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先后出版了《人类学理论的兴起》和《文化唯物主义》两部著作,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人类学思想,公开宣称可以用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文化,并将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文化唯物主义”。在他的大力倡导下,文化唯物主义发展成为当代西方一个影响较大的人类学流派。  相似文献   

2.
“我的思想从封闭的学究哲学的圈子逸出,在户外饱吸清新的气息,精神为之一振。像一个漫步于山间的城里人,我陶醉于广阔的天地,而我诧异的眼睛难能摄入富裕和繁多的情景。”这段文字是伟大的法国人类学家莱维-斯特劳斯所写,表达了他开始接触人类学的兴奋心情。然而,人类学是什么?anthropology(人类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的anthropos(人)和logia(科学),意即“人类(从数百万年前迄今)的科学研究”。许多学科也研究关于人的特定领域,而人类学则试图揭示人  相似文献   

3.
王偞婷  蔡栋梁 《民族学刊》2022,13(8):80-87, 161
在中西并行的学术演进中,文学人类学逐步成为一个具有独特表述主张和系统理论方法的跨学科新话语。伴随着对人类表述本质这一核心问题的逐步深入,文学人类学的问题意识、理论意识、核心意识在碰撞中得以不断反思乃至重塑,呈现出迈向整体人类学的话语特征和发展趋势。以英国人类学家奈吉尔?拉波特为代表,西方文学人类学正基于对以人类学为首的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反思,对所谓“个体”实施关注和书写,从而最终回归“整体”,构成世界主义人类学的美好愿景,实现了其对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作出话语贡献的企望。  相似文献   

4.
所有的科学都是一种描述与解释自然现象的努力。人类学旨在描述和解释一种特殊的自然现象:人类——人种。(此学科名称 Anthropology 源自希腊文 anthropos,意思是“人”)。人类学家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简称IUAES,全称为"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Sciences".她是一个由社会人类学家、生物人类学家和致力于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的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组织,同时也吸收有兴趣的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参与.其目标是加强世界上社会人类学、生物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各学科之间的交流,通过集合不同领域的知识,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促进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华 《民族学刊》2017,8(6):23-29, 102-103
本文从利奇与费孝通关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论辩出发,尝试性地分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定义”性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注释”性特征对西方人类学与中国早期人类学的不同影响,认为中国早期人类学家即便曾采用西方人类学的某些研究方法或理论模式,由于在对待这门学科的前在立场及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在人类学的学科实践上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即中国早期人类学家把西方社会科学知识作为一种认知手段来重新注释、解释整体性观念下的“中国”——此“中国”并非仅仅是民族国家系列中“一国”的政治地理概念,它还包含着从自身历史与文明中承继而来的对生命及世界的整体性看法。  相似文献   

7.
木粲成  贾仲益 《民族学刊》2020,11(1):83-93, 141-142
人类的时间观念何以异同是人类学时间研究的一个基本论题。对时间构成与时间认知的理解则左右着人类学家们对此论题的探究。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人类学家阿尔弗雷德?杰尔在继承与批判既往人类学家之时间论的基础上,综合多学科知识,析分出了作为事件之先后次序的客观时间(“B系列”时间),作为过去、现在、未来意识的主观时间(“A系列”时间),以及由主观时间模拟客观时间而生成的时间地图,并基于三者关系构建了一种普世的时间认知机制。杰尔认为,人类的时间认知作为人类基本认知机制运作的一种附带结果,在机制上具有普同性,而时间地图的内容则会随着人类经验与实践而变化,因此,人类学的时间研究应以时间认知机制之普同性为基础,注重探究时间地图之内容差异的社会文化根由。杰尔对时间的构成与认知的讨论是其时间人类学的理论内核,本文对其由来、内涵与缺陷进行了述论,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济人类学是人类学与经济学对话的产物,它将人类的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但有别于经济学的理解.经济人类学曾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人类学家能够进一步将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从而使经济人类学发展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传统的经济人类学以西方知识史为背景来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无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术界必须用更广泛的视野来考察人们的经济活动以及人们的需求和动机.经济人类学的研究成果经常被其他领域的社会科学家认为过度微观和非典型.因此,其研究方法必须得到完善,不仅要开展跨领域研究,还要扩大到历史的中级和宏观层次.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人类学史上,一些非象征人类学家在论述各自的理论学说时也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象征符号的各种表现形式和意义,并形成了与此相关的诸多重要研究成果.本文对泰勒、博厄斯、莫斯、拉德克利夫-布朗等四位不同理论学派的著名人类学家在象征研究方面的建树做了一番梳理和解读,以便人们对象征人类学的来龙去脉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这一西方学科引入中国已届百年。人类学范式中国化的理念与形制也一直在消化、融合、建构和创新,它不仅涉及以西方为中心的“我者”和以东方为边缘的“他者”的范式原型,包括如何在现代性背景中嵌入中华文明家国天下的话语转化,而且表现出中国人类学家的异域、本土化求索的生命历程。文章分析了在人类学范式中民族国家的政治话语背景折射出的中华民族近代以降从颓弱到强盛的历史轨迹,我国乡土社会以宗族为脉络的结构表述,以及中国人类学家从返回祖国到走向海外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1.
人类学家关于边疆和边界的研究包括将内涵和认同层面存在差异的各个世界分离和联系起来的文化边疆,标示出地理空间的边疆以及形塑社会关系秩序和界定“社群”(community)成员资格的边疆。这些文化、领土和社会维度常常交叠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边疆人类学。目前,社会科学已经逐步将对边疆关注的焦点聚集到其关系性和动态性两个方面,不再将其视为政治边缘,而是嵌入到日常生活中,这也是人类学长期坚持的一种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与公共卫生: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学对于健康与疾病问题的关注,始于西方人类学家对部落社会的疾病认识、医疗体系与巫术等方面的研究,正是由于人类学对于人类公共卫生的关注而使人类学成为了社会科学中的显学.在全球化的今天,参与人类公共卫生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使人类学者走出象牙塔,学以致用,促成社会问题的解决,而且能够为人类学者提供一定的资金与广阔的田野空间,推动学科的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20年里,人类学研究超越其传统领域的能力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本土”人类学和人类学家显然起到了主要作用。但是,正在形成中的阿拉伯世界内部的人类学在国际学术探讨中的影响依然非常有限,即使这些讨论与这一地区直接相关时,也不例外。各种不同的因素导致了这种交流和相互取长补短的低水平。这种局面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发展以及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各种关系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人类学关于环境与生活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环境与人类文化关系的思考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本文介绍了人类学对环境和生活类型的研究 ,包括从人类文化的角度对环境的分类以及文化的分类 ,涉及到文化结构层次的区分、世界文化分区、中国文化分区等问题 ,并对中国人类学家在族群分布、文化区域等问题的研究上提出了新的期望  相似文献   

