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概念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自由”与“一般规则”二元模式阐释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理论,认为过去以“自由”、“一般规则”与“竞争”三元模式理解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有失偏颇,并进而对“自生自发秩序”概念展开了评析。  相似文献   

2.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基本价值,是一种永恒的政治理想。有自由才有创造力,自由理想激发了西方文明,自由的实践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哈耶克看来,自由首先是否定性的,是消极意义上的,对自由的威胁来自强制。正如卢梭所言,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既然强制不可避免的,因此,捍卫自由就是用强制对付强制,用普遍的、抽象的、一视同仁的规则将侵犯个人自由的强制限制到最小程度,这种普遍的、抽象的、一视同仁的规则就是法治。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由”与“一般规则”二元模式阐释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理论,认为过去以“自由”、“一般规则”与“竞争”三元模式理解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有失偏颇,并进而对“自生自发秩序”概念展开了评析。  相似文献   

4.
哈耶克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学者,著述涉及面广,从纯经济理论到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法理学以及思想史。但他的全部著述都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即论证自由的内涵和价值。《自由宪章》一书对自由主义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宪政是人类法治进化和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级样态。它是一项价值目标,也是一种事实状态。作为一种“实践的”法治理性,宪政秩序内蕴着“谦抑的”道德品质,意涵着人们对社会演进规律的科学认识,外显为“多元和宽容的”、“现实而不保守的”、“动态稳定的”秩序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秩序的生长,必然经历一个传统性与现代性相交融、稳定性与适应性相契合、阶段性与长期性相衔接的进步过程。相关的学术话语和理论探究,亟须回归宪政的中国语境,立足于既定的体制和国情,尊重中国的史情与民情,在实践中探索,在稳定中渐进。  相似文献   

6.
哈耶克在其心智理论中区分了现象秩序和物理秩序,对此约翰·格雷做了康德主义的解释。然而哈耶克的论题并不直接得自康德,而来自对马赫的反叛。在哈耶克看来,马赫的感觉要素一元论和心物平行论具有还原主义倾向,即把心理科学还原成了物理科学,为此哈耶克在区分两种秩序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心理学的任务。就此而言,格雷使用物自身这样的康德式术语来解释哈耶克、并对之做出不可知论引申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探究哈耶克关于自由的定义、自由的依据以及哈耶克理论的来源,对哈耶克理论的自由概念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严肃的政治学说都必然包含着它所承栽的历史背景与理论渊源。它既是对现在理论的对接。也是对学者所置身于其中的时代的反映。哈耶克的宪政思想正是在“二战”之后自由企业制度与宪政制度在西方社会普遍式微的时代背景下,在对古典自由主义宪政思想——尤其是洛克与密尔的宪政思想的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9.
哈耶克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他毕生视自由为永恒之理想,一贯坚持古典自由主义观点,将自由界定为"独立于别人的专断意志之外"。哈耶克主张在法治下实现自由,哈耶克对法律的思考是紧密地与个人自由、自发秩序、正义、民主、法治等相联系的。哈耶克的理论极为宏大,本文仅试图从法律与自由、法律与秩序以及法治这三个方面来基本的把握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10.
哈耶克认为自由与道德互为生成条件、互为价值实现之保障,二者相互归结;自由和道德既统一又冲突,保持二者之间的适度张力、避免相互凌驾是确保道德和自由不断演化发展的关键。这些认识对于把握自由和道德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古典自由主义集大成者的哈耶克,突破了以往仅在道德层面讨论自由的传统,把自由概念由哲学概念转变为社会科学的概念,这主要是因为其自由概念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哈耶克在继承古典自由主义主张个人主义的传统下,同时指出了个人理性的有限性,指出文明的进步绝非理性预先设计的结果,而是有赖于社会演化过程中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作为哈耶克自由概念的三大理论基础,研究个人主义、反唯理性和自生自发的秩序是深入认识其自由思想的前提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国家,宪政秩序的形成,宪法监督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因为它本身就蕴涵着秩序价值,并且通过将政府权力的行使限制在宪法规制的范围内、将公民权利的行使控制在宪法设定的框架里以及将权力与权利的相互关系维持在良性互动状态中,从而彰显秩序价值。  相似文献   

13.
哈耶克基于经验主义哲学的立场,在"唯理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种对立的理性观中坚持"理性不及",否定法律是人理性的产物。在批判"自然的"和"人为的"二分观的基础上,提出"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三分观,确立了进化论法学方法论,法律不是"建构的",而是"发现的"。自生的私法优于人为的公法,在私法之治里,法律和自由是统一的;在公法之治里,法律和自由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4.
“客观价值秩序”理论是德国当代宪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以德国基本法中“人性尊严”和“自由民主基本秩序”原则为基础,拓展了基本权利的功能;同时将人民主权等原则转化为国家机构的具体义务;并且将宪法基本权利和国家机构有机联系起来。该理论是战后德国宪法学在价值领域的重要理论:同时也在方法论上受到批评。“客观价值秩序”理论既要防范国家公权力过度侵入私领域,同时又促使国家履行其作为义务。  相似文献   

15.
如何完善宪法监督制度是当前法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完善宪法监督,首先必须明确宪法监督机关。本文结合宪法文本内容和现实情况说明,宪法监督权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为适应宪法监督专门化的需要,我国应在全国人大内设立一个级别较高的专门的宪法委员会,以期有效的保障宪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哈耶克的正义论是其自由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西方具有重要的影响。哈耶克通过他所理解的“社会正义”入手,在批判“社会正义”中,提出了他的正义观,充分显示了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本质。虽然他的正义观并非尽善尽美,但他对“社会正义”的批判具有深邃的洞察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哈耶克的名著<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采用与传统观点不同的视角,认为全书通篇旨在为"个人主义"这一哲学理论和"经济秩序"这一经济学概念间建构一座桥梁.哈耶克借由社会学和经济学两大知识体系全面、客观地分析个人在微观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以此强化对个人在经济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从而更有效地达到经济效率最大化和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宪法实施被赋予更高的要求和价值,宪法援引成为推进宪法实施的有效路径。宪法援引在司法实践中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有其合理之处。通过检索分析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某省进行宪法援引的裁判文书,发现其历年援引宪法的文书数量、援引主体、援引法院和援引内容体现了宪法援引在司法实践中的现状及其蕴含的价值。宪法援引的确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有利于提高裁判文书的专业水平以及法律逻辑的严谨性和说理性,使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转化为可靠的司法现实。同时宪法援引中存在的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也不可忽视,需对宪法援引做出妥善的制度安排,以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