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河文明和其他大河文明一样,其形成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其衰落与外力入侵、人类过度开发与破坏自然大有关系。与其他文明相比,淮河文明有两大不同点,一是其发生发展深受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影响,二是它的衰落与黄河的南侵直接相关。大河文明兴衰的互相比较对目前淮河的治理和环境保护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明是道路的灵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离不开对传统文明的继承发展。从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来看,追求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文明基因是其重要砝码;推陈出新,锐意改革的文明基因是其鲜明特质;秉持集体主义观念,追求共同富裕的文明基因是其发展方向;延伸“和合”思维,追求和谐的文明基因是其根本诉求;义利并重,推己及人的文明基因是其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传承古老文明基因的基础上,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和精神境界,必将在实践中超越传统的文明之路,开创人类文明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3.
4.
生态文明维度的海洋运输与海洋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当前以此为基点促进我国航运事业大发展必须关注海洋运输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的对策;坚持海洋运输低碳、环保的道德实践活动,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道路选择的价值合理性不但需要实证视角的探赜,更需要义理视角的阐释,中国道路和中国范式的形成是有着内在基因暗码的:结果正义优于过程正义的实用理性式的民族思维模式,决定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道路选择;性善的担当政治价值取向,决定着中国代议为主的政治选举方式;共性财富的持有传统,决定着中国公有为主的经济制度选择;民族共同体的大陆性族群存在样态,决定着中国单一制的社会架构形式。中华民族的道路选择和制度安排是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任何人都不可无视和任意抹煞的。  相似文献   

6.
早期聚落时期,聚落中的血缘组合大致可以分为聚落族氏与室家二级,血缘组合模式为母系血缘组织。母系血缘组织中,可能有母权存在,也可能是男性执掌其中权力。随着聚落内部组织形态逐渐复杂化,形成了聚落族氏、家族与家户的分层关系,家族成为实体性血缘组织。与之同时,父系家庭与父系家族从中脱胎而出,聚落内的父系血缘组织逐步取代了此前的母系血缘组织。男权在家族成长与发展中的膨胀,是父系血缘组织成长过程中显而易见的动力所在。在上述历史进程中,聚落中的血缘组织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处在不断强化与发展中,并最终形成了跨越聚落的更大范围的血缘组合,从而为正在形成中的文明基因打上了明确标识,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性责任:西方发达国家对自己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造成全球自然生态失衡理应负有更大责任;发展中国家也应为世界生态文明作出力所能及努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遵循自然规律、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应对生态全球化而提出的的科学方略,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历史案例及国际比较的方法证明,文明的均衡收敛机制不单是冲突和相互威服的,而更多是和谐和共同繁荣的。虽然都依赖于市场公共品,但西欧的"分封经济"文明更多依赖市场资源,印度"种姓经济"文明更多依赖阶层固化的交易成本节约资源,中国"建置经济"文明更多依赖边际成本不递减的公共品资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扎根于人类文明的渊薮之中,全面小康建设者的举国努力,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证明了自己的综合比较优势,当代竞争中具有可持续繁荣的综合潜力。  相似文献   

