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诂经精舍的文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诂经精舍是阮元创办的书院,虽然以崇尚朴学教学而闻名,但文学教学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书院的文学教学有明显的朴学倾向,注重骈文教学,对学生朴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诂经精舍是阮元在浙江任上建立的一个地方性学校,汇聚了江浙一代诸多著名学者和优秀士子.精舍在成为嘉庆以后最重要的学术基地之一的同时,也是当时两浙文学活动的重要依托,其中不乏以诗名世之人,他们的创作从乾隆四十年延至嘉庆一朝,抒写出特定历史时期才人士子的独特心声,以不同形态展现了性灵思潮的深刻印记.  相似文献   

3.
清代名臣阮元在其创建的诂经精舍中进行了重要的教育改革:在教学和研究中引入天文、算学、地理、军事等许多科技内容,甚至还有一些西方的科技知识;在教学方式上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为书院改革的先率,诂经精舍的一些革新举措为后来许多新式书院所仿效,在促进书院向近代学堂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进一步接受和传播西学培养了一些人才,为推进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嘉道时期,阮元先后在杭州、广州创办诂经精舍、学海堂,规定只课经解辞赋,不试时文.稍后的仿效者或晚近的研究者,大都以为阮元意在远离科举,以振兴经解之学.这与其本意颇有距离.阮元通过科考相关活动,抬升与经史学问关系更为紧密的二三场经解策论的地位,引人入于经解之学.诂经、学海专课经解辞赋不课时文,与科考重二三场轻头场一一对应,正是同一运思的不同显现.在此前后,阮元组织士子编撰<经籍籑诂>等书籍,确立治经的规矩与法式,奠立并扩张阮氏经解之学.相关诸事关系阮元的学术抱负与趣向,影响之后浙粤乃至全国学术的走向,乃晚近学术史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诂林》引经类文献有21种。文章对这些文献进行目录学梳理,并从考辨字形、训释字义以及形义兼考三个方面对其分类,考察其特点,认为,这些文献反映了清儒对《说文》引经问题以及经学训诂与小学训诂差异的认识,其研究方法与结论对后世研究《说文》引经问题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6.
著有小说《邹谈一噱》、《表忠观》、《艮岳峰》的"乌程蛰园"即费有容(1874-1931),他是画家费丹旭之孙、费以群之子。早年肄业杭州紫阳书院、崇文书院和诂经精舍。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式举人,次年被斥。宣统间在杭州创办《危言报》。辛亥革命以后,流寓沪上,进入爱俪园。曾任仓圣明智大学教务长,主编《广仓学会杂志》。所著白话小说、书院课艺、报刊诗文之外,又有专书十馀种。  相似文献   

7.
阮元继承和发展了六朝时期的文、笔之论,力图为骈文在文学领域争得正统地位,以抗衡宋学为代表的桐城派古文,为汉学在文学领域争得正宗地位.阮元创办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两书院成为他实施"文笔论"思想的重要据点,加强了"文笔论"的流播,扩大了"文笔论"的影响,也决定了两书院重视骈文教学的文学教育特色.阮元"文笔论"对桐城派古文家以及诂经精舍、学海堂外的其他书院产生了一定的遗响,骈散之争最终趋向折衷和融合.阮元"文笔论"与清代书院科举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对书院教育与科举产生牵连不断的联系提供了极易被利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清代学术的发展,以经学为中坚。阮元主持汇编而成的《皇清经解》、王先谦编辑的《皇清经解续编》等尤能体现此一特征。朱珔历时20余年汇辑成的《国朝诂经文抄》,则别辟蹊径,着眼于本朝学人文集、札记中的解经论说,对保存清代学人的研经文献、彰显其治经特色与成就等,做出了与阮元、王先谦同样不可忽视的贡献。而他之所以能完成此一巨编,乃缘于其学术使命感、治学取向和丰富藏书等因素。但非常遗憾的是,朱珔逝世后不久,是编即毁于兵火。尽管如此,朱珔此举所彰显出的治学取向和方法,不仅在清代学术演进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至今仍不失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阮元主编的《经籍籑诂》,作为第一部籑辑训诂资料的大型工具书,其开创之功,是无庸质疑、不可否定的。该书征引资料多达334种,在广泛收录经史资料的基础上,尤能大胆突出地征引小学书、纬书、类书、金石等多方面的资料,其全面性、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开创性,是不可质疑的。虽在清乾嘉以后书目的征引方面不如《故训汇纂》多,但这是由时代条件所决定,不应作反历史的苛责。  相似文献   

