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备故事—叙故事—解故事"构成了叙事说理在实践中展开的动态过程。"备故事"聚焦于对现有故事的挖掘、整理和再创造,以获得符合教育需要之故事;"叙故事"致力于通过勾画轮廓、深度描写和凸显矛盾等技巧灵动具体地呈现故事;而"解故事"则借助于以事推理、就事论理和寓理于事等形式,实现事理结合,有效通过故事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2.
准确的命名对问题研究合法性的确立至关重要.本文从哲学、物理、心理、社会空间的批判中离析文学叙事空间,认为它是读者对作者在叙事文本的故事和话语层面的空间化设置所作的知觉性或想象性复建.因语言习惯、理论诉求及边界差异,叙事空间异于空间叙事.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叙事与女性主义叙事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剧作为中国百姓生活中最喜闻乐见、家喻户晓的消费娱乐方式,在我们的社会中发挥着独特的意识形态作用及“社会神话”功能。不过,在电视剧的叙事中充斥着种种女性的刻板印象及有意无意的性别歧视,因此在电视剧叙事中积极倡导一种女性主义叙事批评,揭示存在于文本内外隐含的男权话语及“符号暴力”,是当代文化批评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育叙事的本质与追求出发,结合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点,提出了技术叙事这一概念,指出技术叙事为教育叙事在教育技术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形式;此外,本文还指出技术叙事具有叙述性、技术性、实践性与开放性四个基本特征,阐明了在教育技术学领域技术叙事的范围、内容和程序;最后,对技术叙事概念提出的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毕飞宇《叙事》的叙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毕飞宇小说《叙事》的叙事分析来看,毕飞宇历史小说在历史叙事上有着自己的独特风貌:多个层面中的多重叙述,跳脱叙述的历史沉思,叙述历史的当代回应。叙事的特色凸显其闪耀历史蕴藏的同时兼备现代哲思的突出品格。  相似文献   

6.
叙事化和体验性叙事是认知叙事学的核心概念。叙事化是通过自然讲述、体验或目击叙事的方式去理解故事中看似违背叙事规约或“矛盾与断裂”的文本现象,体现了读者阅读和消费文本时的认知能力。体验性叙事涉及第一人称体验性叙事和第三人称体验性叙事两种叙事模式,强调读者在识解文本时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语境。通过对《尤利西斯》的叙事化和体验性叙事文本分析,揭示了叙事化、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体验性叙事的叙事话语、表达功能以及认知语境与情感体验和认知语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认知叙事视角审视乔伊斯的意识流文本的语言和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7.
新闻是一种叙事,文学中也存在大量的叙事文体。两者有相同之处,如都要讲究叙事的艺术性,让读者乐于接受。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新闻只能叙述真实的事件和人物,文学却以虚构为主;文学中的叙述者可以与作者差别很大,形成不可靠叙述,新闻中的叙述者则追求叙述的可靠性;在新闻叙述中,时间的处理方式比文学少,这跟新闻的时效性有关;在叙述聚焦上,新闻虽然也用多种方式,但是以零聚焦为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真实性和倾向性、复调和超复调、陌生化和反陌生化及时空关系等方面分析存在主义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技巧 ,并对萨特和加缪的作品作同一流派的内部比较  相似文献   

9.
萨特一生的文学创作可划为两个阶段,前期重伦理叙事,后期则以意识形态叙事为主。前者注重叙事话语的形式特点,探求小说式或文学化的生活;后者强调文学的政治道德立场,关注文本向读者表达的意蕴。二者虽方向相反,实际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人的存在境遇和本质问题,其区别既有本体论的,也有方法论的,更多的是策略上的。  相似文献   

10.
叙事是最基本的作文能力之一。可是,不少同学却不懂叙事的艺术和策略。那么,如何叙事,作文才会更有魅力呢?请同学们试试下面的几种方法。一、以小见大法“事例要典型”,这是老师在同学们的作文批语中经常提到的。什么样的事例才算典型呢?一些同学认为,典型事例就是董存瑞炸碉堡之类的大事。其实,只要我们运用恰当的方法,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转化为典型事例。如何才能将小事转化为典型事例呢?这就要用到以小见大法。以小见大,可以将小事情和大背景联系起来,使毫不起眼的“小事”转化为具有代表意义(典型)的“大事”。例如,《菜园…  相似文献   

