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易昌惠所长93年9月发表了“支持《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促进两岸术语统一”的论文指出:今年四月达成的《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第四条中提出了“探讨科技名词统一与产品规格标准化问题”,得到了有关单位的积极响应。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使用的都是汉语汉字,但由于三十余年来的隔绝,使我们共同使用的汉语汉字产生了差异,特别在新学科领域里,指称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在我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大陆同台湾的关系日趋缓和.随着人员往来的增加和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领域交流的日益扩大,两岸盼望直接“三通”和祖国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为顺应同胞的愿望和两岸互动的总趋势,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经过一年多的函件往来协商,终于水到渠成,达成共识,于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新加坡举行了会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就两会会务及海峡两岸的经济、科技、文教方面的交流进行了磋商,并签署了四项协议,即《汪辜会谈共同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和《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尝事宜协议》.此次会谈就简称为“汪辜会谈”.本次会谈意义重大,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笔者就这次会谈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台湾当局共进行了5届“立委”选举。1989年底举行的“增额立委”选举一般被视为台湾为第一届“立委”选举。本次选举与县市长、省议员选举同时举行,是台湾“解严”后的首次重要选战。在应选101席“增额立委”中,国民党获72席,成立满三年的民进党获21席,无党籍共获8席。国民党在“立法院”的人数虽大幅领先于在野势力,但民进党当选名额已超过“法定”的提案人数,增强了其与国民党在“立法院”抗衡的能力。随着所有“资深中央民意代表”到1991年12月31日终止行使职权,此次“增额立委”选举后,台“立委”选举完全实现“正常化”。  相似文献   

4.
今年年底的县市长及“立委”选举,是台湾地方“总统”选举后第一次关系到政治权力再分配的选举,是台湾各党派实力总检阅,有特殊的重要性,不仅修关民进党,亲民党,国民党的三党版图,甚至也将直接影响2004年台湾下一届“总统”选举的布局,所以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从去年底就开始筹谋今年底的县市长与“立委”选举。各政党,各政治势力正竭力进行各自定位与炒作,岛内“台独”势力竭力将年底选举变成为一场统独对决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南京政府时期的专家政治论:思潮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家政治论 ,亦称“专家治国论”或“技术统治论” ,是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一时的政治思潮。以《新月》、《独立评论》为背景的人权派、独立评论派 ,从事组党活动的国家社会党 ,以及与国民党关系比较密切的《大公报》等 ,都曾是专家政治论的提倡者。一、专家政治论的阐发南京政权建立后 ,国民党人推行一党专政 ,不学无术之徒充斥政权机构。党军矛盾、派系矛盾 ,甚至蒋、汪、胡的矛盾 ,都一度不可调和 ,重建政治权威困难重重。以胡适为首的自由知识分子 ,呼吁人权与约法 ,批评国民党的“武人政治”与“分赃政治”。“专家政治论”即是在这…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改组委员会,是“宁汉合流”结束前,直属武汉国民党中央领导的一级地方组织。它虽管辖武汉三镇,左右和影响着当时武汉地区的政治形势,但其建立和消亡,还充分反映了国民党内部汪、桂二派势力间的矛盾和消涨。本文试图通过对1927年“7·15”后出现的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改组委员会的产生、发展、消亡过程的描述,从中勾勒出发生在这个时期汪、桂间斗争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7.
大陆政策是台湾国民党在厘定两岸关系、处理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国策”,也是其攫取合法政治资源的一种策略性政策工具。为巩固在台湾的“合法”统治,国民党在其大陆政策选择上经历了由偏安、分离到独台这一合乎自身政治发展逻辑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福建社科情报》2009,(6):10-14
一、第四次“陈江会谈”取得四项成果第四次“陈江会谈”于2009年12月21日至25日在台湾台中市举行。海协会代表团于21日抵达台中,第四次“陈江会谈”于22日举行,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22日下午在台中签署了《海峡两岸渔船船员劳务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的事务主要由汪精卫、廖仲恺、胡汉民三人负责,俗称三人为“三巨头”。刺廖案发生后,胡因涉嫌与刺廖有牵连被逼离粤,三大巨头只剩下江一人。此外,汪早年追随孙中山不无微功,个人又极具演讲才能,满口“左”的口号,使得汪精卫一时间成为广东深孚众望的领导人,也深得苏联方面及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任。中山舰事件发生前,汪精卫除任国民政府主席外,还兼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各军总党代表,国民党中央中执委常委,是当时政治和军事的最高负责人,亦是国民党的重…  相似文献   

