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主要界定了腐败的含义、现阶段腐败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分析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主观原因;提出了惩治腐败的一些防范措施。这对我国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汪琬、魏禧以迥异的创作风格成为清初多样化文坛的典型代表。其扭转、改造文风的努力和文道合一的创作追求促成了清初经世文风的形成.直接影响清初文坛的格局变化和清代散文的走向.昭示出古文由明清之际的多样化文风向清代盛世桐城派正统文风逐渐转变的发展脉络.在一定程度上为桐城文派的形成开辟了路径,  相似文献   

3.
立足知识产权领域腐败问题现实表现,分析其“传统腐败”“隐形腐败”“灰色腐败”类型特征,研究其在损害公权力廉洁性、悖离激励创新导向、扰乱市场竞争秩序、侵害主体合法权益、影响我国国际形象等方面的社会危害。研究发现:知识产权领域腐败现象表现出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形式多样、螺旋式反复发展、具有一定起伏性等趋势特征。知识产权领域腐败诱因包括知识产权与公权力之间存在天然纽带关系、审批机制和保障制度制约规范不够、腐败成本收益比例严重失衡等。从完善“审批”保障制度、“权利”保障制度、“监督”保障制度、“惩治”保障制度方面入手,可有效防治知识产权领域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黄运两河的河工一直是政府施政的重点,其相关问题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河工组织作为河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河工组织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研究涉及到河工组织的建置、种类、职责、来源、征调和影响等相关问题,为以后相关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腐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毒瘤,不同的学者分别从权力制衡和制度设计、收入成本和寻租交易、社会结构和行为习惯、历史传统和腐朽文化等角度展开了深入研究.按照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围绕"社会资本、嵌入和腐败网络"等三个核心概念,界定了腐败的新经济社会学定义,探讨了腐败的形成机理,从而提出了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清初流徙东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廷在乾隆朝之前的近百年间曾源源不断将大批人犯流徙东北地区。作为清王朝统治者的"龙兴之地",东北地区在满清初长时间被用作流放地,主要是由清初期特殊政治环境造成的。流放政策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条例的方式确立,而条例的变化多体现在流放地点的改变上。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古代两淮盐政中有关“河工”的情况,兴工最早、规模最大、修筑次数最多的是范公堤.而兴办“河工”则是与海盐的生产、运输、销售密切相关。兴办“河工”所需巨额经费的筹措方法,一是朝廷拨款,二是盐商捐款。此外,还介绍了“河工”的施工办法、工价及经费管理。  相似文献   

8.
子牙河是清代北直隶地区海河水系的重要河流之一,与永定河、大清河、南北运河构成了京畿地区河流的主干,对流经区域的生态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保障京师安稳与漕路通畅,清廷对子牙河的管理与治理非常重视,不但设置了相关的河务机构,而且在200多年间修建了诸多的水利工程,有效地遏制了区域间的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9.
郭开国 《中华魂》2020,(2):17-18
老词渐淡,新语不断。提起当年曾让农村人既惧怕又无奈的"上河工"这词,现在似乎早已被人们遗忘,甚至许多年轻人恐怕根本不知道这词的意思。然而,这词对于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且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多年,后又加入水利行业的我来说,早已刻入脑海和融入到血液之中,这辈子肯定忘不了了。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不良风气降低村官道德水准、留守人员素质影响村民自治水平、乡村宗族势力阻碍基层民主进程、政府监管不力制约农村反腐成效等方面分析当前农村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提出"三个结合"预防和治理村干部腐败的新思路,即教育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制度建设与惩处腐败相结合、科技反腐与民主监督相结合,营造村干部不愿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村级权力运行新环境。  相似文献   

11.
清代赣关地处大庾岭商路的要道。清代前期,清政府为了维持赣关的正常运转,力图从制度方面进行管理,这客观上促进了区域商品经济的发展。经过赣关中转的商品种类繁多,使得赣州成为赣湘粤闽四省边际区域的商品集散要津,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赣南地区乃至江西与周边各省贸易。  相似文献   

12.
清末教育有发展、有腐败、也有落后。教育腐败论者不能很好地把教育腐败与教育发展和教育落后区分开来。教育腐败论产生的缘由是对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与教育的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问题认识不清。"教育腐败"充其量只是教育生产关系上的腐败或说非正常化。"教育落后"可能是教育腐败引起的,但"教育落后"并不等同于"教育腐败"。要坚信"教育在发展"理论的正确性,对祖国的未来和未来的教育满怀信心。  相似文献   

13.
刘丽 《南都学坛》2008,28(2):77-80
清初的"贰臣诗人"为由明入清的一批明朝官员,他们虽然在政治上认可了清朝,但在文化上还有一定的隔膜;又由于受正统儒家忠节观念的影响,对自己的身仕两朝的行为有一种愧悔的心态,这种心态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多有表现,龚鼎孳、周亮工、曹溶3人的诗歌可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4.
黄运两河治理上关国计,下系民生,治理险要河段关系更为重大。清初河务系统的设置尚未完善,各管河机构职掌重叠繁杂相互掣肘,难以对之兼摄,于是政府设管河都水分司对之进行治理,此机构《大清会典》略有提及并不详尽。目前史学界对管河都水分司的考察并不多见。通过治河书、清实录及档案等资料,对管河都水分司的设置沿革及职掌的变化进行考察,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清初治河政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清前期地方经费的变迁经历了体制外收入、制度化的地方经费,到最后再度失控的发展历程。地方经费的赢缩关乎经济的发展。清前期经济由复苏到繁荣再到衰退,可以从地方经费的流变中管窥一二。  相似文献   

16.
清末新政旨在革弊振衰、挽救行将就木的王朝统治。然而,由于晚清官场的腐败,自救的新政被执政者们演变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以新政为名,统治集团内部竭力争权夺利,枢府疆臣大搞权钱交易,地方官绅大肆鱼肉乡里。整个新政时期,腐败的官场演绎出一张张栩栩如生的争利图。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清后期漕弊的突出表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但由吏治而海运而停漕的漕运改制思想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腐败治理思路.同时,清政府的偏好受河运派和海运派两大利益集团博弈的影响,思想付诸实践的过程出现了一些反复.  相似文献   

18.
入清以来,由于统治者的重视,沂沭河中上游地区水利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本文主要勾勒辖区内的水利建设,共修建水利设施54项。其发展的特征是:因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水利建设的类型以小型为主,功能以排涝为主;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使水利工程以济运保漕为中心,并集中修建在清康乾时期。沂州府水利事业的发展,给本区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科尔沁蒙古是东部漠南蒙古的一支,因其驻牧地与满清发源地最为邻近,故最先确立了对满清的臣属关系,并始终保持着与满清皇室的相互联姻。由于这种特殊关系和自身强大的实力,科尔沁蒙古在清初作为满清军事力量的组成部分,参与了几乎所有的重大军事活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建立了显赫的功勋。考察当时五个具有关键性意义的重大战事,阐述科尔沁蒙古在军事方面的突出贡献,借此强调科尔沁蒙古在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清初四川人口的锐减当归因于清军、南明军、吴三桂叛军、农民军等参战各方进行的战争,以及水旱、瘟疫等自然灾害.清军置藩司于保宁而缓复成都,是由于清军在战场上未取得主动权,并且兵力和给养不足所致.在土著人口锐减、大量移民涌入四川之时,战乱"孑遗"的土著为重建四川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