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横跨两大洲,纵贯一个半世纪,它既有作为社会思潮的“东方民族主义”的全部复杂性,又有“文学思潮”自身特有的复杂因素。时间上,它长达一百多年,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空间上,它跨越洲际,不同区域的民族主义文学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内容上,在“民族国家的生存发展”这一主题的统摄下,不同作家具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现实表现形态也丰富多样。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是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2.
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研究的热门课题,学界对民族主义的内涵、演变、作用等都有过比较深入的探讨,但这些研究往往局限于西方。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东方文学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文学,而东方文学的研究中,对古代  相似文献   

3.
跨国民族主义是后冷战时代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勃兴的重要表现,不同类型的跨国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其性质、影响和作用也各不相同,解读这一现象,不仅要对其具体形态进行个案分析,更需要对跨国民族主义及其国际政治影响进行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唯有如此,才能对其有较为全面和准确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但大都是将民族主义作为一个政治文化的概念展开探讨。黎跃进的新著《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黎著)则将视野集中在东方现代文学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和创作,从大量的文化和文学文本的梳理中,概括、提炼出“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的概念,突破个别作家民族意识,或某一区域文学民族主义思想研究的狭窄格局,将亚洲、非洲地区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探讨19世纪中叶以来150余年间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发展,同时展示其发展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拓展成一个新的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5.
从宏观比较文学的角度看,共同的口承文学传统、近现代文学共同的文化冲突的题材和主题,使黑非洲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学在纷繁复杂中呈现了内在的统一,在多样性中呈现出了共通性,即所谓"黑人特性",并由此形成了相对完整独立的黑非洲区域文学。对黑非洲区域文学的特征进行提炼和概括,是宏观比较文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同属生活于撒哈拉以南这一相对封闭环境中的热带民族,非洲各族黑人的传统文化有许多共同的基本特征。第一,部落文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是黑非洲传统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第二,从文化传承的方式上看,黑非洲文化属口传文化,鲜有文字文化。第三,从文化的主体来看,传统的黑非洲文化以大众文化为主,精英文化发展不充分。在现代化进程中,黑非洲各国改造和革除传统文化中消极内容的任务是很繁重的。  相似文献   

7.
民族主义文学思潮是20世纪东方文学的重要现象.面对西方政治上的殖民统治和文化渗透,东方各国寻求民族独立与发展.在文学领域,不少东方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创作,谴责帝国主义的军事、文化侵略,呼唤民族灵魂,铸造民族自我.下面一组笔谈选择几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在考察香港文学思潮的整体发展时,从都市文化、身份认知等关键词视角切入,将提供一种结合香港具体文化语境细态分析的、异于传统思潮研究的新思路,有助于把握香港文学发展的内在指向与脉络。  相似文献   

9.
长达十余年的"亚非作家会议",是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后区域联盟形式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也是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高潮的标志。亚非区域联盟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东方世界在向世界共同体迈进,其实质是亚非国家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称霸世界企图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对亚非作家会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意识形态两大阵营的对垒与亚非作家的民族主义意识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亚非作家会议的主旋律是反帝反殖、要求民族独立与发展,亚非民族、作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建设民族新的文学与文化三大中心命题,主要是政治问题。会议整体上表现为文学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民族主义及超民族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继续近几年来对全球化和文化问题的研究,试图对狭隘的民族主义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解构。在作者看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使得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思维模式被突破,同时也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维模式,从而为一种新的超民族主义的形成铺平了道路。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时所遇到的各种挑战。在这方面,比较文学应当对这种超民族主义的形成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国内文学研究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有比较突出的特点 (如对文学本位和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的强调 ,开始反思重大问题和基本范畴 ,积极开展学术史总结等 )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 (如消解主体意识形态 ,文学评论趋同于文化批评 ,非历史主义倾向 ,浮躁学风和商业炒作等 )。作为身处当下的文学研究者 ,理应取严肃和科学的态度 ,在找到自己恰当的定位的同时 ,积极从事审美、历史、逻辑和科学的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学语言陌生化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陌生化"是实现艺术目的一种审美方式,对文学审美有着重要意义。文学语言因自身的"自主性"特点和审美功能,其陌生化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语言意象的可感性、语言组合的超常性、语言表现的体验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从胡适的《白话文学史》的命名、文学史观、方法论和历史叙事四个层面展开论述,揭示这部史学著作所具有的文学性特征——指称的模糊性、联想的思维方式、艺术的想象力、文本的多义性、叙事的虚构性,从而为这部开放性的历史名著提供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颓废主义文学思潮诞生之初,有着对传统僵化思想及模式化创作手段反叛与挑战的前卫意味。它走过文革后期的政治高压时代以及朦胧诗、文化寻根、先锋派文学等历史阶段,最终在部分新生代作家手中断送了它最后一点存在的合理性。于是,新理性主义也就必然在文坛应运而生。新理性主义的产生是时代进步的呼唤、人的精神净化的要求,也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体现了先进文化代表的理性力量,有着弘扬人文精神,摆脱物欲横流的现实危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可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文学关系的探讨渐多,但是直接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题的论文还较少。笔者以文学为中心视角,在借鉴国内文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参考了国外学者的专著,既有对该理论的宏观梳理,又有对男女作家自然写作个案的分析,试图对这一新的文学批评做一个相对全面而深入的论述。本文涉及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文本特点和批评特色等。笔者认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融合了女性主义批评与生态批评二者之长,在生态学术的热烈探讨中,将成为有前途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的全球化是最为原初的全球化,以现代性为灵魂的全球化是破坏它的毁灭性力量。对后者的反思催生出生态文艺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崛起的中国生态文艺学包括否定性的维度——对现代性和主体论文艺学的批判和肯定性的维度——对新整体主义文艺学的筹划和建构。这两者都具有巨大的可能性空间,表征着中国文艺学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上,强调主观性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高到创作的首位。受其影响,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文学推崇情感,运用想象进行创作,并认为创作没有外在的目的,同时强调个性主义,表现出了基本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西北民族走廊是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它由河西走廊和陇西走廊组成。西北民族走廊与其南端连接的藏彝走廊共同构成了汉藏走廊,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特点的大的历史民族区域。西北走廊内部自成一体,形成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但其地貌地形、气候类型等呈现出复杂多样性,这为历史上农、牧民族在这一地区的迁徙往来、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多元提供了得以发生、发展的自然地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现代性理论受到文学研究界的普遍关注,它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从现代性角度研究现代中国文学思潮,避免了创作方法论的长期影响,开辟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在现代性理论的观照下,现代中国文学主潮由启蒙主义文学和革命古典主义文学构成,这与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双重历史任务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黑人女性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是通过美国后现代黑人女性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得以实现的。这些作品在抨击种族歧视的同时揭露性别歧视;在寻求黑人文化及黑人女性传统的同时寻找黑人女性的身份和地位,在弘扬生命意义的同时批判白人强势文化对黑人心灵的撞击和浸染。文学作品中彰显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引起中国学者广泛的关注,并通过接受其文学特征的影响,展开对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的研究。这对当代中国学界主流话语和文学批评产生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