10.
4月3日,在台北的“开南商工”操场,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长马英九正式当众宣布角逐国民党主席,正面挑战国民党副主席、“立法院长”王金平,这标志着“王马之争”公开化、表面化。尽管两人都公开宣布把这次主席位子之争定位为“君子之争”,但由于这场“君子之争”关乎国民党的命运以及台湾政局的走向,自然而然就充满了“火药味”。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是一个百年老党,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影响。1949年后,盘踞台湾,统治了台湾半个世纪,主导了台湾的发展和繁荣。就国民党在台湾的几十年而言,国民党的中心思想并非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渐进演变过程。尤其是在蒋经国去世以后,随着岛内外政治环境的变迁,以及国民党台湾化、本土化,其中心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张世贵尹吉成“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萌芽于建国初期中央对西藏的特殊政策,内容充实于建国后我党与台湾国民党当局的秘密接触中,最终由邓小平同志进行了理论概括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台湾“三合一”选举结果是国民党大胜,民进党隆败,台湾地方政治版图发生重大变化。这一结果,不仅意含深刻,也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福建社科情报》2004,(5):F003-F003
19日 国民党中常会讨论“民主、和平、新台湾”现阶段基本论述,内容指出,“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并主张两岸搁置主权争议50年,及由“三通”开始两岸经贸合作等7项论述。  相似文献   

15.
民进党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就竭力宣扬要“彻底检讨现在国民教育内容中的‘大中国’思想,要调整关于中国历史与地理的内容教材”,主张“以台湾本土相关的内容材料取代教材中的中国历史和地理”,“以‘台湾立场’看台湾,以‘台湾观点’看台湾历史,要放弃‘大中国观点’”。  相似文献   

16.
台湾的“宪政改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改革”是十年来台湾政治斗争的中心内容。一方面它摧毁了国民党迁台以后长期实行的“威权体制”,建立了全新的政治体制和政党政治,彻底改变了台湾的政治格局。另一方面,在政党政治的实际运作中,它又成为不同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工具,同时它还被“台独”势力用于建旨在与大陆分离的“新国家体制”。这种参与主体和功能上的多样性使得“宪政改革”的内容和结果极为复杂,对台湾政坛和两岸关系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宪政改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台湾政治发展进程中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维开 《晋阳学刊》2012,(2):92-101
1948年底,内战中不断失利,国民党高层都在酝酿撤出南京。此后,从南京到广州、重庆、成都,尽管大多数国民党高层人士主张在大陆坚持,但是,1949年底,蒋介石最终决定中枢迁台,其中原因,主要有蒋认为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基础较好,他的关键幕僚亦坚决赞成,以及金门战役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8.
蒋经国逝世后的接任者李登辉,曾一度继承其前任以“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同时坚持“三不政策”和实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然而,当李登辉通过1988年7月国民党“十三大”和1990年3月“总统”竞选,当选为国民党主席和第八任“总统”主政以来,国民党内“主流派”和“非主流派”之间经过多次较量,李登辉先后将原“行政院长”俞国华、中央党部秘书长李焕赶下台,并剥夺了郝柏村的军权,逐步打破了蒋经国安排的集体掌权的局面。1993年初,“主流派”和“非主流派”围绕“行政院长”郝柏村的去留问题又展开了一场…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台湾与祖国统一,周恩来作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其提出的和平统一台湾的主张,为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战略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际局势,为反对美国对台湾岛的控制和打击国民党当局“反攻大陆”的嚣张气焰,提出了“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即用战争方式武力解放台湾)。1953年朝鲜停战后,随着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以及海峡两岸从原来严重的军事对抗转向冷战对峙状态,周恩来抓住时机,开始考虑在不放弃使用武力解放台湾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港澳的回归,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完全统一的夙愿,已成为摆在我们议事日程上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港澳回归对两岸统一推动作用的分析中,展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美好前景。一、“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增强了台胞对“一国两制”的认同感自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退据台湾后,两岸就处于相互敌对状态,与此相配合的是双方多种形式的“宣传战”,由此造成两岸严重隔绝,甚至在国际场合中双方人员都互相回避。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告台湾同胞书》之后,海峡间的局势渐趋缓和,两岸民间往来日益频繁,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