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域意识行为与小民族发展--以鄂伦春族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分析地域意识行为的功能(作用)入手,探讨小民族的地域意识行为与现实小民族发展的关系.重点围绕地域意识行为与小民族的物质、精神资源,地域意识行为与小民族的自我认同,传统地域意识行为的转型、话语权和文化理解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程度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晋商精神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密切相关,其创新精神、进取精神、敬业精神和群体精神是高校大学生有效将其创新意识转化为创业项目的重要精神支撑和内在品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现状,根据其存在问题,结合晋商精神内涵,提...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仙奉村的普法讲堂上,投影仪、电脑、音箱等设备齐全,村里定期邀请法律专业人士,给村民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方面的问题。这几年,村民们有个共同的感受,就是知法守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仙奉村的变化是司法部、国家民委、全国普法办联合开展"中国宪法边疆行"活动取得实效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着力解决边境地区宣传教育资源不足、普法力量薄弱、社会治理压力大等实际困难,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4.
丹珠昂奔 《民族学刊》2021,12(1):1-9, 8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社会稳定发展凝心聚力的重要举措,很有必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与内涵特质进行深入剖析,进行采取相应的铸牢举措。在概念构成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意识"和"共同体"三个名词组合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认识应当从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上进行综合性把握。在内涵特质方面,"共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属性,以对家园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看法为指向。在工作举措方面,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面向目标任务、抓住主线、深入研究和解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与核心.重庆渝东南民族地区公民法律素质调查结果表明:公民法律素质有待提高,存在学法意识较弱,法律认知亦存偏差、用法意识较强,但用法能力存欠缺、守法意识较强,但是意志不够坚定等问题.建议强化普法教育,注重教育实效、优化法治环境,彰显法治魅力、完善法律服务,满足群众需要,着力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为重庆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出版人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扮演着一个关键角色.作为一个自然人,出版人首先要敬畏和遵守法律,避免滥用话语权,洁身自好,做自觉守法的楷模;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出版人应该充分利用媒体优势,传播法律知识,灌输法治精神,形成舆论引导力量,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作为舆论监督者,出版人应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弘扬社会上守法、护法的先进事迹,鞭挞形形色色的违法行为,做法治精神的捍卫者.  相似文献   

7.
试析高校校园文化的历史发展与现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校因为活动空间,以校园师生为参与主体,以师生教学科研活动和业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充分体现高校师生员工文化层次、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并具有时代特点的群体文化.它在传播先进科学文明精神,创造和谐校园环境,教育、影响、服务师生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和重要.为了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广大师生营造和谐与理想的精神家团,我们在它的历史演变、特殊作用、未来展望三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学及文学的角度,以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为中心,从环境以及气质、变态贵族精神、原始复仇意识、英雄崇拜心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侠义刺客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侗族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论析》(拙文见《民族论坛》1992年第三期)中,概括和论述了侗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和体现的民族主体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出来的“能动精神”,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所体现出来的“人和精神”,在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上所体现出来的“法治精神”,以及“不畏强暴、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等。笔者通过进一步的探讨认为,侗族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作为一个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因素的群体意识系统,上述四个方面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与上述几个方面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的内容和因素——重德精神。重德精神之所以能称之为侗族文化的主体精神之一,是由于它是侗族  相似文献   

10.
"老西藏精神"作为西藏军民团结奋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精神指引和动力,从其历史发展来看,它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充分融合了时代精神,与时俱进。作为先进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功能是实现西藏与全国一道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文章阐述了"老西藏精神"的发展性和时代性及其之间关系,并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保障民生、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几个方面对"老西藏精神"的时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