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四清"运动问题上,当时毛泽东和刘少奇两位领袖人物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刘少奇认为应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割除封建主义尾巴,允许发展资本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而毛泽东则过早地否定了新民主主义,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以阶级斗争为纲,与资产阶级进行残酷的斗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是伴随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党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资本主义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思考,从对生产力社会性的认识,利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容、形式等方面,实现了对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两制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其荣 《云梦学刊》2010,31(4):42-45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由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是五种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应巩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不要过早消灭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4.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所谓“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是指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或政权下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它不是泛指中国的一切资本主义经济,并不包括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特指由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第一,“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具有生命力和革命性。这是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性质和作用的界定。毛泽东认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处在社会主义向上高涨、资本主义向下…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落后国家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认真对待与科学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崭新命题。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策略思想,以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要目的,经历了肯定—否定—肯定三个阶段的辩证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既源于毛泽东,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既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又对如何建设和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了初步的探索,还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学习和研究他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一、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思想内涵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中国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是马上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进行一段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刘少奇认为,还不能马上…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新中国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进程。叙述了中共领袖毛泽东与刘少奇在中国实行新民主主义制度问题上的重大分歧。总结和探讨了新民主主义制度最终被放弃的深刻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建国初期,刘少奇同志因提“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而受到批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又成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状”之一。康生说:1950年、1951年刘少奇“鼓吹”“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9.
孙海涛 《理论界》2006,(4):34-35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中如何充分利用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方针,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新民主主义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思想形成的初期,作为党的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张闻天作出了开拓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革命中的资本主义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特殊的问题。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原理 ,从我国国情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并以此指导中国革命的实际 ,成功地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和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资本主义问题 ,为马列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差异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其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具体表现,是毛泽东刘 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主要差异。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其差异,并思考深层次的问题,给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要深刻理解邓小平经济理论,首先要对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有全面的了解。这就不能不提到《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记录》,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如果忽略了这份谈话记录,那将是非常不全面的。本文试图对毛泽东的经济思想作一个整体剖析,包括他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正确的理论和他晚年的错误观点。一、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1.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去的社会主义社会。旧中…  相似文献   

13.
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圣福 《江汉论坛》2005,4(7):91-9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主要有: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倡和奖励私人资本参加根据地经济建设;合理调整劳资关系;引进和利用外资等。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及其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践特征的复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最终改变的历史动因;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妥协性的辩证分析而引发的对资产阶级的提防、警惕的主体态度和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策略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放弃的内在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跨越"论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都从基本国情出发认识问题、得出结论.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是二者的共同目标."跨越"论更多的是一种善良的展望,新民主主义理论则与具体革命实践相联结.二者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是在"如何革命"的问题上,又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建立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 ,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探索出一条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然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期限应该以多长时间为好 ?本文从理论体系与现实社会两个方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期限的变化是认识与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创造性发展 ,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在于解决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难题 ,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海燕 《中州学刊》2008,(3):156-158
林伯渠早年接受过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后又受过苏联社会主义民主的熏陶,在主政陕甘宁边区时又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直接指导下从事民主实验.他立足中国的实际对民主问题作了大量阐述,推动了民主政治在陕甘宁边区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民主政治思想,为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孙欲声 《青海社会科学》2000,1(1):119-121,,118,
中国没有出现过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阶段,这是史学界和理论界的共识,但中国出现过三种资本主义的模式,这也是历史事实。第一次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革命胜利后创立的中华民国;第二次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革命胜利后创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第三次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一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领导中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19OS年孙中山将“驱逐邀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根据地受到严密封锁和供给困难的艰难形势下,毛泽东号召根据地广大劳动人民踊跃投资,大力发展非资本主义性质的民营经济;争取全国中间人士和海外华侨在根据地投资,积极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欢迎一切友好国家的政府和民众来华投资,努力发展新民主主义外向型经济。毛泽东鼓励投资的思想与实践,既推动了根据地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抗战,也是对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模式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