9.
隋唐以前,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就是西亚传教者和东北亚习法者自海道出入中国途中的一站;唐末五代,福建佛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成为汉传佛教向外传播的一个枢纽,这种重要的文化地位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政府的海禁政策和欧洲人的陆续东来,闽人在环中国海地区沿岸形成贸易离散群体,使得明清易代、清末民国时期均出现了福建地区的佛教向海外“溢出”与“互动”的显著现象。而大规模的闽商长期“羁留”于环中国海各港口区域不仅保障了亚洲海域海洋交往的便利,更是闽籍僧众“溢出”与“互动”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华海洋文明是世界海洋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3000多年来,中华海洋文明以其特有的物质和文化形态与世界海洋文明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和互动。通过自己的方式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将中国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文化理念传向附近国家,将先进的科技和知识通过行经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国家的商人传递到四面八方。其与西方长期互动的历史,也为当今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世界和平发展模式,提供了文化和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力和驱动力。科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前提,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证。从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进行文化基因、理论基石和实践基础等进行三维解读,是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人类进入立体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发展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自中共十八大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海洋强国便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继承和弘扬中华海洋文明传统,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中国文明的现代化转型,是海洋强国的内在诉求。没有古代中国在海洋上的崛起,近代中国在海洋上的衰落,就谈不上当代中国在海洋上的复兴。也就是说,中国海洋文明史是现代化倒逼出来的历史问题,客观与准确界定海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中国海洋文明史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方汉文教授的新著《比较文明学》(五卷本)进行了评析。认为这部著作直接对话当代西方学者,提出了"文明融新"的理念,为国家文明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于人类文明未来的神学与俗世的理想国设计方案、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黑暗时代三种预言,《比较文明学》也进行了富有学理性的析辩与点评,并且基于中国传统典籍《易经》和儒学思想,论述全球化时代多元文明"融新"的理论基础。最后,《比较文明学》将中国文明复兴中的"协和万邦"置于东西方文明在历史、文学、哲学和人类学方面的差异与同一之中,采取横切入不同文明的相对应层面进行比较和阐释,建构了文明学的中国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属于地球共同体的人类文明走过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又演绎出今天的现代全球文明。现代文明的缺陷引起地球共同体终结的危机。因此人类文明需要进入新的发展过程,而走向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和地球共同体的未来,这需要克服实证科学语言所具有的单一性,以东方占优势的类比思维来弥补西方实证科学逻辑思维的不足。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有着相互的关联。西方的逻辑、东方的关联和类比,都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必须。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视阈的生态文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科学发展现的视角分析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出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6.
论文明的发展趋势——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属于地球共同体的人类文明走过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又演绎出今天的现代全球文明。现代文明的缺陷引起地球共同体终结的危机。因此人类文明需要进入新的发展过程,而走向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和地球共同体的未来,这需要克服实证科学语言所具有的单一性,以东方占优势的类比思维来弥补西方实证科学逻辑思维的不足。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有着相互的关联。西方的逻辑、东方的关联和类比,都是走向生态文明的必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文明逐渐登上其发展的顶峰,人类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不得不反思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人类开始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放在首要位置加以关注,一种全新的、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超越的文明形态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即生态文明。”这是秦书生教授最新力作《生态文明论》的开篇话。  相似文献   

18.
汉朝与罗马社会生活中都有较为丰富的娱乐活动.汉朝之娱乐活动多来自民间,罗马之娱乐活动多为当政者与贵族所提供.汉朝与罗马的娱乐活动中都不乏竞技性活动,但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活动旨趣都大相径庭.罗马的竞技性活动是社会娱乐活动中最重要、最受欢迎的内容,以角斗为代表的身体对抗是竞技主题,这种对抗既是表演又非表演,实质是血腥的绞杀.汉朝的竞技性活动只是社会娱乐活动的一部分,有身体对抗性竞技,但只是表演,非身体对抗性竞技是竞技性活动的主要构成.汉朝与罗马社会娱乐生活之不同,是由各自不同的文明发展道路和文明基因传承所决定的.罗马文明与汉文明都植根于农耕文明,但罗马在战争与掠夺中走上了殖民化的帝国之路,并以其公民为主体形成了寄生性的城市文明.汉朝则在实现统一的基础上造就了以社会整体为单位的典型的农耕文明,这是和平而非战争的文明,是内生而非殖民的文明,是自给自足而非掠夺的文明,这也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重要基因构成.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由大陆文明向海洋文明的转型,这一过程充满了曲折和痛苦,本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收集和资料整理,对文明转型及海洋强国追求进行了归纳分析。从而构建了文明转型与海洋强国追求过程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解读。根据扎根理论的研究发现,中国近代的文明转型是由精英阶层推动的,是在缺乏共识的条件下进行的,其行为机制存在重大缺陷。总结近代文明转型和海洋强国追求过程的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海洋强国建设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苗族生成哲学是中国海洋文明的产物,在海洋文明时期,非天命观哲学就从史中分裂出来,到《事物生成共源根》就已形成了生成哲学体系。它的基本思想是“三位一体”论和“一分为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