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增设回族史补充教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在中国历史教材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补充编写乡土教材或当地民族史教材”①。宁夏是回族自治区,编写回族史补充教材是宁夏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文试就回族史补充教材谈几点粗浅认识。一、编写回族史补充教材的意义1.回族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个性鲜明的乡土文化与民族传统。乡土教材开发是加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要载体,更是夯实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路径。我国乡土教材开发研究倡导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关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类型的急剧转型,聚力国内外乡土教材研究与开发团队,创新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机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社区中人们为了"共同生活"而相互依存,存在着丰富的综合美育的资源.社区不仅是乡土教育、环境教育的活教材,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开拓视野、完善人格教育的好场所.  相似文献   

4.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经典之作,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解读,其中不乏精到的见解.但也存在以偏概全、曲解原意等种种偏颇.本文创新解读视角,以乡土社会中公私群己关系的构建及其整合为主线,在纵向上有机贯通该书的一系列观点,在横向上深入剖析公私群己关系形成的乡土环境,由此积淀的整合方式以及交织于传统与现代之中的历史变迁.在推敲该书主要论点和论证思路的基础上.本文力求还<乡土中国>以本来面貌,并探讨该书带给我们的深深思考.  相似文献   

5.
乡土知识是一方地域的民众用生活经历谱写的历史或用生活经验创造的文化,地方志在记录这些经验和智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乡土知识应该深入挖掘、规范整理.乡土知识来自一个民族数代人的传承与沿袭,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合理的成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新桂系在治理广西的过程中,实施了"特种部族教育",这是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新桂系在创办和实施"特种部族教育"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质--创建特师、编辑乡土教材、推行多元文化融合、突出实用性等."特种部族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考察其得失,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谭旭虎 《民族论坛》2008,(10):62-63
史景迁作为当今美国最著名的中国研究学者之一,其研究覆盖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的诸多层面。其中,对于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呈现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部分。史氏的乡土中国研究侧重从资料文本中的底层经验出发,意图构建出一个想象性的、游离于国家权力之外的边缘文化空间。其乡土中国图景以女性为主要关注客体,以苦难为叙事基调,体现了西方汉学家对东方他者的"凝视",以及凝视背后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每位个体同时拥有作为族群成员的身份、作为民族-国家成员的"公民"身份以及作为"地球村"的"世界公民"身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公民教育、乡土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框架,试图说明中国民族教育应该承担培养学生具有乡土情怀、公民意识、跨文化的能力和全球意识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出现高价聘礼现象,西海固回族社会亦是存在着高价聘礼现象,理解西海固回族高价聘礼现象需将其放置于乡土中国的特定语境,既要看到聘礼本身为一种带有博弈性质的财产转移,同时乡土社会中的面子观和婚姻市场中稀缺资源的竞争,导致了西海固回族高价聘礼的出现.高人情伴随高价聘礼出现,客观上起到了困境中经济互惠互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清水江文书是继徽州文书之后,新近受到重视的系统完整的民间契约文书宝藏.依据大量民间文书展开传统中国乡土社会的研究,同时自觉运用人类学与历史学优势互补的研究方法,必然能够更好地了解长期为传统史家忽视的民众社会生活史,从而更加全面地认知乡土中国、政治中国、 文化中国合为一体的完整中国.  相似文献   

11.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民国时期青海和西藏地区的旅游流网络的整体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不同旅游节点在青藏地区旅游发展的相应地位.研究发现,民国时期青藏地区的旅游流网络可以很明显的分为两个子群,并且分别以布达拉宫和塔尔寺作为子网络的中心节点,而两个子群之间的链接则主要依靠青海湖-布达拉宫路径.网络中心性特征的分析表明,布达拉宫在民国时期青藏旅游流网络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并且是一个独立性非常强的景点,塔尔寺次之.哲蚌寺、扎什伦布寺在旅游流向的广度和独立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布达拉宫、塔尔寺、扎什伦布寺在民国时期青藏旅游流网络中处于比较竞争的优势,在当时的旅游竞争中拥有着更多的机会和区位优势,并且可以很好地桥接其它的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2.
As globalis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familiar in our everyday lives, one readily visible phenomenon is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migrants from outside the borders of nation states. This influx of migrants inevitably makes societies more complicated racially and culturally, and a ‘multi-racial’ or ‘multi-cultural’ society is no longer the monopoly of migrant societ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or Australia. This spread of multi-racial and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in the world, however, does not mean that we have achieved racial and cultural co-existence (among nationals, and needless to say between host society and migrants) without hierarchies. In the face of a constant flow of migrants, both the host states and host societies need to control migrants, to ensure that migrants will co-exist with the host society as the host society wishes. Hierarchy and difference need to be created and maintained by the host society to control the influx of migrants in their everyday life.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Singapore society draws a border between itself and female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For this purpose, it examines both everyday discourses of Singaporean employers about female migrant domestic workers and the efforts of the Singapore Muslim Converts’ Association to teach such workers to become ‘good Muslims'.  相似文献   

