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目前面临的外观、构件、嫁接和"外买"四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价值,认为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认为传承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要善于提取和加工徽派传统建筑装饰的艺术元素,并应用于现代建筑,进行新徽派建筑装饰艺术的尝试。最后,提出了保护和传承徽派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蒙古王爷府建筑的装饰艺术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对其地域形式特色、艺术特征、文化底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苏尼特蒙古王爷府建筑装饰艺术特色,以期许这一少数民族建筑装饰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的建筑装饰艺术设计和创作中得到借鉴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筑装饰是以美化建筑形象及其优化建筑空间为目的的行为。建筑装饰作为造型艺术的特殊形式,与建筑共同书写着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建筑装饰由于其特定的物质和精神功能而区别于造型艺术的其它门类,参与着建筑的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创造。通过对建筑装饰艺术的缘起、发展历程的综述以及其与建筑艺术关系的理论分析,阐述了建筑装饰的历史地位、文化意义以及建筑装饰艺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饰是建筑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建筑的风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建筑装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主要反映在题材内容上现实与自然相结合,色彩上幽雅朴实与突出重点相结合,运用不同的装饰类别和制作方法在质感、韵味等方面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的看法、对人生的追求和感悟。  相似文献   

5.
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饰艺术作为建筑的审美符号已经深入到建筑艺术的每个角落,成为与之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不同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同的建筑装饰艺术.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发展,建筑装饰艺术也随之丰富多彩,演变成不同的风格.建筑艺术家对装饰艺术的把握在于对民族传统、地域文化、历史渊源的谙悉.继承、创新和发展,已是当今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如何在维护和保持民族传统、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创造性地继承建筑装饰艺术日益突显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岭南传统建筑装饰木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宝库中的精华,以其鲜明的个性诠释了当地的人文习俗、风貌特征和思想观念,岭南的传统建筑装饰木雕艺术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在装饰的样式、内容和题材方面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无论从年代还是从它自身美的形式以及在建筑中的实用性来讲,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道教建筑属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承道教文化的载体.就建筑形式和艺术特征而言,经过与佛儒建筑的融合与渗透,道教建筑依然保存其独有的文化特征——神话内核,从而形成特有的建筑特色.介绍道教建筑在历史发展中神话对建筑思雏的影响,以及遗存的道教建筑特有的神话特征.  相似文献   

8.
泉州传统建筑装饰与中原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中原人民的南迁、文人游学、商贾往来,是泉州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形成的社会基础;移民带来的大量人口和物质财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是泉州传统建筑及其装饰艺术繁荣的经济基础;儒家文化及其礼制思想,包括源于中原的新儒学,是泉州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形成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徽派建筑装饰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重要建筑文化对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创新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以砖雕、木雕、石雕和楹联匾额装饰等为主要代表的建筑装饰艺术理念促使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将文化、民俗与创新相互融合,为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和家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的色彩特征是从建筑装饰色彩的整体表现上、使用装饰颜色上、以及装饰色彩的本质上体现出来的。其装饰色彩在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审美观念、装饰风格和使用功能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的色彩作为物化的、精神的反映,在其形象化的过程中,实践着、丰富着伊斯兰教的教义,使装饰色彩的实践变成了生命的意识和精神的寄托,具有伊斯兰教典型的色彩象征性。这种象征性,所表现出来的装饰色彩的生命意识和装饰意味,既符合装饰美的形式法则,又符合色彩艺术的创造本质。  相似文献   

11.
"闲"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美学范畴.比照"母范畴"之"闲","子范畴"为数众多,且于文艺理论中运用更为丰富,包括偏于儒道禅共通境界的标示审美心胸之"闲静"范畴序列,偏于儒家文饰特征的标示"有为而自然"审美风格之"闲丽"、"闲雅"范畴序列和偏于道家自然特征的标示"无为而自由"审美风格之"闲逸"范畴序列.每种范畴序列的衍生语境、范畴构成以及在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审美意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墨西哥的陶瓷文化艺术与墨西哥的历史密切相关,印第安民族的传统文化、装饰艺术特点对墨西哥陶瓷装饰艺术有着重要影响,这一影响决定了墨西哥陶瓷产品的独到的艺术特点和装饰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道教美术主要是指以道教思想观念为核心内容或者为道教文化服务的美术作品。道教关术常常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相胶着,为普通民众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提供精神支持。它往往处于庆典、祭祀的中心地位,见证和参与世俗民众的宗教与信仰生活。它的内容或者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或者是将抽象的道经转化为感性、鲜明的图像,容易为普通民众所接受。道教美术是民间性、世俗性、大众性或草根性的,具有鲜明的“俗”之意蕴。这种“俗”之意蕴的形成是由整个道教发展、传播的特点以及道教美术自身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要达到神仙长生的目的、修炼成仙,就必须有一定的环境和空间。道教建筑自然就成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媒介。于是道教建筑被赋予更多的内涵,成为蕴含了道教哲学理念的宗教建筑,也成为了体现道教生命哲学、阴阳五行思想以及天人感应思想的物化载体。  相似文献   

15.
藏民族装饰图案艺术受民族宗教信仰、生活民俗影响,具有显著的民族“属性”。同时,根据藏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关系,其文化内容和审美特征又蕴涵了中华传统母文化的“共性”。通过分析藏民族装饰图案的取材内容、艺术表现方式,从图案的起源、图案的寓意等角度,阐释西藏民族装饰图案审美的“属性”和“共性”。  相似文献   

16.
道教美学思想内涵丰富,价值甚高,历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2007年道教美学研究,在探究道教美学基本思想的同时,涉足道教美学与文学艺术、道教美学与生命生态、道教美学与各宗教比较研究等领域,交流融合,颇有见地。  相似文献   

17.
在全民关心人居环境的今天,空间对装饰艺术的形式选择变得空前重要。但在装饰艺术创作中,种种非主流或世俗化现象令人忧虑。只有从装饰艺术创作的思维空间方面思考,如装饰艺术思维的原本观念和民族性、区域性特点,装饰艺术思维的现代时空观念与多向性及其外延与内涵的意义,装饰艺术的制约性与语言的多样性等,才能把握当代装饰艺术创作思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河上公论及“道美”五个方面“道美”比任何感性形象美都高,“道美”既无形又难从一般审美中获得,“浮华”之文艺不符合“道美”精神,“情欲文饰”不但不符合“道美”且会害人害己妨政扰民,“道美”和“道”一样只具有无用之“用”,《想尔注》都做了更宗教化的阐述。“道美”思想从《河上公章句》到《想尔注》的转变,体现了道家美学思想到道教美学思想的过渡。  相似文献   

19.
论张万福的道教服饰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唐代服饰文化总体倾向的影响,以张万福为代表的道教学者开始注意到服装的审美特点,从以前对道服的纯粹宗教性规定,转向对服装本身之美及所蕴含的伦理美学思想的研究,并利用服装艺术的特点对道徒进行审美教育,表现出有道教特色的服饰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动画艺术中的装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被誉为"中国学派"的动画艺术作品,以浓郁的装饰性构成了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因而能够永葆艺术青春.本文从动画艺术中的造型、色彩、材料、构图和音乐五个角度,通过剖析中国优秀动画作品,探究中国动画艺术中所蕴含的强烈装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