11.
借用当代西方人文科学中这两个人所共知的概念,并不意味着笔者要以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来进行小说批评活动。本文用“结构”与解构”分别概括小说两大对立的叙事原则和类型。迄今为止的叙事文学,其实都是根据这两大原则的某一种或两种混合创造出来的。因而,这两个借来的概念在研究小说的总体叙事原则时,具有极大的概括力。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取60名5-6岁的幼儿,采用看图叙事的任务,每组分别有20名幼儿在以教师、同伴、小班幼儿作为叙事对象的情境下进行叙事。结果表明,对于5-6岁幼儿而言,在把同伴作为叙事对象的情境下更有助于其把握故事的关键信息和建构整体故事框架,而将小班幼儿作为叙事对象的情境下,则有助于儿童观点、情绪情感的表达,以及对故事结构线索的组织。与此同时,还揭示了男、女生在面对不同叙事对象情境下的性别差异,以及验证了幼儿叙事能力发展在平均句长指标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的叙事摹仿体现为他对摹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三类区分和论证,而这样的区分和论证才有可能合理阐释叙事摹仿与叙事审美理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确保摹仿内容与叙事形式之间的和谐统一,进而决定着和谐叙事美的生成,即具体表现为完整一致、对立统一和大小有序的和谐叙事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余华的小说作品采用了重复叙事和循环叙事的叙事方式.重复叙事包含着深刻的重复性经验,循环叙事体现的是移情倾向或生命意识的消解、停滞.重复、循环的叙事方式使余华完成了自己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因精通现代叙事学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的叙事视角对小说主题意义的建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左右着读者的叙事伦理判断。海明威采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这一貌似客观的视角,但通过对文本的选择和对叙述进程的操纵,海明威在邀请读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伦理判断的同时,也或明或暗地展现了自己的伦理态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先以余华的一部小说为例,形象地论证了叙事的主观性,然后分析叙事主观性的三个层次:直接主观性,间接主观性,隐蔽主观性。尤其着重分析了隐蔽主观性中的“零度叙事”,从而得出结论:凡叙事即是为了发出声音,即显示自己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叙事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创造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叙事话语。与传统叙事话语不同的是,后现代叙事话语并非是一种纯技法的操作,而是在本体的层次上与叙事主体或叙事对象密切相关,叙事的结构、视角、情感色彩和语调特征本身就是叙事主体或叙事对象的存在观与生存状态的“直观”写真。后现代派文学叙事话语主要有五种类型,“平面无深度”叙事话语:对本质与意义的消解;“错乱零散化”叙事话语:精神分裂的生存状态;“黑色幽默式”叙事话语:面临绝望的强自解脱;“极度冷漠化”叙事话语:人情况灭的社会现实;“剪贴拼画式”叙事话语:虚幻的世界与虚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论叙事空间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事空间结构由于无形和不确定而成为叙事理论中的难题,其理论演绎的轨迹旷日持久、充满论战而仍无定论.从史的角度聚焦叙事空间、叙事空间的表现形式和叙事空间化阅读这些核心概念,可以发现叙事空间结构是由时空轴,即水平叙事轴和垂直叙事轴建构的.这一坐标的发现为空间化诠释叙事文本奠定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9.
叙事的解构     
加拿大作家鲁迪·威伯在《发现陌生人》中运用了复杂的叙事结构 ,用多重叙事者和多角度展现不同的生活经历、心理过程和意识活动 ,以及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小说多画面、多视点的叙事手法表现了作者对传统历史、文化和现实的挑战 ;威伯站在多重叙述者的角度 ,意在对历史 ,对特定的民族和文化进行解构。  相似文献   

20.
与西方叙事传统不同,中国古代叙事能力在对历史文本的编纂中逐步提高,历史文本为文学叙事提供了文类特征及叙事模式,成为其孕育的母体。从发生学角度探讨历史叙事对文学叙事的影响机理主要在于:神话的特性及其发展流向、历史叙事范型的形成、历史叙事虚构语境的营造以及"史贵于文"价值观念的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