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晓璐 《社区》2013,(3):48-48
这位被居民们称为“健康守护神”的老同志叫叶如陵,他和雷锋是同龄人。31年前,他克服了一切困难坚持在西藏工作,把整个青春献给了西藏的百万翻身农奴和医疗卫生事业。2000年10月,他又怀揣着“老西藏精神”退休回到了北京,回到了自己居住的社区——一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看到北京各大医院里像他这样的医生有很多,而社区里较少,叶如陵下定决心,要留在社区,做一个社区志愿者和社区保健医生,为社区居民免费看病和咨询。  相似文献   

2.
杨炳珑  周永 《社区》2009,(16):16-17
“为了鼓励10岁的残疾儿童满海涛小朋友鼓起勇气,战胜自我,75岁的王开明老人在淄博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现场会上把自己精心制作的一件艺术瓷盘赠送给了他。”看着刻有“身残志坚”字样的艺术瓷盘,小海涛的妈妈含着眼泪对记者说:“谢谢这些志愿者们一直以来关心我们,帮助我们……”这是记者在山东省淄博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现场会上经历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3.
金冬梅 《社区》2005,(17):28-28
“楼长”,很多地方以前称他为“小组长”。他是居民生活状况的“测温计”,也是居民最基层的组织者、管理者,还是百分之百的义工、志愿者。由于他们的帮助服务,使城市居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温馨和舒适。《社区》杂志自本期开始,将开设“楼长的故事”专栏,希望“楼长们”来稿介绍自己在社区工作中的好做法。  相似文献   

4.
崔水 《社区》2003,(6):7-7
做好社区工作,离不开社区志愿者。发挥志愿者作用,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社区建设理念。要把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好,应做到“四定”。 第一是定项目。俗话说就是“找事”,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根  相似文献   

5.
2005年3月,记者来到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顶层的教室里,与社工系的30多位同学坐在一起,以“《社区》与大学生细谈志愿者”为题,交流了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时的感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参加了前文提到的社区“世界志愿者日”的活动,谈话也是从上次为老服务开始的。许多同学回忆和分析了上次活动的一些细节,凭着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解,他们也谈了自己对社区志愿服务和志愿者问题的观点。光有激情就够了吗?有一位男同学说,在上次志愿活动中,他和一位93岁的老爷爷聊天,但是老爷爷觉得自己和这个小伙子没什么共同语言,聊的时候有一两…  相似文献   

6.
张从雪 《社区》2003,(24):25-25
初识张凤龙是在前不久天津市表彰优秀社工“送荣誉到岗”的表彰仪式上,在会议室的一角,安静地坐着一位面貌清秀,个子高挑的小伙子。他肚子鼓鼓的,像个身怀六甲的孕妇。他就是身患绝症但钟爱社区的张凤龙。 无悔选择:当一名编外社区志愿者 2000年,25岁的凤龙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家乡,他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医院却告诉他已是“骨癌晚期”。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令家人痛心不已,他自己却  相似文献   

7.
范晓璐 《社区》2013,(2):48
这位被居民们称为"健康守护神"的老同志叫叶如陵,他和雷锋是同龄人。31年前,他克服了一切困难坚持在西藏工作,把整个青春献给了西藏的百万翻身农奴和医疗卫生事业。2000年10月,他又怀揣着"老西藏精神"退休回到了北京,回到了自己居住的社区——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看到北京各大医院里像他这样的医生有很多,而社区里较少,叶如陵下定决心,要留在社区,做一个社区志愿者和社区保健  相似文献   

8.
王军 《社区》2005,(8):27-27
因为居民的大事、小事他都管,所以王殿喜被人们戏称为“王政府”。他今年65岁,是一名从事20年居委会工作,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虽然去年他已经退休在家,但在居民眼中,还是社区里的大忙人。用他的话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没有退心。居民常说他是社区里的“老地图”。这话一点也不假,社区的哪条街、哪条巷、哪家门、哪家人都装在他的脑子里。他几乎走遍了社区的大街小巷,走进了千家万户。居民都说他是社区里最能“串门”的人。居民也常说他是社区里的“老雷峰”。这话也不假。这些年,他自己掏腰包救济困难户的钱已经无法计算了。谁家有个事情…  相似文献   

9.
《社区》2003,(8):4-4
一些地区“非典”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防治“非典”工作,已是当前一项重大任务。民政部号召城市社区居委会、社区志愿者,立即行动起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积极投入到防治“非典”的斗争中去,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志愿者的作用。一、要把“非典”防治工作作为当前城市社区重要工作来抓。城市社区是广大居民居住的地域、生活的单元。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防治“非典”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项工作。在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1日,在北京广播电台播出的“纪念建党85周年特别活动——我为你感动,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大型评比活动中,一位74岁的老人被评为“感动之星”。在2002~2006年的5年间,《北京社会报》、《北京晚报》、北京市电视台第八频道等诸多媒体纷纷先后对他的事迹进行了采访和报道,此间他先后荣获了“北京市社区志愿者之星”、“西城区志愿工作先进个人”、“西城区红十字志愿者”等称号。这么多的荣誉并不是媒体“炒”出来的,而是这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练”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朱震龙  王喜 《金陵瞭望》2010,(23):48-49
张长华是景明佳同小区拾景苑7幢的楼栋长.今年57岁的他已退休多年.但思想上却一直没有“退休”.不仅一次不落地参加组织生活.还经常主动列社区帮忙.积极要求加入社区党员志愿者队伍,事事、处处、时时为社区建设管理奉献自己的余热.居民们凶此都亲切地称他为“热情老张”。  相似文献   

