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的文本研究,既有利于矫正对我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三化"思想的误读、误解和误用,更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问题的研究,提升马克思主义"三化"研究的学术水平。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本应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文本研究的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研究马克思主义文本应注重三个统一:注重党的领导集体的著作和党的文献研究相统一、注重毛泽东的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文本研究的统一、注重研读文本与把握"三化"精髓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后马克思主义是继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出现的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后马克思主义渊源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但主张超越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一些共同点,存在一定的连续性。但是,后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后现代理论的基础上,有着解构马克思主义的趋向,从而比西方马克思主义更加远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学理层面上关注主体、方式和内容,后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可以为此提供一定的借鉴.后马克思主义对后工业社会政治语境的分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范围的拓展提供了理论启发.后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构和建构,可以启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过非闭合性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结构得以可能.后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动态发展提供了思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对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构立场谨慎.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就是把思想理论建设始终放在优先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85年来党不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创造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而使党在思想理论上永葆先进性,并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民族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互依赖、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两种基本形式。民族化是中国化的空间寓所,是中国化的外在表现。时代化是中国化的时间界域,是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二者统一于中国化进程之中,形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完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任务凸现出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自觉。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理论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实践上全面扩展。  相似文献   

6.
关于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关系的争论,实质上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理解。要厘清两者的关系,必须弄清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体系构成,以及更重要的是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特点。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能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全人类的全面自由的解放”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密不可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当时科学最高成就的总结与发挥。马克思主义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主义尊重科学,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当作科学来对待。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science of Marxism),才能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scientific Marxism)。  相似文献   

8.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关联概念群的初步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过程产生了复杂的分化现象,这一现象表现为在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实质的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相互关联的概念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这三组相关联概念都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的概念表述或表达方式表明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目标,不能混淆,更不能替代。对相互关联概念的辨析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备了一系列概念范畴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内部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对这些概念进行严格分类和界定,有利于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问题域和方法论视野。  相似文献   

9.
研究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可以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三个角度来梳理,探究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有何用”“如何用”的基本观点。其中“认识论”是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起源、前提、精髓、特征等的认识,“价值论”是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功能和作用等的认识,“实践论”是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运用、实践等的认识。以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有利于克服各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论调和观点,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进而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年以来专家学者普遍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其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史进程和理论结果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21世纪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将仍然是南北国家之间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但在经济全球化时期,这种矛盾和斗争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中国的国际经济法研究应从国情实际出发,围绕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经济法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的经济主权原则的关系等重大问题为研究任务,同时要注意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境中的经济法 --关于经济法的话语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论作为研究法律制度的一种新的进路,对于法学,尤其对于作为新兴学科的经济法学如何形成自己的解释方法、价值判断及理论范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经济法学领域内面临着政策性语言、经济学语言及其他部门法语言掺杂糅合的混乱局面,这迫使我们不得不从语言哲学及语言背后的文化维度出发,对经济法的语境问题进行重新考量,进而实现对经济法话语体系的理论重构,厘清经济法应当具有的基本范畴与理念。  相似文献   

13.
民法和经济法的经济安全价值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像安全是法的基本价值之一一样,经济安全也是法的普遍价值。经济安全作为民法和经济法的共同价值目标,二者在内容、性质、产生的原因以及实现的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二者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维护和保障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经济法院是俄罗斯等国家设置较为普遍的一类法院,我国经济法学界对其尚未关注,但经济法院的设置、受案范围以及公法性案件的管辖等规定,以及国际层面的经济法院的一些做法,都同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密切相关,对我国经济法的理论完善和司法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就有人对中国的经济法持讽刺、抨击和否认的态度,周大伟同志的<谁是佟柔?>一文即是如此,该文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对其予以反击和澄清,以论明经济法存在的正当性,并要求人们公正地对待经济法.  相似文献   

17.
马妮娜 《宿州学院学报》2006,21(6):35-36,133
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经济法产生的基础,以及经济法的本质和经济法的社会利益本位。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政府干预失灵的特定历史下产生的法律部门和法律学科.它不仅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有效手段,也是政府干预的约束和规范,是政府干预法治化和市场秩序优化的必然需求.同时,现代经济法法益保护也具有双重性既侧重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又兼顾市场经济个体私利的保护,实现社会公益和个体私益的最大协调和平衡.  相似文献   

19.
论促进型经济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促进型经济法是经济法规范的一种重要类型,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与经济法的特征、结构、功能等直接相关,并通过积极的和消极的、直接的和间接的、个别的和普遍的等多种类型的促进,来实现其促进发展的调整目标.中国促进型经济法的立法经历了从分散到分散与综合相结合的转变,如果对其中的法律问题深入挖掘,则会大大促进经济法的制度建设和法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法治国家中,宏观调控行为应予以法治化。法的可诉性是法所必备的基本属性,法理学上的可诉性理论对宏观调控领域中的纠纷寻求司法解决途径,产生了积极影响。宏观调控行为是否可诉之所以存在争议,原因在于经济法所追求的法益目标:社会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的影响。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问题是解决经济法可诉性的一个关键和难点。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具有现代法的基本特征,只有强调宏观调控行为具有可诉性,才能凸现经济法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