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下时代,传统文化资源、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影像转化”或“创造性转化”是一个兼具战略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文化命题。近年来,一系列影视作品均对此作出尝试,《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为这一命题提供了电影工业与美学的“封神经验”。影片采取工业美学式的制作方式,在筹备、制作、跨媒介运营与整体视觉风格营造等环节实践全流程的工业化运作,打造中国式神话史诗世界。影片注重对中国古典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在传统神魔小说与历史典籍的基础上以现代观念加以整合和改造,适应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影片受到中国本土近年来高扬文化主体性思潮的影响,以更加平和、包容、创造性的态度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性”令其超越了此前的古装大片,但在全球文化保守化的新语境下,也带来了跨文化交流的新困境。  相似文献   

2.
顾铮 《社会科学》2004,(8):114-120
198 0年代中期 ,中国开始步入不可逆转的“城市化”时代。中国的视觉艺术家们是如何看待这场社会变动的 ?这场社会变动给视觉化地再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什么影响 ?社会变动与视觉再现之间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本文从摄影与现代都市的关系、纪实摄影家记录城市化进程的影像实践、艺术家运用摄影影像对于城市化及其问题作出个人化表达的具体实践、影像中的“中国城市化”的具体意义内涵与他们对于城市化的态度与立场、中国城市化与摄影这个视觉媒介之间的复杂关系五个方面 ,来探讨社会变动与具体文化实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战略性部署,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即坚持党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依托。  相似文献   

4.
作为媒介的电影其影像的气质、风格和深度成为民族文化性格与文化态度的标识,成为人类借助镜像发现自我与他者的独特方式,也成为民族心灵成长进程中的特殊记录者。通过考察“南京大屠杀”这一特殊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影像,审视主观表达与民族记忆建构之间的关系,不失为研究影像媒介与集体意识建构的重要角度。受西方主流价值观影响的影像产品,正经历跨国界、跨区域的全球化认同的价值重构,民族电影愈发需要加强影像叙事的理论研究,从现代性中寻找自身的文化主体、寻找符合民族价值取向的历史书写视野,让民族文化形象能够通过影像面孔置于全球化复杂语境中,建构并完善民族文化的表达权与话语权,以实现文化自觉。而通过对文化权力规约的调整以塑造与引导集体记忆和民族认同观,进而逐渐形成民族的结构性集体记忆,应该是中国电影建构民族集体记忆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主要是“影像实验和影像实践”,从影像社会学视角透视当代中国新媒体艺术本土化实践具有深刻性与合理性,可见到当代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中国主题”的本土化表达.这些本土化实践主要表现为影像隐喻——反思“文革”的政治文化与影像记忆、都市影像——都市结构和都市文化新景观、生存影像——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状态等,它们构成当代中国新媒体艺术本土化实践的经验和主题,体现了新媒体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宝贵的文化财富,蕴含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代的与日俱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保护民族文化,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困境刻不容缓.纪录片本身就带有真实记录及影像传播的功能,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本文以非遗纪录片的题材类型与文化内涵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非遗纪录片影像表现的各个方面,并就融媒体对非遗纪录片的相关要求进行分析与论述,以促进非遗纪录片国际化、IP品牌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传播.  相似文献   

7.
邱小玲 《理论界》2006,2(6):14-15
我党三代领导人的文化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作出的科学论断。其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在文化概念、主题、发展方向与方针等方面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文化发展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珏 《江西社会科学》2007,2(5):208-210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作出了艰辛的努力,但他们以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次尝试都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转型才最终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除了传统文化的窘境,指导并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4,(9):249-253
江西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是中国红色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视社会学视阈中,这类题材影视剧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以剧情片形式介入历史,还原历史的影像,具有主旋律的代言叙事,以影像来支撑历史论点在理论上的可信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信仰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以及革命毅力与革命乐观主义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银幕上涌现出一批以上海为背景的电影,在这类影片中,上海往往以怀旧或时尚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是适应文化全球化、消费化浪潮而产生的现象.上海怀旧与时尚影像事实上可以作为上海乃至中国现代文化建构的重要参照而存在,但在当前出现的此类影像文本中,还存在着诸多文化上的悖论.如上海本土力量参与不足而导致影片不能有效地传达出地道的上海文化;底层群体在片中的缺席影响到上海文化的整体呈现;城市外部空间的过多展现对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挤压;影片氛围营造中对光、色等人为技术手段的过分依赖导致作品的肤浅、做作.本文认为,导致以上悖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影像创作者们对城市现代性理解的偏差;第二,上海电影创作力量在近年来的急剧衰退,以及对其有效扶持的不够;第三,国家文化政策宽容度不足致使上海题材电影不能深入干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