10.
敦煌文献词语“貌哨”诂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文献词语"貌哨",目前仅见王梵志《吾富有钱时》一诗,而前辈解释多有歧见。文章立足于中古文献典籍,结合音韵、方言、汉语造词语法及文字训诂等材料重新解释了该词,从普方古等三个语言平面对词义进行多角度详尽论证,以觅其确诂,揭示语源。众多文献资料充分表明"貌哨"非为"貌魈",无"貌丑"义,应属隋唐之际的口头俗语,本义为相貌不正,词义引申为态度不正,意即看不顺眼,诗中义指(妇儿对吾)态度冷淡。  相似文献   

11.
《经籍籑诂》正编、补遗刊行考@李步嘉$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杨仙$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相似文献   

12.
郝经是元初重要的文学家,他不仅文学创作丰富,而且有系统的文学主张。他的文学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实用"的文论观点,强调文学创作要以实用为主。二是在文学创作中提出了"顺"的概念,主张文学创作要顺应事物本身的道理和形式而不主张"作文"。三是在作家的修养中提出了"内游"说,郝经的"内游"是从创作的本体上解决文学创作中文与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比较司马迁、班固文学思想的同异颇有意义。两者都注重反映现实、褒善贬恶,追求写人传神、叙事精彩,赞同文学源于生活,提出文学为时代政治服务,肯定屈原作品和汉赋,运用以文传人的立传方法与知人论世的批评原则。相同之处体现出实录精神。两者不同之处是创作倾向的区别、文学源泉认识的差别、美刺理论重点的不同、评价屈原作品和史记之异。不同原因在于所处时代思想文化状况不同、文学风气不同、两人思想认识不同。  相似文献   

14.
贾敬、贾赦、贾政兄弟比较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绚丽多姿的《红楼梦》人物画廊中,贾敬、贾赦、贾政三兄弟都不算是作者着重描写的人物形象。可是,他们都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分别代表着封建末世不同的贵族类型。贾敬崇尚道教,逃避现实;贾赦贪婪残暴,荒淫无耻;贾政则是封建社会正统古板的士大夫的代表。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进程中,上层贵族的种种心态、性格及其命运。  相似文献   

15.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现代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性的文学社团 ,顾一樵 (毓 )是其成员之一。顾一樵站在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基本立场上 ,创作出大量具有强烈现实主义倾向和写实风格的作品 ,不愧为现代新文学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现实主义文学家。《芝兰与茉莉》是顾一樵“五四”时期的著名小说 ,它以第一人称叙事 ,讲述了“我”与两个女子的感情故事。小说透出强烈的反封建、争取婚姻自由的倾向 ,艺术水准相当高 ,在当时文坛引起强烈回应。四幕剧《孤鸿》批评了留学生见异思迁、有违传统道德的行为。该剧就角度而言 ,在留学生文学、特别是多幕话剧的创作中堪称异数。以《荆轲》为代表的历史剧亦体现顾一樵一贯的写实特色。  相似文献   

16.
阮元在学术思想上虽然受到戴震的影响,但治学的侧重点和戴震显然有别。从治学实践来看,阮元注重求实、通博和经世致用。在学术渊源和治学宗旨上,他和顾炎武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7.
顾瑛以独立的“文人”身份和以赋诗为娱乐的文学理念崛起于元末 ,主要通过主持玉山雅集及其诗歌创作与杨维祯相呼应而领袖文坛 ,为铁雅派的发展和古乐府运动的演进以及元末文学的繁荣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魏源的<诗古微>不仅是晚清今文经学的重要著作之一,而且通过对毛序说诗的质疑,通过对<诗经>意义层次的分析,极大地动摇了传统文学阐释模式的理论基础,打破了经学话语在文论中的垄断,恢复了文学的审美意义,在晚清文论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顾贞立是明末清初独具个性的优秀女词人,孤高不群的性格及不凡的文学才华使得她的词作时常流露出当时女性少有的豪情与气概;而所适非偶的遭际与孤傲个性问的冲突,又是形成其郁愤心境的主要原因。所以,顾贞立词在总体上呈现出以意胜境、劲直疏宕的特点,同时也不乏凄婉幽咽、措语精隽之作,无论在词的内蕴还是艺术上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京派文学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换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的文学现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京派意象是中国传统诗艺与西方象征主义、意象派等诗学思潮相融合的产物。突破中国古典意象长期积淀的原型性象征模式,克服西方意象有象无意、意与象相剥离的缺点,成为京派作家对世界万物带有强烈的个体生命色彩的审美途径,体现着现代作家对文学本质更为深入的感悟。另外,京派注重意象在诗歌以外文学领域中的运用,促成了现代文学中各种文体间的相互融合,尤其是诗歌、小说、散文之间,从而推进了各种文体创作的成熟和发展。这也是京派作家对现代文学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