15.
天·地·人:古代观念的人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之一:天象与人类学李约瑟《中国科学与文明史》这部巨著中有一卷是谈中国的“天学”和“地学”的。他用的概念很中国化,“天学”、“地学”,与西方的天文学与地理学,虽有关系,却很不同。我以为李约瑟因此堪称世界上最重要的汉学人类学家。我的说法,不是没有根据。记得十几年前,英国出版一本叫做《数字的人类学》①的书,其出发点,便是李约瑟对于古代中国数学的研究。研究认知、知识、宇宙观的人类学家,都离不开研究文化中的数字,因而,《数字的人类学》这本书,引起比较广泛的关注。我认为李约瑟的著作,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值得人类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从诞生到现在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人类学传人中国已整整一百年了.一百年来.从蔡元培先生介绍民族学开始,在老一辈人类学家们的培育下,中国人类学以高水平的态势进入国际人类学界.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涌现出了费孝通、岑家梧、杨成志、江应樑、林惠祥、梁钊韬、李济、凌纯声、潘光旦、许烺光、林耀华等人类学大师,他们以他们不朽的人类学著作为中国人类学争得了国际性的荣誉.  相似文献   

17.
弗雷德里克·戴木德教授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背景和研究领域,回顾了自己在库拉圈一带的岛屿进行的民族志田野调查,探讨了水、树、环境、生产与人的生活之关系,戴木德教授强调结构主义对他思考方式的影响,认为索绪尔的“意义始于差异”观点十分重要,在库拉圈岛( Kula Ring )博约瓦( Muyuw )人那里苦(树)与甜(树)之间的差异和区分被运用到对不同树的分类与解释就是典型的例证。戴木德教授告诫人类学研究者必须“在历史典籍方面有所修为才行”;他认为在历史的理解与人类学的理解之间,没有必然的抵牾扞格,只不过人类学家通常还要比历史学家更胜一筹,人类学家最终懂得更多。此观点值得人类学者谨记。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文献委员会(Commission on Do-cumentation)在温哥华召开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期间举行了会议并讨论了几项重要问题:一、鉴于国内外人类学家对文献资源的现状普遍缺乏了解,本委员会将设法影响各类杂志的编辑,按类刊登有关文献资源方面的文章。诸如《当代人类学》(Current Anthropology)、《美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人类学是在认可伊斯兰、人类和知识的普世原则下对穆斯林群体的研究.伊斯兰人类学有助于改变穆斯林被观察,而不是主动观察的地位.伊斯兰只有一种,但穆斯林社会有多种形态,可分为部落分裂型、奥斯曼型、大河伊斯兰文明、西方帝国主义下的伊斯兰、重现伊斯兰五种模式.人类学家必须超越自我、自身的文化和世界,达到能够根据研究对象特殊的人性进行言说并理解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跨学科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一大特点,历史人类学的出现就是历史学家应对人类学挑战的结果。历史人类学主要用人类学的方法对过去人们的生活场景进行重构,从而反思和确认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由于现存文献对人类社会生活现象很难有较详细的记述,因此历史人类学家只能借助间接材料进行研究,这种做法比常规历史研究要困难得多,它需要研究者具备更多的睿智与机敏,能从常人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大量日常重复出现的生活现象中捕捉其隐含的象征意义。历史人类学的研究为探寻人类过去的生活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进而拓宽了当代人类学和历史学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