畴的做法,这是一种认识的进步,但也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即根本否认在沦陷区会有产生"抗日文学"的可能性,这就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以东北沦陷区为例,通过分析李文光、金剑啸、梁山丁等作家的作品,可以发现它们不但的的确确流露出了抗日爱国的意识,而且有时还表现得相当直露。这些作品理应被归入"抗日文学"范畴。若将东北沦陷区的抗日文学与国统区、解放区的抗日文学相比较,会发现它在风格、题材、内容等方面都颇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传统观点认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于1932年底1933年初便失败了。事实上,东北抗日义勇军在1932年底后的结局并不能简单地以失败论定调。义勇军虽一度遭遇了严重的挫折,但一部分仍留守东北,依然是全面抗战爆发前东北抗日武装的重要支柱;一部分转战热河,继续抗战;一部分来到新疆接受整编,传播抗日舆论的火种,参与新疆建设,为新疆的抗战奠定了基础。义勇军的事迹得到弘扬,成为了14年抗战期间激发国人民族主义情绪的一股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胡士弘 《老友》2009,(2):10-11
抗日名将张爱萍单枪匹马走敌后,开辟皖东北根据地;大智大勇反"扫荡",收复和扩大苏北抗日根据地,立下了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7.
刘澜波对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九一八事变后,共产党员刘澜波投身东北军中,以黄显声秘书身份帮助黄显声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他帮助黄显声镇压汉奸队伍,组建东北抗日义勇军,制定义勇军的编委方案,收编与改组各地义勇军,同时还支持黄显声坚守锦州。他始终伴随黄显声左右,为其出谋划策,是他的亲信与幕僚,被誉为"血肉长城幕后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东北救亡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由东北爱国民主人士、流亡民众、东北军爱国官兵共同发起的抗日爱国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以宣传抗日爱国、支援东北抗日、收复东北失地为宗旨,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统战性质的救亡团体,直接参与和协助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促进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场运动汇入全国抗战的洪流,为推动全面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东北救亡运动谱写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中国抗战史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9.
东北抗日武装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歌谣。分析东北抗日歌谣产生的历史原因、内涵及其精神实质,认识到东北抗日歌谣是东北抗日军民表达思想情怀、鼓舞斗志、号召抗日救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独特的文化作用。东北抗日歌谣集中体现了东北抗日武装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不畏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0.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十四年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东北抗日斗争。中共中央主张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提出了“收复东北”的外交政略和“援助抗联”的军事战略;向东北多线派遣人员,开辟情报和组织工作;明确了经略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的工作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形式和持久抗战的根本条件.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施的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和民族资产阶级对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重大贡献又是抗日民主政权得以巩固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923年底陈启天揭櫫"新国家主义"的要旨在于建构国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围绕这一主旨,陈启天一直倾力于建构国家主义理论与从事国家主义运动,成为中国青年党的要角。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陈启天对日主张作战;对内要求停止党争、取消"党治"以共赴国难;主张"抗日不忘铲共",批判国民性以指导"国民救亡运动"。其抗日救国主张是延续和发展"新国家主义"的逻辑结果,不免意识形态之囿限。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领导权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抗战时期国共领导权的历史考察,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充分的政治领导权和在陕甘宁边区的全面领导权。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路线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抗战后期,随着国民党的消极抗战,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政治领导权意义随着抗战的深入而逐渐凸显,促使整个抗战领导权在国共两党间发生了明显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东北抗联的历史作用,多从其对关内抗战的配合加以论述.笔者认为,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成功之体现;中华民族武装反抗日本侵略之先锋军;中华民族武装反抗日本侵略之宣传队;中华民族不屈精神之弘扬者;苏军进军东北之先遣军;中国共产党东北根据地之奠基人.  相似文献   

15.
试析张闻天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闻天在我党制定与实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过程中,不仅发挥出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而且形成了丰富的统战思想。这与张闻天在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特色不无关系。这些特色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走极端,坚持两条战线斗争;联系国际形势观察和处理统战问题;注重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所有这些,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旷日持久的民族抗日战争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广泛地动员了社会各界民众,铸成了民族抗战的血肉长城。艰难困苦,予汝于成,最终取得了抗日民族战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7.
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发挥了突出作用。共青团坚持党的领导,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围绕主责主业,发挥在共青团员和青年中的组织动员优势;突出青年特性,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共青团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展必须坚持党旗引领,保证共青团和青年正确的前进方向;加强思想引领,筑牢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信仰之基;永葆青春活力,激发青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激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8.
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总觉醒,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事变发生后不久,便使国共两党由原来的对立、停战走向携手合作,酝酿已久的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抗战开始到武汉保卫战期间,国共两党共赴国难,合作抗日,关系比较密切。两党虽在政见上有所不同,而且矛盾很大,但终究没有破坏统一战线,各自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维护国家、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共同谱写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光辉篇章。认真研究这一时期国共关系的发展过程及特点,特别是在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下国共关系出现的特殊局面,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于实现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的抗战,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为世界的和平而战。中共一直关注战后中国和战后世界的建设,支持同盟国的协定,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对日处置上,要求贯彻?波茨坦公告?精神,管制日本,根除战争因素,维护远东和平;在盟国关系上,强调大国的合作与一致;同时也努力争取在受降权上应有的地位和利益。中国共产党在战后处理问题上的主张和努力,体现了非凡的自信和能力,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对日和约及外交政策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在红色区域所创造的革命业绩,有了一定的正确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的地位,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并且为海外华侨华人及世界各国人民以后支持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