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国前后,刘少奇提出了利用和发展私营经济,以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思想。在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剥削,私人资本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上阐明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看法。同时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构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设想,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同志在长期实践和探索中,提出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民主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历史意义重大,且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指出:在建设时期,除开必要的国防外,一切工作和其他建设均配合经济建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要求把经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深入考察中国城乡现状的基础上,刘少奇提出一系列极具远见的思想主张:新民主主义经济既有社会主义成分,也有资本主义成分;生产关系的改变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农业集体化之后也可以实行个人负责制;民主化与工业化是不能分离的;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刘少奇在他的讲话和著述中,深刻阐述了其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在当年,是具有震撼力的;在今天,则为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主要发挥者。 (一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刘少奇强调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同时多次使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概念。这表明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观是过渡性与历史阶段性的统一 ,既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看作过渡型的社会 ,又认为它是一个需要经过相当长时期的、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二 )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刘少奇最早提出并多次论证过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同时又多次以明确的语言指出经济建设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这实际上是把两者放在不同的问题层面或范畴加以确认的 ,因而形成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二重性。建国前夕 ,刘少奇曾不再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当作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 ,但二重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 )关于怎样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刘少奇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基本经济方针、经济发展步骤、工业化与民主化的关系及利用外资等重要问题。 (四 )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刘少奇“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提法反映了全党长期以来的共识。关于刘少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 ,可以概括为 1 2个字 :长期准备 ,一步跨入 ,两步完成  相似文献   

4.
刘少奇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 ,对我国社会的经济性质及经济成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在农村建立供销合作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 ,不仅促进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 ,而且为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 ,如何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这一命题 ,已经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 ,需要对之作出明确的回答。为此 ,刘少奇曾经作了有益的探索 ,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完整看法 ,对于丰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宝库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此问题上 ,刘少奇与毛泽东的主张不尽相同 ,刘少奇最终也就放弃了自己的观点 ,统一到毛泽东的认识上来。这一作法 ,对中国后来的革命和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思想源泉.这一思想在指导建国初期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发生了嬗变并过早终结了.探讨这一思想嬗变的原因及对后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对更好地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抗战开始后 ,毛泽东的建国理论逐渐成熟。从抗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毛泽东的建国理论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是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建国理论提出并丰满完善 :第二是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建国理论在实践中得到调整 ;第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毛泽东建国理论发生了一些变化 ,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是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建国后不久,新民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快便夭折了.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国内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没有长期的实践基础;第二,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问题看法不成熟;第三,建国后经济建设模式选择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理论;一部分是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内容是极为广阔和深刻的。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与经济理论,其代表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本文拟主要从毛泽东关于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形态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关于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思想等三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0.
介绍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基本特点、内容和历史地位。指出毛泽东经济思想具有时代性、全局性、探索性三大特点 ,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三大理论。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毛泽东经济思想 ,充分认识其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毛泽东思想的完整科学体系一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刘少奇同志作为我党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反映在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当中。其中,刘少奇同志在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央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即《论党》),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前途及党的建设等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在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  相似文献   

12.
建国前后刘少奇同志提出了很多关于农业合作经济发展的颇有价值的思想,主要有科学地划分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的层次,提出了发展农村工业合作社的主张;在新民主主义阶段,暂不触动农民的个体所有制,待农民富裕了,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向更高级的合作社过渡;大力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这一“伟大的系统”,在流通领域架起一座联系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桥梁,以逐渐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国民大革命时期尤其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民党左派著名领袖邓演达继承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教育思想,同时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特别是欧洲的经验,既对孙中山的教育思想有所丰富和发展,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育思想。邓演达的教育思想亦即平民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这位民主革命家亟欲改造近代中国不合理与落后的教育制度、推动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振兴中华民族教育的伟大抱负。邓演达平民教育思想是邓演达平民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属于新民主主义教育范畴,虽有不足之处,但其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其中许多主张对日后中国共产党人新民主主义教育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建设过程中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党建国前后新闻事业的负责人,刘少奇同志在有关新闻工作的多次谈话中,高瞻远瞩地对新闻工作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他善于将马列主义运用于党的新闻实践,从事新闻理论创造,其新闻思想主要体现在新闻媒体的作用、存在形式、报道准则、报道尺度等方面。虽然在历史上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受到了不公正的歪曲和否认,但对当前的新闻改革仍具有指导意义,启示我们,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在新的环境下考量原有理论,对原有理论加以补充和发展,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基于对中国特殊国情的把握和对中国革命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提出,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自由发展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然而建国后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以及有关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及相当长时期内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如何认识毛泽东关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及其变化,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持和发展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启发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史学界在研究刘少奇的思想时,大多着重于探讨他的白区工作策略思想、党建思想和经济建设思想等,而他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却几乎无人论及。虽然刘少奇没有发表关于知识分子的系统理论专著,但他对关系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知识分子问题却是很重视的,曾提出了一些关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思想,在解决知识分子的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我认为,刘少奇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理论家.他在建党思想、工运理论、统一战线、经济建设等等方面,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丰富和发展,都有一系列杰出的理论贡献.在最近出版的《刘少奇选集》上卷的许多文章中,刘少奇同志着重批判了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倾向,科学地阐明和论述了这两种倾向的各种表现和特点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提出了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方法.这是他的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这方面的有关论述,有助于我们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指导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适应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的探索,这三个方面互相衔接,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形成 旧中国是资本主义尚未发展起来的、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大国。中国资产阶级不仅没有形成自己的经济理论,也没有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准备稍许完备的统计资料。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即投入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的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只能在极其紧张的斗争中,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从社会调查做起,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的经济思想有其鲜明的特点,即务实性、开拓性、辩证性,这一特点用实事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红线贯穿始终。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学习和总结刘少奇的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少奇建国后,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后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观点,是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