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文化的缔构是社会进化区别于生物自然进化的重要分野。人类创造了文化,而文化的缔构又影响和培育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全部模式的密码本。”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曾把多样性的宇宙现象划分为三个层次,或叫三个部分:一是客观物质世界;二是主观精神世界;三是人类文化世界。文化世界与主  相似文献   

2.
本刊1984年第3期曾发表《波普哲学批判》一文,现再译载一篇评述波普理论的文章,以供读者参考。波普的三个世界学说酝酿于六十年代,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正式提出。所谓“三个世界”,系指第一世界——物质世界,第二世界——心理世界,第三世界——文化世界。本文从“第三世界”与“第二世界”和“第一世界”的关系方面对波普的观点进行了评价和批判。  相似文献   

3.
(一)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派生的?围绕着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分野。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宇宙精神”、“意识”的体现,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物主义却与此相反,认为:世界按其本质说来是物质的,世界上五花五门、千变万化的现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表现形态。精神不过是物质发展的最高形式——人脑  相似文献   

4.
孔子“中庸”是“中”与“庸”的辩证结合和统一。“中”指物质世界对立双方动态平衡的客观法则;“庸”指事物的客观法则对认识主体所提出的行为要求。因此,“中庸”的涵义是指物质世界对立双方动态平衡的客观法则及其对认识主体的行为要求。 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是宇宙的本源,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孔子“中”与“庸”的统一,正是建立在“物质性”这一基础之上的。主要表现在:第一,“中”有宇宙本源的含义。孔子的“中”是继承前人“中和”思想的结果。而“中和”思想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论一阴一阳之道的体现。第二,“中”是事物两个既对立又互补的方面处于协调和谐状态的一种表现,也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按系统论特别是控制论的解释,任何事物都处在一定的系统之中,而任何系统都具有自我趋向动态平衡和稳定有序状态的特征。孔子的“中”正是这一特征的高度概括。因此,人们只有认识、尊重和利用这一客观法则,才能获得行为自由。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这里天命的“天”指宇宙万物即客观存在,“命”指命运,即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性。所以“天命”就是“中”的表现形式。孔子说他自己经过几十年的好学研究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姜祖桐曾在《H自组织理论》一书中 ,用“易—数”相结合的方法 ,探索性地揭示了宇宙生成和演化的固有逻辑 ,并对科学前沿中诸多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整合。在此从自然哲学视角 ,介绍“易学”的逻辑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重点介绍用“易—数”相结合的方法 ,可以导出一个能统一描述“时间对称平衡”、“时间不对称平衡”、“时间不对称非平衡”等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基本世界的广义熵函数G。通过对广义熵G的认识 ,也许能为我们认识世界找到一个更加理性的科学体系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宇宙学是研究宇宙的起源、物质结构、物质的空间分布、几何特性以及宇宙物质的相互作用和演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宇宙,最重要的是抓住宇宙的物质(构成宇宙的材料)、能量(宇宙演化的动力)、信息(宇宙物质普遍联系的重要方式)和演化规律(物质、能量、信息之间的相互依赖和转化),这样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目前:广为人知的是美国科学家伽莫夫等人于1948年创立的“大爆炸宇宙模型”.此外,对于宇宙的生成、演化,中国从古至今的历代学者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较为成熟的定论当推中国元极学创始人张志祥研究员在深入研究中国太极图基础上,将传统文化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所提出的“元极全息宇宙模型”.分析和比较这两种模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和西方的思维方式有着极强的互补性.研究这种互补,可以增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责任感,促进人类共同的科学事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7.
“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以下简称“两变”),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科学命题。它是对认识过程中物质与精神的相互关系的科学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基本思想的正确概括。但是,有的同志把“两变”这个命题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对立起来,认为“两变”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否定,从根本上动摇了唯物论”。这里,涉及到如何理解“两变”原理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关系问题。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哲学上,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卓识是意识中的理性认识,也同样由存在来决定的。 意识是高度发展、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在人类认识史上,人们对意识本身的认识,一直是科学和哲学的难题之一。以往的哲学,只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自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后,人们对意识才获得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否认意识、精神的独立自在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恩格斯指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实践论》里,阐述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其中,由实践到认识,即由物质变精神这个飞跃过程论证得比较详细,认为它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对于由认识到实践,即由精神变物质这个飞跃过程则讨论得不够。马克思曾经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9页)关于如何改变世界,如何使“主观见之于客观”(《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445页,以下引自该书的只注页码)的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极有特色的一部分。需要我们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完整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哲学思想的发展上出现两个相互关联的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必须从世界历史范围内关于物质世界发展实质的思想形成过程的角度,来批判地重新认识我们的精神遗产。第二个问题与理解在认识微观世界和宇宙奥秘、生物能量学和整个有生命物质发展的规律性方面最新的科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九六三年,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提出了“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的命题。在目前学术讨论中,有些论者对这一命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真讨论和正确认识这一命题,对于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在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概括“不科学”,因为它丢掉了实践这一基本观点,是对“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一思想的“倒退”。甚至有的同志把“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说成是物质本身变成精神和精神本  相似文献   