12.
毛徐宝 《社区》2005,(20):12-13
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养老模式的趋势。杭州的一些社区,也根据自身的优势,开创了许多“居家养老”工作的新方法杭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扫描每天清早,家住杭州上城区光复路的“时间银行”志愿者王宝玉在锻炼身体后,都会来到76岁的“空巢老人”郭秋桂家中“报到”。他要陪老人聊天,询问老人一天想吃的蔬菜,帮老人买好菜,做好需要做的事情。遇到房屋装修、下水管堵塞等事宜,还要为老人联系家政公司。在湖滨街道,像王宝玉这样的志愿者,被大家称为“好管家”,因为他们几乎包揽了所有像郭秋桂这样的“空巢老人”的生活事务。这…  相似文献   

13.
这是北京惟一一家从事社区矫正培训和心理矫正的志愿者机构,在它的麾下聚集着一大批经过专门训练的志愿者。2005年3月21日,我们带着好奇和探询,走进了他们。在北京东城区司法局办公楼地下室一间不大的小屋里,我们看见了从北京的四面八方赶来的心理矫正志愿者们。如果再选择职业,我会选心理咨询师第一个自我介绍的是一位30出头的小伙子。他的脸上刻着刚毅,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军人。“我叫薛煌,3级心理咨询师。”“您的职业?”“军人,部队医院的医生。”果然不出所料。原来他是北京一所很有名气的部队医院的医生,来这里是源于自己的孩子刚刚2岁…  相似文献   

14.
梅小萌 《社区》2013,(7):28-28
我们社区在2012年9月创办了“志愿服务人人帮”,居民可把自己的时间、力量等优势、技能“存”进去,变成“人人帮”积分,分数越高星级越高,享受的待遇也越丰厚,最高金牌志愿者享免费旅游,购房还打折。如今,社区“志愿服务人人帮”已有500多名志愿者。志愿者在登记本上登记的“本金”各不相同,有的是“空闲时间”,有的是“法律咨询”,有的是“家政服务”。  相似文献   

15.
石燕萍 《社区》2013,(12):39-39
他是上海浦东南码头社区六里二居民区的一位退休党员,满头银发,中等个头,瘦瘦的身材,穿着朴素,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杨老师”。 他叫杨根森,今年74岁,曾是上海市卢湾区五爱高级中学的教师,他把无私的爱奉献给教育事业,退休后他又把热情倾注在社区。杨老师把奉献作为生活的主旋律,他为小区出黑板报,做世博志愿者,成为小区老年读报组组长,还担任了楼组长等工作。10年间,他在小区内忙忙碌碌的身影早已被大家所熟悉。  相似文献   

16.
蒋赟 《成才与就业》2017,(S2):48-50
周连官简介:1945年5月出生,2005年从闵行区浦江三小退休后,在浦江镇鲁汇居委会成为一名社区工作志愿者。12年来,他坚持终身学习,自己的老年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同时,他以教师的特长,坚持实践“五个老有”的思想理念,努力开展文化助老公益活动,把学习的快乐带给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17.
胡庆军 《社区》2013,(4):44-44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万光社区组织开展了“关爱贫困老人践行志愿服务”活动。家住万光社区的韩晓颖老人看到社区志愿者们高兴地说:“孩子们来了,快进来,快坐下。”韩大娘的孩子前几年因车祸去世了,现又患上了乳腺癌,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社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常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为她打扫卫生,为她义诊,志愿者还为老人送去慰问品。韩大娘经常说:“我无亲无故,多亏社区这些孩子们平时总来看我,陪我说话,跟我自己的孩子一样亲。”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在社区营造出学习雷锋、  相似文献   

18.
李荣 《社区》2014,(33):21-21
新近在上海嘉定区新成路街道采访,社区志愿者薄连城的一席话让人深思:“在社区做志愿服务.找到了自己的爱好与兴趣.也找到了乡愁。”不搞“嵌入式”,而是培养“精神土壤”,让社区志愿服务精神“自己长出来”,围绕人的兴趣与爱好形成一个社区公益“微循环”,  相似文献   

19.
叶志明简介:1945年5月出生,是一名有着38年教龄的中学高级教师。2005年退休后,叶志明在青浦区重固镇当上了社区教育志愿者。十多年来,他在社区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专心致志地耕耘着。在他的努力、带领下,老年教育已成为重固镇的一大亮点,老年学校不仅办到了家门口,而且“定时间、定地点、定学员、定老师”的“四定'授课形式常讲常新、长盛不衰。2009年,叶志明被评为全国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宣讲员,2016年被评为上海市'百姓学习之星”。  相似文献   

20.
“社工+志愿者”社区服务模式是一种由社工机构向社区派驻专业社工,政府相关部门选派驻社区志愿者共同服务社区居民的模式。论文对重庆市以市民学校为平台,在社区开展的“社工+志愿者”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多部门资源;以社区需求为服务导向,强化社工与志愿者配合;注重对社区人际交流公共区域的利用;将志愿者培训纳入服务发展规划,提升社区居民自治能力,不断加强社区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