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务回归创业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波 《河南社会科学》2008,16(4):213-215
劳务回归创业经济,是对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创业所形成的新的产业的统称.劳务回归创业经济的形成在主观上有经济、心理、个人和家庭因素,在客观上有市场、投资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劳务回归创业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在更高起点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新机遇、新途径.进一步发展劳务回归创业经济必须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创新创业环境,制定优惠政策、改善创业条件,加大创业培训、降低创业风险.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复杂,跨区域转移就业使农村劳动力呈现大规模的往还流动,且大量转移的劳动力与城市化不能对接,这极大地影响了目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要继续消除制度的障碍,但重点是要加快区域发展战略调整,改变生产力布局的不均衡,促进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推进中、西部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流动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新农村建设主体弱化等问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疏通渠道,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另一方面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留住优秀人才和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两个基本事实:一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二元结构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由突出强调经济增长向构建和谐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张平 《青海社会科学》2007,(5):54-57,46
在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及转移状况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城郊经济是介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的一种复合型经济,它依据城市的扩展和幅射不断发展壮大,在带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桥梁纽带和"领头雁"作用.本文以邵阳市市属三区为研究对象,从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的角度,采用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阐述城郊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分析其地位作用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展劳务经济 促进扶贫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进扶贫开发,这是近几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积极开发劳动力资源,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有效解决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种战略选择;也是贫困地区广大农民在缺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源来增加经济收入的一种现实选择。据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劳动保障部调查统计,目前全国大概有1·2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其中80%来自中西部地区。劳务经济的发展,不仅支撑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轨中,有力地支撑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其最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它的提出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其中,制度创新、县城经济和劳务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要求,立足我省农村发展建设的实际,针对我省农村当前的突出问题,借鉴其他省区建设新农村的初步实践,为扎实稳步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实施以下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形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长期、复杂和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同时又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为此,本刊邀请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中国现代化”进行讨论,以期引起学界关注,并展开广泛深入的探讨。本刊第5期将就“民族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讨论,欢迎关注。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与新一届政府在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它将惠及千百万农村居民.建设农村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关注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斯大林的著作中,均有许多富有启发性与创造性的思想观点.这些思想观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村观.这些农村观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与启示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农村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新教育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站在历史的高度纵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发现农村新教育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基点与支点,在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新教育建设之间,集中表现了过去与现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问题与矛盾,同时也蕴育着中国农村发展的美好前景与光明未来。农村新教育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要重新设置教育内容,重新调整教育结构,重新确立教育体制,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首先,我国就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中央2006年一号文件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武胜是一个地处川东丘陵地区的农业大县,全县人口82万,幅员面积966平方公里,农村基础设施差.农民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收入增长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迅速改变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面貌,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关系密切,表现在:农村社区建设能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的实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也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追求目标。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二者具有一个共同的社会功能,那就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乡村建设与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村法治建设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文章从法治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出发,着眼于当前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因此.我们必须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建?她的突破口在哪里?新农村建设标准中的第一句话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重要的物质基础,离开这个物质基础无异于无水之源。随着城乡差别的不断扩大.占绝大多数的农村入口未能进入中等收入阶层,如何让农民增收。已经成了构建我国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然而目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却面临中国基本国情的制约,消除这些制约因素,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在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较差的情况下,推进城乡一体化需要政府制定科学规划、进行制度创新、加大财政投入、改革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20.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这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