12.
一、记忆与精神系统的关系认知心理学关于注意的研究给出了意识的重要性质:在同一时刻,不可能有两个事件同时进入意识。“我们一次只能注意和(或)加工有限的信息量,而且一般都公认(虽然这个问题的经验数据难以发现),我们一次只能意识到一件事情。”同样说,U·奈瑟所进行的实验研究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无论哪一个人任何时候也不留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看到两列事件。”关于记忆与精神系统的关系,本文按记忆的三个阶段——编码、储存与提取分别讨论。(一)编码与精神系统的关系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可以通过感受器作用于机体并沿一定的神经通路传至大脑皮质而形成感知觉。我们在觉醒状态下,机体内外环境中的各种事  相似文献   

13.
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紧张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两个方面。如何消解这种紧张关系显然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我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 ,在历史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神人以和 ;天人二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 ;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基本意蕴有四 :即政治管理之策 ;生存状态 ;道德境界 ;审美境界。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 ,“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消解前述紧张关系的有益启示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要有“法”有“天” ;(2 )保持生态平衡要树立整体和谐观念 ;(3 )要建构“民胞物与”的全球伦理 ;(4 )回归自然 ,享受自然人生  相似文献   

14.
樊斌 (荆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动物” ,那么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就是通过阅读教学 ,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符号系统 ,得以进入“符号宇宙”———“人类文化的世界”中去。这个世界被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称为“第三世界”或曰“世界 3”。按波普尔的理论 ,每个人都生活在物理世界之中 ,每个人又都有其各自的心理世界 ,但并不是每人都能进入“世界 3”———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只有具备一定阅读能力的人 ,才既可欣赏文学艺术的美景 ,又可品味科学领域的佳境 ;既可在白话文中遨游 ,…  相似文献   

15.
“一分为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 ,是人类认识最普遍的规律和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一分为三”具有客观实在性、普遍法则性、鲜明针对性和显著效用性。“一分为三”的作用在于 ,研究揭示事物存在、运动、发展变化的本质属性 ;研究揭示事物之间、事物内部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 ;探讨和确认事物的变化状态 ,进而创造条件改变或者转变 (包括促进或延缓 )事物的状态 ,平衡或者稳定事物的 (最佳 )状态。运用“一分为三” ,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是科学地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第四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世界作为本文提出的新概念,主要指谓:继物质世界(世界1)、精神世界(世界2)和客观知识世界(世界3)之后,20世纪,借助电脑网络、电子通讯、虚拟技术及人类丰富的想像力将光、电、色、能、数字与信息集于一体,将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
哲学视域里“精神”的本质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反映”而形成的思想结晶。“反映”活动应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对信息简单感知——“反应”、对信息抽象加工——“反思”以及对信息创新重构——“升华”。这样复杂的“精神”内质结构可以划分为“情感世界”“理性世界”和“意义世界”,这三个“世界”具有丰富的内容,它们共同构成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波普的自然科学哲学在科学哲学界是尽人皆知的,然而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波普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包含颇多富有启发力的内容,他所首倡的境况逻辑(situationallogic),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波普认为存在一种统一的科学方法,它既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humanities)。这种统一的科学方法也就是试错法‘themethodoftrialanderror),也叫猜想与反驳的方法。波普关于统一科学方法的信念与密尔等人的科学方法思想一脉相承,所以他Th威人们划归为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派别,尽管实证主义和科学…  相似文献   

19.
埃德加·爱伦·坡的《我发现了》是关于“物质和精神之宇宙的随笔”,他在宇宙形成与消亡过程的设想中,赋予了人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人类不仅以其精神物质的双重属性连接着物质宇宙与精神宇宙、自然界与上帝,而且还具备巨大的潜能和接近乃至成为上帝的神性。人类的这种特殊属性与传统“存在巨链”的宇宙观对人类的地位与作用的阐释不谋而合,而爱伦·坡认为人类具有成为“上帝之心”这种近乎于神秘主义的力量,也反映了18世纪进化论思想对于“存在巨链”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真正意义上的诗,象一位人类学家说的,它逃避“通过文化的机制使事物变成了作为人的对象的存在”而被认识,被人类的语言加以表达。因此诗在某种程度上超越文化,超越有限,使事物找到使自己回到实在世界的价值根据。综观吴晓诗的创作,专志于让现实、人生、自然回溯到历史精神贯注的传统——人文世界的重构,生命——人格精神的召唤;致力于把艺术聚焦投射在生命哲理深度和历史——宇宙意识的参悟上,可为我们提供一个母题读解的角度。一、回到集体潜意识的傍徨: 大海·土地与黄河大海、土地、黄河在吴晓诗歌中是我们民族的三维的栖息空间。文化人类学理论告诉我们,以某种宇宙起源论模式作为根据,一个民族总是试图在“世界的中心”确定它的生存空间,“如果这个世界是可以让人生活的,它就必须是已经创造出来的”。由此,一个生存空间的创立对应于对宇宙起源的认识,与生产(生活)方式和宇宙观念结合在一起。即使中国传统的房屋顶部的开口,称为“天窗”,以保证人与天之间的联系,也是天人合一的宇宙符号的表示,是农业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