13.
14.
宣统<盐井乡土志>在汉文史志中最早记载了在西藏盐井定居的么些人及其来源和迁入时间,文章对此作了介绍并考证其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宣统<盐井乡土志>的记载,对于纳西族历史研究和滇藏毗邻地区地方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些西方学说被介绍到中国,有关“族群”(ethnic group)及其相关理论已成为中国人类学和民族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然而学术界却忽视了与西方民族学和人类学术语“族群”、“族群性”等同出一源的俄语术语。本文在对俄罗斯民族学理论中的几个基本术语этнос、этничность和этническаягруппа与相应的英语术语ethnos、ethnicity和ethnic group进行源流、释义对比分析后指出,双方学术观点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этничность(ethnicity)的理解上,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个术语指“民族(或族群)的性质和特点”。差异之处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表示民族(或族群)实体的术语不同,俄罗斯学者用этнос,西方学者用ethnic group;(2)俄语этническаягруппа特指民族的亚体或部分少数民族,而英语的ethnic group已由原来仅指处于社会边缘的少数人集团和亚集团,扩展到泛指社会上因文化或血统关系而具有明显不同意识的所有集团,甚至包括一国之内占人口多数的民族集团。  相似文献   

16.
翻译理论和实践中的神似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范畴,从现代语言学角度出发,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理解翻译实践中神与形关系的关键,翻译实践中度量神似的若干因素及其价值也应在此基础上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7.
维护西藏社会稳定中的社会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的方法论出发,阐明了社会化在维持社会系统稳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从西藏社会的特殊性出发,研究了我们该如何把握维护西藏社会稳定中的社会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林 《回族研究》2001,(4):63-67
本文从外交、商业、军事等方面追述伊斯兰教在唐代活动轨迹的基础上分析了伊斯兰教在中国文化传播的性质问题。提出中、伊两大文化系统之间的文化传播是出于丰富各自文化的需要。伊斯兰教在中国载体移植型的特殊文化传播方式不仅决定了异质文化间的排斥力和文化选择机制不能阻碍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文化传播 ,同时也决定了伊斯兰教在中国早期的文化传播所具有的伴生性质及其在中、伊两大文化系统中所具地位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宗族血缘观念的深厚和聚族而居的特点,决定了土地买卖的宗族性特征非常明显,买主身份从宗亲血缘的视角来看,呈现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显著特征.在买主身份方面,亲族购买者比例较高,原因在于亲族对族人出售的地产具有优先权;所以,土地在宗族内交易的比例较高,几乎占地产交易的一半.最后,宗族对寡妇出卖土地的行为更为慎重,有大量族人作为中人参与、见证寡妇的土地买卖.究其原因,主要是宗族在地方社会的独特地位和深远影响力决定的;另外,还在于国家法律对宗法族规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元明两代朵甘思灵藏王族历史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卫荣 《中国藏学》2006,2(2):144-159
明朝所封五位教王之一灵藏地方的赞善王,在明代西藏和中央王朝的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缺乏系统记载,学界对其一直知之不详。灵藏占据青、康、藏古代交通之枢纽位置,灵藏赞善王王族,兴起于元代,在元代即受朝廷封赐,委以官职,明永乐时又受封为王。灵藏的这一地方势力,与明朝廷的来往始于洪武中,终于天启六年(1626),几乎与明王朝相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