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各国所处的环境不同,一些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如英、美、法等国家首先在内发型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法律模式。同时这些先发展的国家,利用其经济优势对于落后国家进行干预,使得日本、俄国、印度等落后国家成为他们扩展和冲击的对象,从而使得这些国家的法律体系具有外发型模式的特征。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内发型法律模式,但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近代也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最终其法律模式具有鲜明的混合型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论渐进决策模式的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发展与现代化研究近年来呈突进势头 ,哲学界、科技界、政策研究界、社会学界都对发展问题给予了热忱关注 ,有关发展与现代化研究的论著也日渐增多。吴忠民教授的新作《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 :中国现代化研究》(哥伦布学术文库 ,东方出版社 ,1 999年 5月第 1版 )是发展与现代化研究领域的又一部力作。根植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土壤之上 ,采取怎样的一种现代化模式 ,才能减少中国现代化的成本从而保证中国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 ?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 ,中国发展过程中具有哪些潜在优势和有价值的历史遗产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存在哪些社会问题 ?在西方…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式的渐进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可以称之为中国式的渐进革命。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不能说已经取得成功,还处在转轨的阵痛之中,但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也不是有利无弊的路,但它毕竟是一条可行的路,是利大弊小的选择。中国式的渐进改革这个命题有三层含义:第一,它是一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革命;第二,它具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渐进性;第三,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市场取向的渐进改革模式已经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突出特点和优势之一。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能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中保持着持续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与渐进主义的改革和发展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渐进主义的改革模式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和方法。学习与探索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改革的渐进变迁思想与方法,对于当前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于社会管理与保障体制的演变,对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乃至行政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都有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从毛泽东首先提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到邓小平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江泽民提出各项事业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模式,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论实现了在发展理念上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新的发展模式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体制理论包括体制运行理论与体制变迁理论。体制运行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体制在特定时间上的运行状态,分析方法是静态的比较。体制变迁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体制在时间序列中的变迁过程,分析方法是动态的演化。 中国式渐进改革道路的社会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领导中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为中国选择的是革命型现代化模式,邓小平选择的则是改革型现代化模式。实践证明,改革型现代化模式更适合建国后中国的政治现实。在推进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坚持这一模式,也应不断发挥它对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揭示了东亚现代化模式的基本特征,总结了东亚现代化模式对于中国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中国现代化要抓住时机、政府在现代化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干预办法以及加强儒家文化的宣传等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法制现代化的道路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按优劣依次为 :主动渐变道路、剧变道路、被动渐变道路。其中的主动渐变道路具有稳定性、连续性、主动性、快捷性 ,更值得借鉴。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属于剧变道路 ,其特点是冲突性、非连续性、被动性和缓慢性。其教训应该吸收。当前 ,我国应选择主动渐变型法制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中国语言学的现代化申小龙我国现代语言学是以西方语言学为参照系来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的。由于人类各民族文化本质上是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历史经验和心理结构的人,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对面临的不同的自然和世界提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因此各种文化之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成功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中国式现代化既不同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也不同于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是符合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对当今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独特创造和独特贡献,其独特性主要包括: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在经济特征上表现为实现所有制结构与市场经济的突破创新;在政治优势上表现为确保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真正实现;在文化品格上表现为博采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明共促发展;在发展动力上表现为以改革开放创新引领国家持续发展;在世界构想上表现为胸怀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劲动力,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经济改革"渐进论"在经济学界日盛,并已演变为学界主流.然而,对中国经济改革"渐进论"的理论方法、现实根据和实践意义所进行的思考却使我们感到,"渐进"未必是对中国经济改革道路的本质认识和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模式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从总体上说是应付西方现代化扩展的结果。因而,要考察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之路,必须在总体的现代化背景下去考察,遵循人类政治现代化的一般标准和规律。不过,中国文明是西方人所面对的最庞大、最完整、最有生命力的非西方文明,其政治现代化过程有其独一无二的特性。中国尝试过几乎每一种模式,至今仍在进一步尝试之中。就变革的速度、规模、方式和性质来说,我们可以将中国所尝试过或正在尝试的模式划分为晚清时代的渐进模式、孙中山时代的激进模式、毛泽东时代的新激进模式和邓小平时代的新渐进模式。晚清时代的渐…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社会变革主题转向现代化 ,中国近现代史学中革命史的研究范式不断受到挑战 ,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在“革命”的传统范式之外出现了“现代化”这个新范式。从现代化的视角对近代中国走向世界所经历的社会巨变进行深刻反思 ,弄清社会革命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主题、中国革命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基本脉络 ,并为中国革命史研究走向深入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构架。社会革命是社会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社会革命是指先进阶级运用暴力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从实质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具体化”,体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发展的个性特点和特殊规律。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选择,更是系统的理论,是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念、目标、发展战略、制度基础、文化蕴涵等多重内容的总结提炼。本文试图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系统的理论分解,从中国智慧、中国自信、中国理念、中国战略、中国方案五个角度,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性”,以便中国更好认识自身,有利于世界正确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历史发展到现代,科学技术空前鼎盛.一方面是科学分支越来越细,高度分化;另方面是各学科联系越来越紧,出现整体化趋势.现代科学发展的这种态势,对现代哲学思维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促成了人们对现代哲学研究的高度关注和极大热忱.于是,与现代科学的鼎盛相应,现代哲学的大繁荣成为历史的必然.概览当今世界,现代哲学可谓是名目繁多,流派林立.按其本质内容大体上不外乎分属现代唯物主义、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三大派别.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文化传到东南亚各国后,受到这些国家的欢迎,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使这些国家在步入现代化国家行列、发展成为亚洲的“一大龙”和“四小龙”方面,起到了文化原因上的积极作用。儒家文化的优秀部分对我们今天建设现代化的中国,仍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起到使一个民族凝聚和团结起来的作用。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之所以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保持统一而不分裂,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无疑起了重要的凝聚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当重视文化的这种凝聚和激励作用,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和团结起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所以,我们要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为建设现代化的中国服务。这就是研究这一课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社会性"的"金融危机",即以"资本"为灵魂、为世界观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资本主义制度安排,无法跨过"可持续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种种"社会"问题之"坎"而显现的危机.21世纪中国可持续社会现代化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发展规划缺失、社会"公共空间"缺失、城乡二元结构四大挑战.中国必须以科学发展现为指导,在推进可持续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积极回应"四大挑战",扬弃经济增长的逻辑矛盾,努力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走出发展方式中的"误区",消除西方国家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现代化痛楚"、"发展性危机"、"社会风险",实现社会全面小康、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把握机遇,以促进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邓小平同志还进一步把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